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智能制造。
咱們先講講智能制造這個概念的由來。
話說在20世紀80年代,人工智能開始嶄露頭角,資訊科技也發展得如火如荼。這時候,制造業領域的人們就琢磨著,怎麽把資訊科技用到生產當中,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素呢?就這樣,智能制造的發展大幕緩緩拉開。從咱們國家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也就是863計劃裏的電腦整合制造系統,到中國工程院提出的數碼化制造、數碼化網絡化制造,再到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我們一直在持續推進資訊科技與制造技術相融合,這樣就為智能制造的發展築牢了根基。
現在呢,有幾個關於智能制造的權威定義。
先看國家工信部的定義。工信部指出,智能制造是基於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涵蓋了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並且具備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是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在這裏,工信部的定義著重強調了智能制造系統的智能化功能以及在整個制造流程中的套用。
還有智能制造領導聯盟,也就是SMLC的定義。SMLC覺得,智能制造能夠借助開放式基礎設施來解決現有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讓解決方案可以迅速在業務中實施,同時創造出有價值的成果。這個定義更側重於智能制造在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方面的能力。
另外,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也給出了智能制造的定義。寶安區人民政府提到,智能制造是基於新一代資訊科技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在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都能發揮作用,具有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學習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業的質素、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是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這個定義和工信部的定義有相似之處,但也進一步明確了智能制造的本質、核心和基礎。
接下來咱們看看這些定義的共同點。
首先,它們都強調了新一代資訊科技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這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其次,都認為智能制造貫穿於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設計到生產,再到管理和服務。最後,目標都是為了提升制造業的質素、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那它們的區別又在哪裏呢?
工信部的定義更註重智能制造系統的功能特性,比如自感知、自學習等功能,強調了智能在制造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作用。SMLC的定義側重於透過開放式基礎設施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關註的是智能制造的實施路徑和所帶來的價值。寶安區人民政府的定義則在強調技術融合和智能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智能制造的本質和核心,也就是制造是本質,工藝和裝備是核心,數據是重要基礎。
智能制造在現代制造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咱們一起加油,為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