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重塑出行未來?還是挑戰重重?

2024-10-13科技

未來你敢信?使用者只需透過手機一鍵呼叫,具備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便能自動駕駛抵達。完成出行服務後,車輛可自行前往充電(無線感應充電方式)和維護,實作全天候的高效營運。

台北時間10月11日,特斯拉舉辦的「We,Robot」釋出會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親自乘坐在一輛名為Cybercab的Robotaxi來到活動現場,這輛車未配備傳統方向盤和踏板。

本次釋出會帶來以下兩款車型Cybercab、Robovan,以及1款Optimus人形機器人。本次釋出會,特斯拉展現了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領域強大實力,但不少人還是持觀望態度,特斯拉究竟是能重塑出行未來?還是挑戰重重?

2、無人駕駛廂式貨車

Robovan作為無人駕駛廂式貨車,作為無人駕駛的另一款車型,其具備一次裝載最多20人的能力,同時也能夠運輸貨物。它的營運成本偏低,每英裏大概在10-15美分,這將極大程度地降低乘客與貨物的運輸成本,並且能夠減少環境汙染。

Robovan的外觀設計充滿科幻感,其前臉與尾部都運用了多條幅貫穿燈組,還配備了大尺寸側滑門,為乘客上下車提供了便利。采用雙排對坐的布局,最多可容納20人,同樣搭載了特斯拉完整的FSD自動駕駛系統。

3、Optimus人形機器人

Optimus人形機器人也在釋出會上亮相。按規模生產的成本將在2-3萬美元之間,可以做任何你想要的事情,如當老師、照顧孩子、遛狗、修剪草坪、買菜等,甚至可以做你的朋友,端飲料。二代Optimus在直立行走的基礎上,行走速度提升了30%,手指除了感知和觸覺,可以在輕握雞蛋和搬運重物時做到「遊刃有余」。預計將於明年開始限量生產,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在特斯拉工廠幫助人類完成生產任務。

4、一波三折的發展

特斯拉Robotaxi的產品研發和市場釋出一波三折,醞釀多年,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馬斯克在為特斯拉撰寫的「宏圖計劃」第二篇章裏,首次提出了這樣的構想:借助大規模的實地駕駛數據,使車輛在閑置之際,透過共享為使用者創造收益。

馬斯克原本計劃在2020年於美國部份市場推出Robotaxi服務,然而這一計劃並未達成。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技術不夠成熟、監管未獲透過,以及特斯拉FSD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尚未達到預期標準。

此次釋出會上,馬斯克重申了自動駕駛能夠給人類帶來的益處。「平時汽車使用時間有限,如果可以完全自動駕駛,我們可以將它的使用率提高5倍甚至10倍。」同時,馬斯克認為,FSD可以實作的安全水平可以超過人類駕駛10倍左右。

業內人士稱,雖然特斯拉FSD已經證明了其自動駕駛技術潛力,但Robotaxi業務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商業模式是否成立。而一旦商業模式得到驗證,特斯拉的估值將大幅上漲。

據機構的數據,特斯拉在二季度時,其人工智能訓練算力已達35000H100GPU等效算力,預計到年底更是將飆升至約90000H100GPU等效算力,同比增長約500%。目前特斯拉擁有的算力水平是100EFLOPS,而國內車企現有的算力都在10EFLOPS以下,差距很大。

目前乘用車走的是L2+漸進路線,Robotaxi走的是L4以上路線,意味著Robotaxi沒有司機接管,並且在硬件上采用「AI+電腦視覺」方案,對於安全的下限要求極高。因為很難保證安全下限,雖然成本大幅降低,但弱點也很明顯。

事故責任劃分和法律法規缺失也是Robotaxi商業化落地的重大阻礙。如果Robotaxi在營運過程中發生事故,責任該如何劃分?是軟件開發者、車輛制造商,還是乘客自身?

目前法律法規對此尚無明確規定,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善的管理規範,這使得Robotaxi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5、上市時間

對於Cybercab的量產時間,馬斯克對此表示「比較樂觀」,但有不少分析師潑了冷水。比如,Deepwater的分析師指出,特斯拉在產品釋出和量產之間的時間差通常很長。例如,Model Y從釋出到量產的時間差是10個月,Cybertruck用了48個月,而Semi卡車至今已經過去了79個月,且尚未開始量產。知名科技行業分析師郭明錤也表示,他的最新供應鏈調查顯示,Cybercab可能要到2027年一季度才能量產。

同時,cybercab的揭幕似乎以犧牲馬斯克承諾的2.5萬美元入門級新車型「Model2」為代價。此前,業內期待此次釋出會上能看到Model2的最新進展,但馬斯克沒有提及。

另外釋出會直播期間,則曾一度漲幅超5%。直播結束後,特斯拉股價夜盤轉跌,一度跌幅超4%。有不少人覺得,特斯拉這波操作生猛至極,認為其 AI 和全自動駕駛技術將會徹底改變現有的出行生態;但也有眾多網友認為,特斯拉此次展示缺乏技術細節,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也沒有新概念,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估計久久無法大規模上市落實下去。

不可否定,特斯拉在上思想和技術方面是前衛先進的,但能否普及仍需要市場長時間的認證考量,在頗具爭議的背後,恰恰是大家對特斯拉未來有著不同的理解。

你又什麽看看法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