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阿裏,快給大潤發找好接盤俠了

2024-10-19科技

01、復牌了,交易還是沒談妥

「大潤發會被大股東阿裏賣給誰呢?」這個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問題,在母公司高鑫零售復牌後,還是沒有一個確切的訊息。

10月16日9點,停牌18天後,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復牌,開盤股價一度大漲25%。不過,一個小時後,又回落至12%左右。當天,高鑫零售最終收漲15.08%,每股報收2.06港元,總市值為196億港元。

顯而易見,資本市場對高鑫零售的信心後勁不足。這一切源於前一天的一紙公文。10月15日晚,高鑫零售釋出公告稱,於9月27日接獲一名有意要約人發出的接觸函,稱其有意就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提出附先決條件的自願有條件要約。

轉譯成大白話就是:高鑫零售控股股東阿裏巴巴方面,與有意要約人的討論正在進行中,雖然交易還沒最終談妥,買主還不能公布,但強調與公司及公司任何關聯人士無關聯。

這意味著,阿裏系的相關主體,被排除在外了。那麽,這個蒙著神秘面紗的買家到底是誰?從公開資訊來看,中糧、高瓴、潤泰集團、KKR集團、德弘資本等,都是接盤高鑫零售股權的「緋聞」物件。

中糧和高瓴的呼聲最高。面對市面上的各種聲音,資深商超專家王正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不太可能是中糧,這家公司專註於做貿易,如果進入流通環節,實作生產銷售一體化,那自己的產品怎麽賣給別人?「高度靈活性的行業,需要靈活的管理方式。」

其實,對於大潤發要被賣給中糧這個傳言,大潤發曾在今年3月進行過辟謠。那麽高瓴呢?「可能性也不大。」王正坦言。盡管高瓴是知名的投資機構,曾投資過京東、騰訊、字節跳動、美團等明星企業,但在王正看來,資本現在輕易不會押註重資產,「他們通常賺了錢就離場,怎麽會去背這個包袱?」

跟資本市場一樣,高鑫零售旗下員工也在等靴子落地。一名大潤發員工告訴【財經天下】,「是被外資收購,賣了好久,一些條件一直談不攏。是誰不能說,沒公開。」這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財經天下】梳理發現,市場傳言的買家當中,確實有一家叫作KKR集團的外資。

與高瓴一樣,KKR集團擅長產業投資。不同的是,KKR集團是美國杠桿收購天王。「大潤發是否被賣給外資KKR集團?」針對該問題,【財經天下】聯系了大潤發,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回復。

至此,阿裏賣大潤發已經賣了一年多。大潤發「賣身」為何這麽艱難?一則大潤發的體量不小,市場上有實力的潛在買家不多;二則阿裏在大潤發上投入的成本很多,若賣掉,價格也要相對合適。至少,不能虧得太厲害。

對於此次要約收購,資深零售業專家王國平認為,阿裏和大潤發融合很深,兩者的業務是否要切割,如何切割、交易價格的厘定,都是復雜的博弈過程,交易難度也增加了。

公開資訊顯示,自2017年看上高鑫零售,並逐步控股這家公司的三年時間裏,阿裏前後斥資超過500億港元。「阿裏也不會隨便將大潤發賣給一個素人生手,其本意肯定是找一個具有豐富零售經驗的買家。」王正向【財經天下】分析說。

曾經的大潤發,對資本來說,是個搶手的香餑餑。而今,環球網報道,阿裏巴巴估計能從出售高鑫零售73.66%股份中獲得16億美元。這意味著,在這筆交易上,阿裏算得上是血虧。

02、第二次被時代拋棄了

大潤發是中國台灣的大型連鎖量販超市,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創設。1997年,大潤發超市進入上海市場。

透過走精致量販店的路線,以漂亮的裝修和精選的商品,大潤發很快捕獲了消費者的芳心。在商超行業深耕20多年的張峰告訴【財經天下】,大潤發鼎盛的黃金十年,是2005~2015年。那些年,每當春節來臨之際,大潤發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商品都是閉著眼買」。

疊加中國人口紅利的大爆發,2005年,大潤發第一次殺入中國連鎖百強榜單,排進了連鎖超市領域的前十,僅次於聯華超市、華潤萬家、物美,以及農工商超市、家拿夫。到了2009年,大潤發以營收404億元,取代家拿夫成為中國零售業的冠軍。

2011年之後,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多年穩居連鎖百強榜前列,並成為連鎖超市上市公司中的扛把子,不僅被稱為「最賺錢的超市」,在資本市場也備受追捧,引得阿裏大手筆註資進入。但為何這樣的高鑫零售,會走到艱難賣身的地步?這得從七年前,阿裏入局高鑫零售說起。

作為高鑫零售最賺錢的大賣場,那些年的大潤發,被春風得意的阿裏寄予了厚望,它肩負著阿裏創始人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打通實體商業和線上平台的重任。入主高鑫零售後,阿裏主導了不少動作。

比如對大潤發進行數碼化改造。2020年5月,阿裏還派了副總裁林小海,接棒當時的掌門人黃明端,推動高鑫零售與阿裏全面「連結」。林小海的履歷也算光鮮。他曾在寶潔中國工作了21年,於2016年加入阿裏短暫擔任過張勇的助理。

進入高鑫零售後,林小海發起過不少對大潤發的變革舉措。比如對線下大潤發門店進行新零售改造;中小業態加速布局,以找到新增長點。在林小海接任的2020年,高鑫零售市值破千億港元,位列中國超市百強榜首,成為線下超市之王,但這只是短暫地「輝煌」了一下。

後來的事實證明,林小海的努力,並沒有讓大潤發打通新零售,公司反而陷入了陣痛期。高鑫零售2022財年首次出現虧損,2024財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雪上加霜,創下年度虧損之最:收入725.67億元,同比下降13.3%;年內虧損16.68億元,虧損振幅2238.5%。

業績下降的原因,是外部的競爭加劇,內部的轉型陣痛。高鑫零售在財報中提到,2024年財年,大潤發超市經營不力持續關店;中潤發、小潤發等新型業態超市轉型,並未帶來如期效果;M會員店貢獻仍有限。

也因此,不少聲音都在嘆息說,「大潤發第二次被時代拋棄了。」第一次是阿裏入主大潤發時。在張峰看來,時代大環境這個誘因固然存在,公司內部的弊病也不容忽視。「是體制的問題。若想幹新零售,就要系統性換掉人。加入新鮮血液,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但什麽樣的管理者,什麽樣的管理方式,適合大潤發這個傳統商超?哪怕大潤發走到艱難賣身後的今天,這個問題恐怕也沒人能夠知曉。畢竟,市面上走通新零售模式的企業屈指可數。

03、「做了,又好像什麽都沒做」

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在2020年之前,高鑫零售在管理層方面仍相對保持獨立,公司的靈魂人物是黃明端。大潤發很多老員工,對黃明端頗為愛戴和擁護。

不過,黃明端是堅定的新零售擁護者,曾成立電商平台飛牛網試圖轉型。雖然最終敗給了京東阿裏們,但新零售成為了黃明端的「執念」。也因此,盡管他執掌了大潤發二十多年,但當阿裏派來林小海替代他之後,黃明端並沒有排斥。

畢竟,引入阿裏這件事,他出了不少力。黃明端希望借助阿裏的力量,完成他未完成的願望。「未來屬於互聯網時代和新零售時代,誰能帶領大潤發走向另一個高峰,誰就應該是大股東。」黃明端如此說。

甚至於,在阿裏成為高鑫零售絕對大股東的2020年,12月的大潤發年會現場上,黃明端對所有員工高呼:「我們成為阿裏一分子,大家開不開心?」大家齊喊「開心」作為回應。然而,大潤發員工真的「開心」嗎?

作為東北區的儲備幹部,大潤發員工馮勤告訴【財經天下】,公司整體的執行力很厲害,尤其是領導傳達的指令,體現在大到專案小到陳列的整改之上。但不少員工,其實幹得不開心,比如宋科。

令宋科備受苦惱的是,總部經常輕飄飄的一個郵件,底下的員工就忙壞了。一會兒一個方案,攤上勤快的課長,還會帶著一起幹,要是碰上不勤快的,那全是導購員工弄。甚至於,「小海哥(林小海)在的時候出去巡店,被巡的門店都得提前一個月開始整改裝修,其他門店還得支援不少人」。

李強對此也深有體會。他是大潤發華南區的一名員工,這些年,李強最怕的也是上面有公司領導前來視察。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李強和同事們有時候通宵達旦工作。談及到此,李強向【財經天下】抱怨的情緒頗為濃厚,「做不完的檢討,寫不完的報告,實操沒有。總部不按實際去調整,每個地方的顧客,喜好和消費能力不一樣」。

這也成為大潤發在探索新零售的路上,走了不少彎路的原因之一。這些年的阿裏,「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又好像什麽都沒做」。張勤不無遺憾地向【財經天下】總結道。

以大潤發處理數據的系統為例,入駐高鑫零售不久之後的阿裏,將大潤發用了很多年的系統,換成了一個全新的自研系統,「盡管初衷是好的,但所有人都要重新適應,而且bug不斷,要不停查漏補缺。」大潤發東南區前員工小雅說。

這些年,大潤發也推出了小潤發等一些新型業態,這也是在擁抱時代的變化。對此,小雅認為,「初衷也是好的,但這麽多年來,其實產品結構並沒有太多變化,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反正大潤發大賣場是這樣」。

在大潤發工作過幾年的小雅,是陪伴大潤發一起長大的,她很清楚大潤發的變化。要知道,她的父親也在大潤發工作了二十多年。對此,跟大潤發長期打交道的張峰也表示認可。「大潤發門店管理風格,產品結構以及訂貨方式,還是延續傳統的方法。」

比如,大潤發也更新產品,大概14~15天換檔一次,但它更新的是滿大街的常規品,「他們的加工品幾乎沒有更新,日配品也幾乎沒有更新,就連服務理念也沒有更新。」張峰補充道,但好的產品和好的服務,是商超活下來的關鍵。

公司內部管理的弊病,人才、技術的短缺,再加上新零售概念雖火,但線下業務成本高、整合難這一事實,使得大潤發這頭「大象」轉身極其艱難。即便如此,大潤發也並沒有躺平。

04、大潤發,困獸猶鬥

這兩年來,大潤發以及高鑫零售在全方位降本增效。比如大潤發關閉了三十多家經營不善的門店,高鑫零售這兩年最佳化超過兩萬人。【財經天下】了解到,大潤發人員目前仍在變動中。一則不少員工主動辭職,比如江蘇蘇州的大潤發門店裏,有一些儲備店長、資深課長,跳槽去山姆和Costco了。

二則大潤發對人員的最佳化動作仍在繼續。小雅的父親在今年年初的最佳化中離開了。李強所在的大潤發門店員工也少了一大半,「留下的都是經理科長。一個經理管三個科長,一個科長管一個員工。」李強透露說,招臨時工多,現在入職後,轉正式職工很難了。

另一邊,為了提升業績,大潤發也透過各種方式進行自救。比如自主發展電商業務。【財經天下】發現,大潤發全國各地的很多門店,都在抖音上開啟了直播業務。10月16日晚上11點左右,大潤發旗下的抖音賬號,比如大潤發優鮮小時達,以及大潤發(江小發)等仍在直播當中。

其中,大潤發(江小發)是今年7月新開的號,目前粉絲只有7127人。當天晚上,直播間只有20多人線上的情況下,主播仍聲嘶力竭地吆喝賣貨。這或許是新任CEO沈輝上任以後,大潤發拿得出手的自救態度之一 。

今年2月,高鑫零售釋出人事變動公告,林小海辭任高鑫零售CEO,沈輝接任高鑫零售CEO。沈輝1999年以門店部門經理身份加入歐尚,參與歐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籌建工作,後歷任經理、店長、人力資源總監等職務。

沈輝在2016年2月,開始擔任歐尚大賣場總經理。2017年,沈輝從歐尚離職,擔任復星旅遊文化集團副總裁,後創業並擔任獨立咨詢顧問,為大型企業提供教練服務。歐尚跟高鑫零售淵源頗深,其是高鑫零售的原子公司,後被更名為大潤發交給大潤發接管。

在業內看來,沈輝是黃明端為大潤發尋找的值得托付的下一個接班人。是的,即便今年已經69歲了,黃明端仍然是高鑫零售的董事會主席,他對大潤發仍放不下,也走不開。

重點是,在阿裏系逐漸淡出高鑫零售時,除了自救外,沈輝的工作重心放在哪裏?「集團正在快速行動,回歸零售本質,回到大潤發建立的初心和立根之本,重塑價格力心智,重回營收增長。」沈輝曾在公開場合透露稱。

薄利多銷的大賣場,是沈輝想主導的「回歸之旅」。之所以說「回歸」,是大潤發早年間的產品,給人的印象是經濟實惠。阿裏接手後,「給大潤發定的方針是走高端化,選品和定價就沒有那麽親民。這跟最早的經營理念有差異。」小雅告訴【財經天下】。

為此,上任後,沈輝花了很多時間調整商品。「比如說,自有品牌商品的定位,我們在重新調整。」沈輝曾對媒體說。幾個月下來,大潤發推出了大拇指「超省」系列自有品牌商品,超低價格引人註目:1.9元的洗潔精、2.7元的護手霜、5.2元的洗面奶等。

由此可見,沈輝正在走的,正是他所說的「薄利多銷」的大賣場路線。不僅如此,沈輝還認為,「大賣場肯定是有很大的機會」。無論如何,在沈輝和黃明端的全方位努力下,高鑫零售最近總算迎來一個值得碰杯的好訊息。

10月15日晚間,高鑫零售還向股東以及潛在投資者,釋出了正面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六個月稅後溢利約為1.5億元至2.0億元,而上年同期稅後虧損額為3.78億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實作扭虧為盈。

高鑫零售表示,預期稅後溢利改善主要得益於同店來客數企穩,同店銷售額實作正增長;以及降本增效快速推進,成效顯著。但這並不代表大潤發就能夠完全化險為夷了。

畢竟,時代的洪流仍滾滾向前。大潤發,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文中人物王正、張峰、小雅、馮勤、李強、宋科為化名)

作者 | 易浠

編輯 | 吳躍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