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比郭台銘還豪橫?公然宣布不用中企芯片,現狀卻令人唏噓

2024-03-27科技

如果說,吃著中國人的飯還要砸我們鍋的企業,表現最明顯的應該就是富士康,早年的富士康在台灣只是一個小企業,並沒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伴隨著我們改革開放的東風,為富士康提供了廣闊的土地、優質的人力資源以及相關配套資源,最終成就了富士康,讓富士康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更是讓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一躍成為百億富豪。

可是,即便是如此,郭台銘似乎並沒有感恩,在一次采訪活動中,郭台銘公然表示,「我是幫大陸創造就業機會,他們需要我們大於我們需要他,我是給他們飯吃」。

這話說的要多豪橫就有多豪橫,不可否認,富士康的確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的就業機會,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在我們改革開放的市場推動下,沒有富士康也會有別的企業來解決這個問題,沒有郭台銘還有張台銘、李台銘,真的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現如今國內的比亞迪等企業也承擔起了代工業務,所以說,富士康並非就是不可替代。

比郭台銘還豪橫

可是,哪怕有了郭台銘的教訓,後續依舊有一些企業,繼續幹著吃著中國人的飯還要砸我們鍋的事情,這家企業就是戴爾,從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戴爾在中國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特別是最近幾年以來,每年的營收都超過了10億元,可是,即便是如此,在2022年底開始,戴爾開啟了它的「忘恩負義」行為。

首先是戴爾開始大規模從海外市場采購零部件,而後更是公然宣布在2024年不再使用中國企業提供的芯片,並且還包括非中國芯片制造商在中國工廠生產的芯片。

這個訊息一出,算是直接觸怒了國內消費者,這也導致在2023年戴爾的市場份額直接出現了暴跌,從2022年的11%跌到了2023年的8%,從市場排名第二直接跌到了第四。

這個結果是令人唏噓的,面對這個結果,在2023年底的時候,戴爾也是改口了,戴爾全球資深副總裁吳冬梅發言表示,中國一直都是戴爾重要的國際市場,他們不會結束。

這樣的回復十分可笑,畢竟從2022年底到2023年底,時間跨度長達1年,整整一年,戴爾都不回復,看到市場遺失了,才開始回復,顯得十分可笑。

該好好學學特斯拉

而戴爾之所以突然在2022年出現這樣的反應,本質上應該是拜登所謂的,要求美企將供應鏈從中國市場遷移的要求推動的。

可惜的是,戴爾沒有看清楚形勢,沒有尊重過中國的消費者,對於電腦產品來說,沒有你戴爾,我們還有聯想、華為等品牌,並不是什麽不可替代的產品。

反觀特斯拉就非常明白自己該做什麽事情,在2023年,馬斯克不光開啟了自己的訪華之旅,還將超級儲能工廠放在了上海,這種種行動都標誌著,特斯拉想要和中國市場深度捆綁。

正是因為特斯拉這麽「會來事兒」,所以可以看到,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依舊發展的風生水起,同時也獲得了和寧德時代等中企的深度合作的機會。

這就是選擇的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不同,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保持開放的態度歡迎全球企業進入的,哪怕拜登對於中國企業展開了諸多針對行動,但是凡是按照我們的規則發展的美企,在中國市場都穩定的發展著,我們並沒有任何的針對行動,這就是氣度。

但是,我們的大度並不是意味著我們就任人宰割,同樣我們的消費者也不是沒有鑒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