隨著人工技能的發展,AI技術在不同領域得到廣泛運用。有人用它來復活已故親人。
AI復活親人的相關報道,最早見於2023年, 澎湃網報道B站UP主吳伍六釋出了一段影片,影片中是他和用AI工具生成的虛擬數碼人奶奶進行的一段對話。吳伍六透過和虛擬奶奶進行對話,表達對奶奶的思念。
對AI奶奶這一事件,有人評論說很感動,可以寄托哀思。
現在,隨著清明節的到來,用AI復活故去的親人這一生意竟大火。復活親人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太想念了。親人離世,心情難過,總是不由得去思念,去回憶那曾經的點點滴滴。這種心情,經歷過的人都有深刻的體會。所以,有AI復活親人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AI復活的親人,真的能緩解思念嗎?本人覺得未必。
AI機器人,可以有親人的面容,親人的聲音,可以和你進行對話。雖然它無限接近真人,但它不等於真人。它可以模仿親人的聲音,但它代替不了親人。因為親人是有溫度、有思想、有感情的。這種感情,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有時,或許不用說話,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亦或是一個表情,或者,無需說話,只需看見,便已無限溫暖,內心踏實。這一點,AI機器人能給你嗎?
親人離去,人的心情格外痛苦,常常會睹物思人,引起痛苦的回憶。所以,為了讓人盡快擺脫失去親人的痛苦,通常的做法是盡量不去看那些死者生前留下的東西,包括照片和影片,減少對死者的回憶。當AI把已故親人復活,看著影片裏那個酷似親人卻又不是親人的數碼人,想到親人已經不在世上,這種遺憾、痛苦會讓心情更為悲痛。如果每天都沈浸在這種痛苦之中,還怎麽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電影【流浪地球2】中有個情節,科學家圖恒宇將女兒丫丫的意識保存到系列量子電腦裏,將女兒的生命數碼化並加以延續。圖恒宇每看一遍丫丫,就痛苦一次,那種揪心的痛,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
人的一生,沒有誰能陪你一輩子,包括親人。親人也不過是陪你一程的那個人。所以,人生就是不斷告別的一個過程。告別過去,告別那些離開你的人。只有學會告別,才能輕松地向前走。而AI復活的親人,也許會讓人更長久地沈浸在痛苦中,放不下親人。這樣一來,親人的在天之靈恐怕也不能得到安息吧。
所以,AI復活親人,未必是追思親人的最好方式。真正思念一個人,就把他默默記在心裏,把思念化為動力,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