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葉遠風
松弛感,是這屆奧運會開幕式給很多人留下的直觀感受。
而讓使用者觀看奧運的過程也獲得松弛感,同樣是各路APP在奧運季努力的方向。
從各種大型賽事報道來看,一般來說,APP們往往致力於整合資訊、形成專題頁面,方便使用者一站式瀏覽,從容選擇、檢視。
但「智能相對論」觀察到,一些嘗試推動使用者體驗的改變也在發生。
例如,在百度APP,除了奧運主題頁面這種「整合」,在進到特定資訊頁面後,不管是長篇圖文資訊,還是各種長度的短影片內容,使用者如果不想「費勁」自己去整理、匯總資訊,只需要用兩個手指頭在螢幕上「捏一下」,APP就會快速輸出該條資訊的核心、關鍵資訊點,一體呈現。
於是,使用者在APP獲得觀看奧運資訊的「松弛感」,又多了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說來自於百度APP全新推出的AI功能「捏一下」,是企業技術和產品創新的結果。但深入來看,百度的自我革新,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內容賽道乃至流動互聯網在面對使用者需求時所進行的一些前進演化,這種前進演化,甚至直接給百度這類所謂「掉隊」企業帶來新的機會。
內容賽道的AI套用, 正在順應使用者越來越「著急」的時代需求
以奧運為關註物件,「智能相對論」實測了百度APP「捏一下」,嘗試從中發現內容賽道的一些變化邏輯。
在奧運會舉辦的同時,與別的平台只是提供一個引導點選的專題連結不同,在百度APP首頁只要「捏一下」,即可獲取包括獎牌榜、賽事熱點在內的賽事智能總結,快速獲取一手資訊:
到了具體的資訊頁面,對於權威網站的專題報道,「捏一下」能快速給出核心要點,幫助使用者掌握重點資訊:
如果關註中國軍團的備戰資訊,不用太細致地看,「捏一下」能夠幫助使用者整理好:
不少使用者會關註奧運好玩、趣味事件,「捏一下」也能幫使用者總結出精華,甚至哪裏「好玩」:
……
在這些實測中,「捏一下」的過程存在一個共性,即幫助使用者「即刻獲取」資訊,提升效率、進一步降低尋找整理的困難程度。這種額外「松弛感」的背後,事實上是流動互聯網大時代一直以來的一個重要主題——如何滿足使用者「越來越著急」的資訊效率要求。
從PC互聯網到流動互聯網時代,資訊大爆炸的一個後果,是使用者的「耐心」越來越有限,每個人都想著快、更快、還可以再快點。
一部電影,五分鐘看完還不會錯過最精彩的部份,甚至創作者還能提供獨特的解讀,比使用者自己看還要領悟深刻。
一場球賽,三分鐘就能把開局、精彩進球、關鍵轉折等談清楚,相比較90分鐘,使用者並不會錯過太多有用資訊,但節約了大量時間。
這裏不去討論使用者的這種需求是否恰當,是否看「原版」要更合理,至少在客觀的使用者需求面前,讓使用者有的選,應當是APP平台們努力的方向。
這些正是「捏一下」產生的大背景,不止於此,這個功能還進一步實作了內容創造的突破,也即不再依賴創作者幫助使用者去精煉內容、滿足「著急」的需求,而直接透過AI實作。
換言之,幾乎所有場景內容都能透過這個方式實作「精加工」,而不用再等待內容平台的創作者去做出來。
這一點,在奧運會這種資訊爆炸的話題下體現得尤為明顯,僅依靠AI能力,使用者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更簡單高效地獲取資訊,而不再需要人工「再創作」—— 讓使用者資訊獲取效率提高這件事,也變得更加有效率。
只不過,客觀地說,在這個前進演化中,剛剛推出的「捏一下」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如果一個圖文內容中插入一個長的包含大量文字資訊的圖片,目前「捏一下」似乎不會去辨識圖片上的文字資訊並進行總結,這使得內容精煉可能不夠全面,後續還需要百度方面進行最佳化,畢竟這方面的AI能力百度並不缺乏。
總的看來,這不只是百度的突破,更是整個內容賽道在滿足使用者需求上的突破,只不過,它的出現源自百度的發展歷程,是一種必然。
讓技術服務人, 推動殺手級功能二十年後再現?
直觀來看,「捏一下」,在具體的體驗、互動方式上,顛覆了百度搜尋過去的內容呈現形式。但是,如果回顧百度一直以來面向使用者提供的價值的方式,可以認為百度本質上又並沒有改變。
大約20年前,百度創造了一個通用開放平台,阿拉丁。
簡單說,這個阿拉丁以共贏的方式,讓百度搜尋得以連結到包括站長們手中資源在內的海量資訊。
在互聯網剛剛興起時,這種做法,讓使用者一個搜尋框即可便捷搜到幾乎所有數碼世界中有的資訊。
這種搜尋帶來的便捷是不言而喻的,在搜尋框外,使用者是一個單純的需求提出者,透過點選搜尋框來獲得想要的資訊,而不必在費勁去各種冗長的網址中尋找資訊。
也由此,阿拉丁直接開始了一個百度盛世,推動百度快速崛起,成為互聯網巨頭之一。
而後,在流動互聯網的資訊內容封閉邏輯下,阿拉丁能夠為使用者提供的便捷內容資訊越來越有限,百度一度陷入「掉隊」的廣泛質疑中。
無論對百度還是對業界、使用者,這麽多年過去,再也沒有一款產品、一個功能,能夠產生如此令人驚艷的價值。
百度需要再次為自己正名。
「捏一下」就出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從上文看出,如果放在流動互聯網的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捏一下」滿足了使用者越來越「著急」的內容需求;但回到百度這個企業自身的發展來看,「捏一下」實際上是百度AI具象化、把AI能力貼近場景的過程, 沿襲了多年前那個阿拉丁背後百度想要呈現的使用者價值——始終把使用者放在主導位置上,遵從「使用者發出指令,產品利用各種技術、資源去完成指令」的內容邏輯。
在這個邏輯中,技術姿態是放低的,是真正服務於使用者的。
阿拉丁背後,是百度彼時領先時代的搜尋技術,大大簡化使用者尋找全網龐雜資訊的過程,使用者是技術的主動利用者、受益者;
「捏一下」背後,則是百度當下同樣處於行業領導位置的AI技術,使用者的捏壓就是向AI下達指令、提出需求,復雜的過程都由AI技術完成,使用者是AI的「主動利用者」,而非其他超級APP中仍然是數據供養者、資訊繭房的物件。
人利用AI技術,而不是被利用,只有遵從這個邏輯,才能出現極致的、驚喜的、殺手級的使用者體驗,也才能讓百度APP做出與其他超級APP的差別。
而這種差別,正在重新改變行業格局,具體到百度身上,是百度終於不再掉隊,甚至在實作再度趕超。
對使用者習慣的創新, 正在帶來內容賽道無限可能
使用者習慣不改變,一個賽道往往格局固化難有新的變化,也難出現大批次的創新。
百度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源於當下的內容賽道上使用者習慣基本上穩固,難以推進新的習慣形成從而創造增量價值空間。
但讓技術服務於人的「捏一下」,在體驗上的嘗試,正在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使用者對奧運會的火熱關註讓「捏一下」所帶來的體驗有了集中化的呈現,而試想一下,在未來更多場景中,當「捏一下」被越來越多百度使用者使用,這種頗具親和力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形成新的使用者操作習慣。
假以時日,「百度一下」,或許將變成「捏一下」。
從這個意義上看,「捏一下」或許正在成為百度新的、顛覆使用者習慣的殺手級功能。
李彥宏曾表示,大模型時代要卷套用而不是卷模型。「捏一下」是卷套用的典型代表,是百度嘗試在大模型套用層面表達自身的創新力與領先力。在它的背後,百度正在試圖用「卷套用」帶來的新的使用者習慣顛覆過去的自己。
也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擺脫掉隊的陰影。
畢竟,即便是百度搞出來國內頂級的大模型套用文心一言,也常常被業界認為是跟隨、被動應戰,而「捏一下」的出現,改變使用者習慣、改變百度與使用者互動的方式,甚至在整個行業角度實作使用者習慣的一次新的引領——「智能相對論」了解到,一些使用者在百度APP上用了一段時間捏一下後,甚至在其他APP上也想捏一下。
所以,可以看到,在這場大模型浪潮中,百度是第一個敢在自家主力APP,也是國民級套用上「動刀」的公司,百度必須這麽做,也敢於這麽做,它需要盡可能將這種置使用者於主導地位、能夠真正改變流動互聯網內容賽道規則的功能,最大程度推出去、推上台面,從而再次去引領一個時代。
「捏一下」的上線,看似使用者輕輕捏動手指的小功能,背後卻是百度積攢的AI巨大能量,是百度的野心。
再一次攜殺手級功能登場,這次的百度,是真的行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映像。
部份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麽】
【重點關註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電話、無人機等AIoT器材)、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端運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演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