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這還是你認識的「機器狗」嗎?上得了泰山,扛得了槍……

2024-10-27科技

近日,「機器狗」又出圈了,因為上了泰山,成了「挑夫」。

然而這已經不是「機器狗」的首次出圈了,畢竟它過於全能。

帶頭沖鋒,登陸央視,走上狗生巔峰。

在中柬「金龍-2024」聯演中扛槍上陣,偵察、控制、突入、打擊……

閃現杭州亞運會,運送器材

充當導盲犬,可自主導航至目的地、動態躲避障礙、辨識紅綠燈等。

「淩風」「巡山」查庫,進行情況報告和風險排查。

只要給它一個機械臂,跳大繩、幹家務也不在話下

面對外部攻擊,可以保持穩定。

還能工程破拆、保障救援……

怎麽不算「天選打工狗」呢?

01 機器狗的「戎馬半生」

「機器狗」也稱仿生四足機器人,具有類生物內容,能夠行走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完成多種復雜的運動,並且可以借助腿式運動控制器,穿越一些人類無法抵達的極限環境。

其早期發展可以追溯到1968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美國GE公司Ralph Moshe設計了在崎嶇地形下幫助步兵攜帶的器材Walking Truck 的機器馬。這匹機器馬被認為是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四足機器人。

1986 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 Marc Raibert 開發出第一台能實作動態穩定的四足機器人,並於 1992 年成立了公司,這就是後來震驚業界的波士頓動力 Boston Dynamics。

2005年,波士頓的四足機器人「Big Dog」面世,Big Dog的穩定性十分強,能夠能負載154千克在復雜的地形中行走,還擁有空翻等技能,曾被派往阿富汗山區,負責跟隨部隊進行物資運送工作。

隨後幾年,波士頓動力對四足機器人不斷改進,相繼推出Alpha Dog、LS3、Spot、SpotMini等產品,負載能力、移動速度和實用性不斷提升。

但直到2016年,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機器人才問世,歷時36年。

相比之下,中國的四足機器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逐步展開了對四足機器人的系統性研究。

在2015年5月,中國國務院印發了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其中明確提出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作為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

2016年以後,四足仿生機器人逐漸成為全球研究熱點,美國、中國、瑞士、意大利、俄羅斯、南韓、日本等國家都紛紛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四足仿生機器人。

2017年前後,國內出現了一批創業公司開始探索仿生四足機器人的商業化道路,其中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蔚藍科技等紛紛冒頭,聲名鵲起。

仿生四足機器人走進大眾視野是在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幾十只戴著牛頭裝飾的機器狗走上舞台,伴隨著音樂跳躍、翻滾,甚至給全國觀眾拱手拜年。

此後,騰訊在釋出了可走可滑行的機器狗Max,小米緊跟其後釋出了可遛彎的 CyberDog「鐵蛋」,小鵬也不甘落後釋出了可騎乘智能機器馬。

幾大巨頭紛紛入場後,四足機器人的討論熱潮被推上制高點。

「2021年會是四足機器人商業化的伊始,多年之後回頭來看,這一年一定是意義非凡。」業內人士紛紛感慨。

目前國內進入該賽道的主體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創業型科技公司,代表性企業有宇樹科技(2016年8月成立於台州)、雲深處科技(2017年11月成立於杭州)、蔚藍智能科技(2019年1月成立於南京)、哈崎機器人科技(2019年12月成立於北京)等。

一類是頭部企業,比如小米、騰訊,它們的入場推高了機器狗的大眾關註度。

02 機器狗的後半段: 自主化、智能化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規模已居全球首位。

隨著國內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中國機器人產業總體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套用場景顯著擴充套件,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行程不斷加快,協作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產品優勢不斷增強。

2023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超過200億美元,新裝機量全球占比超過50%。其中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分別占比47%、40%、13%。

機器狗作為智能機器人領域的一個分支,近年來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機器狗作為一種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不僅整合了先進的傳感技術、控制技術、通訊技術等多種技術於一體,還具備自主移動、自主感知、自主決策等多種功能。

因此機器狗套用領域十分廣泛,在國防軍事、工業、能源、醫療、娛樂等領域均有廣闊的套用前景。

根據腿部驅動方式,機器狗可分為液壓驅動、電機驅動、氣動驅動和電液復合驅動機器狗。

根據未端執行機構的方式不同,移動機器人可以被分為輪式機器人、腿式機器人和履帶式機器人等。

近年來,中國機器狗行業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銷量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22年銷量成功突破萬台,2023年銷量增長至1.8萬台,同比增幅超70%。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銷量約3.40萬台,同比增長76.86%,市場規模10.74億元,同比增長42.95%。GGII預計,到2030年全球四足機器人銷量有望超56萬台,市場規模有望超過80億元。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傳感器技術以及機器人自主導航技術的發展,機器狗的效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朝著更高程度的自主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隨著效能的提升,套用場景也將持續拓展。

不可否認,四足機器人具有廣泛的市場潛力和套用前景。

但它背後繁雜的技術要求和高昂制作成本,讓它在商業化落地的過程中面臨不少挑戰。

機器狗研發涉及多個領域的前沿技術,例如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演算法、激光雷達、視覺傳感技術等,這些技術研發和套用難度大,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研究和開發。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硬件成本、生產成本等。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趙明國曾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時談到足式機器人的商業化,他坦言,機器人是一個很好的技術,但不是一個很好的商業。

就連在機器人布局近30年的明星企業波士頓動力,在2019年才宣布Spot四足機器人開始商業化。

而國內也同樣面臨著產品價格的坎兒,萬元以下機器人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參考資料:

1. 智研咨詢:2024年中國機器狗行業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2. 科創最前線:前進演化十多年,四足機器人的商業化之路還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