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適應原-補益」樣作用: 應變穩態超負荷調節中的新概念

2024-08-24科學

人體健康狀態離不開穩態與平衡,穩態平衡如同生物圈,大小平衡共存,均具有適應力。在特定條件下,調節平衡受適應條件變化的影響,如果變化巨大且超出平衡調節範圍則會出現嚴重失衡狀態[1]。當機體穩態被打破,機體受到內部和(或)外部應激時,可引起代謝異常和器官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有關數據顯示,75%~90%的人類疾病與應激有關,其中多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疾病相關[2],需要透過應變穩態即調節自主神經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軸(HPA)及心血管、代謝和免疫系統保護機體,在環境和生命狀態發生變化時保持系統的平衡[3]。

適應原類植物幫助機體在應變穩態下達到平衡狀態,能增強機體對不利環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抵抗(適應)能力,從而使生命活動維持在正常狀態。在已明確的適應原類植物中,多數為補益藥:如人參、紅景天、刺五加、黃芪、絞股藍、西洋參、冬蟲夏草、鹿茸、何首烏、枸杞子等。這些藥物的共同特點是對機體的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且能增強其對各種有害刺激的抵抗力[4-6]。在此基礎上,筆者首次提出「適應原-補益」樣作用的新概念,深入歸納研究此類藥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在系統醫學中的運用,明晰其作用機制,分析適應原類植物的適用範圍,用適應原樣調節作用來研究中醫藥,爭取理論突破與提高療效,為促進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新視角。

1 關於「應變穩態」理論

應變穩態(allostasis)是基於穩態(homeostasis)的新興生態學概念,由Sterling和Eyer提出,即指機體透過動態變化保持其內環境的穩態,這是一個復雜的調節過程,涉及到相關應變穩態調節介質(如激素、免疫因子、神經反應等)[3,7-9]。李偉等[3,10]探討了關於「allostasis」的相關理論,闡述其概念及在慢性應激效應中的運用,將allostasis譯為「穩態應變」。而李東明等[7]就「allostasis」的構詞表達,強調其「變中求穩」,穩定是目的、變化是手段,變化最終趨於穩定,側重於穩定的狀態,將「allostasis」譯為「應變穩態」。故本文采用「應變穩態」,與主題更為貼切。

當應變穩態狀態持續時間長,機體失平衡狀態無法恢復可稱為應變穩態超負荷,具有2種特點:(1)應變穩態超負荷類別I是機體避免對外界刺激產生有效的行為和生理反應適應力的機制(避免持續的應激狀態導致的不良影響)。如緊急情況下,自由生活的動物所表現出的逃跑、躲避敵害等行為都屬於這種類別。(2)應變穩態超負荷類別II的特點是具有長期升高的糖皮質激素水平、降低的免疫功能和較高的易患病風險。如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競爭條件下表現出內分泌和代謝紊亂、焦慮、免疫力低下等病理特征[11]。介導應變穩態的系統包括HPA軸、自主神經系統、代謝系統和免疫系統,這些系統的頻繁、長期或不充分的參與可能導致組織和器官系統的磨損和撕裂,了解應變穩態系統的失調和應激相關疾病發展間的聯系是當前應激研究工作的關鍵目標之一[12]。

2 「適應原-補益」樣作用的提出依據

2.1 關於「適應原」概念及其特點

適應原(adaptogen)一詞最早由前蘇聯科學家N. Lazarev提出,其來源於植物,在應激條件下可以增加生物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從而增加耐力。適應原被廣泛用於替代和補充醫學及生藥學、植物醫學和植物療法研究,並且在建立和維持適應力穩態方面有積極作用[13]。被列為適應原類藥物的一般多具有以下特點:

(1)對人體正常功能無不良反應;

(2)具有非特異性,能夠抵抗廣譜的,如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質等有害壓力源;

(3)有趨於平衡的作用,能夠抵消或對抗阻力所構成的機體紊亂;

(4)能夠降低應激造成的危害,包含職業應激、社會應激、情緒障礙等;

(5)能夠對機體產生良好的興奮作用,與傳統興奮劑不同,興奮劑在恢復狀態後的一定時間內,作用逐漸消退或產生負面的影響,而適應原則是無害的,並且在一定時間後即使作用也有所減退,但仍能保持平衡;

(6)新型的代謝調節劑,可以增加生物體的環境適應與避免損傷能力[3,14-16]。

適應原具有保持或恢復穩態及應變穩態的能力,影響HPA軸,同時可促進合成代謝,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系統應激反應和激素表達,從而產生積極地應激響應與恢復效能,可以增強各大系統的功能,提高能量代謝,使人體更好地利用生命物[17]。

2.2 具有適應原樣作用的植物

常見的適應原植物有人參、刺五加、紅景天、五味子、西洋參、絞股藍、冬蟲夏草、鹿草等,常用於多個傳統醫療系統中,用於減少慢性壓力對健康的負面影響[18-20]。2018年第14版俄羅斯藥典將原有的「補益(tonic)」類藥用植物均增加了「適應原(adaptogen)」功能,其功效由「tonic」調整為「tonic and adaptogen」。目前該版藥典收錄的具有適應原作用的藥用植物有人參、五味子、刺五加、紅景天、楤木、鹿草、草木樨、黑澀楠共8個[13,21]。美國執業草醫(D.R.Yance)/Yance醫生專著中收載的品種有人參、西洋參、楤木、紅景天、甘草、刺五加、何首烏、淫羊藿、鹿茸、冬蟲夏草、總狀天門冬、五味子、瑪卡。

目前暫無文獻對具有適應原樣作用的植物種類進行較為全面地歸納匯總,本文透過文獻檢索,在PubMed、Sci-hub、Google等網站中依次以「adaptogen」「phytoadaptogens」「herbal adaptogens」為關鍵詞,共檢索到文獻1 099篇,年限為1967—2023年;在中國知網中以「適應原」為關鍵詞,共檢索到文獻80篇,年限為1981—2023年。分析文獻後累計得到42種被描述為具有適應原樣作用的植物,分別是人參、紅景天、刺五加、黃芪、絞股藍、西洋參、光果甘草、冬蟲夏草、淫羊藿、鹿茸、何首烏、白芍、五味子、靈芝、穿心蓮、三七、西紅花、鉤藤、南非睡茄、紫花風鈴木、刺黃果、余甘子、心葉青牛膽、露兜樹、鹿草、巴西人參、秘魯人參、積雪草、纈草、茶樹、長刺天門冬、貫葉連翹、假馬齒莧、石榴、當歸、蒺藜、總狀升麻、黃連、黃芩、蘆薈、枸杞子、銀杏葉。

2.3 「適應原-補益」的同源效應

根據「2.2」項,可以得出共有26種適應原類藥用植物在中藥學教材中有歸類,可歸為補益藥、收澀藥、安神藥、清熱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平肝息風藥、清熱藥、瀉下藥、化痰止咳平喘藥10類,其中補益藥為14味,占54%,可見其關聯度較高,見表1。

適應原類藥用植物被稱為藥用植物中的精英,而在中醫理論中補益藥也被認為是上品。二者雖概念略有不同,但在理念上存有共同之處,主要體現在:(1)臨床套用及功效相似,二者均可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如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改善神經系統紊亂、調節脂質代謝、改善內分泌功能減退、對抗應激,恢復人體機能使其達到健康的穩態效果;(2)基原植物種類相似,大多數補益類中藥是公認的適應原類植物藥;(3)作用功能軸相似,對HPA軸、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13,22-24]。在此基礎上,本文首次提出「適應原-補益」樣作用的新概念,用於表述二者的關系。

3 「適應原-補益」樣作用在應變系統穩態中的意義

「適應原-補益」類中藥能夠在應變穩態狀態下多途徑、多靶點作用於機體各大系統,在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物質代謝、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發揮「適應原-補益」樣作用,具體關系見圖1。

3.1 神經-內分泌系統

應激是一個以神經內分泌反應為基礎,涉及整體,器官和細胞等多個層面的全身性反應,包括軀體反應和心理行為反應,與應激相關的神經結構和應激時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反應見圖2。當機體感受器官受到應激原的刺激時,這些部位可出現活躍的神經活動,並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

神經內分泌反應是代謝和多種器官功能在應激時的變化基礎。其中,最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反應是啟用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和HPA軸系統。強烈和持續的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也可產生明顯的損害作用,如兒茶酚胺可使血小板數目增加和黏附聚集性增強,導致血液黏滯度升高,促進血栓形成等。在HPA軸系統中糖皮質激素在機體抵抗有害刺激的應激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其分泌增加也會對機體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如抑制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並行感染等[2]。大量研究表明,「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對該系統有調節作用。

透過對14味「適應原-補益」類中藥進行檢索,以「人參」「神經、內分泌」為主題,設定時間點為2019—2024年,設定文獻來源類別為北大核心、CSSCI、CSCD、AMI進行高級檢索,14味藥依次檢索累計文獻453篇,選取主題相關度較高的173篇進行精讀,最後對96篇最貼切主題的進行匯總分析,可得出「適應原-補益」類中藥人參、紅景天、黃芪、甘草、枸杞子、白芍、絞股藍、淫羊藿、刺五加、西洋參、鹿茸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並主要聚焦在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膠質細胞瘤、膠質細胞炎癥;退行性的神經系統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腦部損傷,如腦缺血低灌註;脊神經病變,如脊神經損傷;精神障礙疾病,如抑郁癥等,「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在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中的運用見表2。

(1)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病變:人參水煎液可在小鼠海馬神經元損傷並出現行為學異常時發揮抗應激作用[25];淫羊藿苷可抑制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3(NLRP3)炎癥小體相關蛋白表達從而減輕細菌脂多糖和γ幹擾素聯合誘導的小鼠BV2小膠質細胞擬神經炎癥反應[26]。

(2)退行性神經系統疾病:人參皂苷Rg1可透過抗雕亡和抗氧化保護神經元免受損傷,顯著改善氧化應激狀態,減輕炎癥反應,抑制神經元雕亡和改善認知功能[27-28];淫羊藿多糖具有改善小鼠學習記憶障礙的作用,其機制與調節膽堿能神經遞質活性、抗氧化應激、降低炎癥反應及抑制雕亡有關[29];黃芪甲苷透過抑制全腦組織中神經突生長抑制因子A等復合物的表達,減輕神經元損傷,從而改善認知功能和緩解學習障礙[30]。

(3)腦血管疾病:人參皂苷Rg1對局竈性腦缺血再灌註損傷(CIRI)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改善血腦屏障(BBB)通透性,減輕BBB的超微結構破壞,其機制可能與下調蛋白表達,抑制炎癥因子釋放有關[31-32];刺五加萃取物對大鼠腦缺血再灌註損傷同樣具有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提高腦組織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癥因子過表達,及抑制組織細胞雕亡有關[33];當歸多糖有助於大鼠神經功能恢復[34];枸杞糖肽可減輕CIRI,其機制可能與抑制鐵死亡的發生有關[35];紅景天苷減輕缺血後內皮細胞完整性的破壞,起到腦保護的作用[36];淫羊藿苷對腦缺血再灌註大鼠恢復早期具有明顯的神經保護作用[37]。

(4)脊神經病變:人參皂苷Rb1 10 mg/kg可降低再生組織環境中炎癥因子表達水平,增加營養因子的表達水平,促進施萬細胞啟用,從而促進小鼠坐骨神經損傷後的神經再生[38];淫羊藿苷可減輕坐骨神經慢性壓迫損傷大鼠痛覺過敏和情緒障礙,其機制可能與抑制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訊號通路有關[39]。

(5)精神障礙性病變:人參皂苷Rg1對大鼠抑郁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並能減輕海馬和前額葉皮質損傷,其機制可能與調節腦內谷胺酸含量,並抑制其受體表達有關[40];芍藥苷作為白芍的有效成分,對慢性束縛應激模型大鼠和皮質酮致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細胞損傷模型均具有良好抗應激作用,其機制與一氧化氮/環磷酸鳥苷(cGMP)訊號通路相關[41];紅景天萃取物可阻斷慢性束縛應激所致大鼠焦慮樣行為,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海馬谷胺酸系統過度興奮等相關[42]。

由表中資訊可分析得到,「適應原-補益」類中藥人參、紅景天、刺五加、黃芪、西洋參、甘草、淫羊藿、白芍、當歸9味藥於2019—2023年在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的研究熱度較高,其中有關「人參」在該領域的研究較為突出。「適應原-補益」類中藥絞股藍、冬蟲夏草、鹿茸、何首烏、枸杞子在2009—2018年的學術期刊檢索中具有一定的研究熱度,但在2019—2023年的學術核心期刊中的發文量逐漸減少,故可推測其研究熱度呈現下降趨勢。透過分析「適應原-補益」類中藥相關發表文獻的時間分布特征,可以直觀地了解其研究的發展速度和趨勢,更精準地把握「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在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中地運用,有利於拓展研究的深度和範圍,提升該領域的研究水平。

3.2 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是覆蓋全身的防衛網絡,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長期前進演化中逐漸形成的,是機體抵禦病原體入侵的第1道防線,同時能夠提供適應力免疫應答所需的活化訊號,免疫功能是機體辨識和清除外來入侵抗原及體內突變或衰老細胞並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功能總稱[43]。

慢性應激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對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並可促進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應激時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與神經內分泌的變化有關,如過度釋放的糖皮質激素和兒茶酚胺對免疫系統具有抑制作用。應激激素透過分布在巨噬細胞和T、B淋巴細胞的激素受體的介導,影響免疫功能[2]。適應原樣中藥對免疫系統有顯著調節作用。

透過對14味「適應原-補益」類中藥進行檢索,如以「人參」「免疫」為主題,設定時間點為2019—2023年,設定文獻來源類別為北大核心、CSSCI、CSCD、AMI進行高級檢索,14味藥依次檢索累計文獻量約452篇,選取主題相關度較高的114篇進行精讀,最後對21篇最貼切主題的文獻進行匯總分析,可得出「適應原-補益」類中藥人參、紅景天、黃芪、甘草、枸杞子、白芍、絞股藍、淫羊藿、刺五加對免疫系統起到顯著的調節作用,並主要聚焦在肺、脾、肝、胃腸道、腎幾大器官上。

「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如下。

(1)在脾臟方面:人參皂苷Rg3對環磷醯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調節作用[44];紅景天苷可顯著改善膿毒癥小鼠脾臟免疫功能[45];黃芪甲苷可以減輕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的癥狀,其機制與調節脾臟免疫細胞亞群進而抑制炎癥細胞向中樞浸潤、減少髓鞘脫失有關[46];枸杞發酵液能夠提高脾細胞的增殖能力和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具有較好增強免疫功能[47]。

(2)在腸道方面:紅景天苷可修護大鼠腸屏障並改善腸黏膜免疫狀態[48];白芍總苷調節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大鼠腸道菌群組成及多樣性,改善腸黏膜屏障損傷[49];絞股藍水提液能夠提高環磷醯胺誘導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其機制可能與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密切相關[50]。

(3)在肺臟方面:人參皂苷RB2透過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的啟用,進而調節脂多糖誘導的新生小鼠急性肺損傷的免疫反應[51];紅景天苷抑制腫瘤生長,可啟用細胞外訊號調節激酶訊號通路[52];黃芪黃酮組分透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腫瘤生長[53];淫羊藿次苷II可減弱細胞免疫抑制活性,改善機體炎性微環境,阻礙血管生長,從而發揮顯著抗肺癌作用[54]。

(4)在腎臟方面:紅景天苷可以抑制腎癌細胞增殖和運動[55];白芍總苷可能透過啟用自噬活性對糖尿病大鼠腎損害發揮保護作用[56]。

(5)在胃腑方面:紅景天苷可調控抑癌因子miRNA-1343-3p、絲裂原啟用激酶激酶激酶6、基質金屬蛋白酶24等訊號分子從而抑制胃癌細胞增殖和侵襲[57];絞股藍多糖對小鼠胃癌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該作用與免疫調節相關[58]。

(6)在肝臟方面:刺五加多糖可降低炎性因子和黏附因子的活性、減少炎性因子的分泌和表達,對免疫性肝損傷有一定保護作用[59];甘草水提物能減輕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肝損傷,其機制可能與下調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表達、上調抗炎因子白細胞介素-10(IL-10)的表達有關[60]。

「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對免疫系統的影響見圖3。

3.3 物質代謝

應激時機體表現出分解代謝加強、高代謝率、高血糖、脂肪動員增強、負氮平衡等。急性應激時,代謝率升高,糖、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代謝增強,合成代謝降低,可出現應激性高血糖,血中遊離脂肪酸和酮體增多及負氮平衡見圖4[2]。適應原樣中藥對機體的代謝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透過對14味「適應原-補益」類中藥進行檢索,如以「人參」「物質代謝」或「代謝」為主題,設定時間點為2019—2023年,設定文獻來源類別為北大核心、CSSCI、CSCD、AMI進行高級檢索,14味藥依次檢索累計文獻426篇,選取主題相關度較高的65篇進行精讀,最後對19篇最貼切主題的進行匯總分析,可得出「適應原-補益」類中藥人參、紅景天、黃芪、甘草、枸杞子、白芍、絞股藍、淫羊藿、刺五加、冬蟲夏草、當歸、何首烏、鹿茸對物質代謝起到顯著的調節作用,並主要聚焦在菌群代謝、糖脂代謝、能量代謝、骨代謝幾大方面,具體見表3。

3.4 消化系統

應激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或消化道出現充血、水腫、出血點、淺表糜爛,嚴重時可導致應激性潰瘍。由應激導致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症候群、應激性潰瘍[2]。適應原樣中藥可緩解此類病變。

人參總皂苷可顯著提升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腸運動功能,同時改善胃腸激素含量,緩解胃腸動力障礙[80]。黃芪中獲得的黃酮類復合物對胃腸道平滑肌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81]。甘草水提物能減輕應激性潰瘍大鼠胃黏膜損傷,減輕胃組織病理損害,提高胃黏膜多胺水平[82]。鹿茸多糖對醋酸型、應激型和幽門結紮型胃潰瘍皆有明顯的抗潰瘍作用[83]。枸杞多糖可降低胃黏膜組織TNF表達和提高降鈣素基因相關肽表達,促進大鼠應激性胃潰瘍愈合[84]。

3.5 心血管系統

應激時糖皮質激素持續升高可導致膽固醇代謝紊亂,使血膽固醇水平升高;同時也會增加平滑肌細胞對兒茶酚胺,包括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敏感性,使小血管收縮,血液灌註量減少,微迴圈血量減少;應激還可啟用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對小血管收縮起著相似影響,使外周阻力增大;當交感興奮引起急性期反應時,血液黏滯度與凝固度均升高,加劇血管損傷,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功能性痙攣的發生;強烈應激及長時間的心理性應激可對心血管系統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對應激所產生的心血管系統具有一定的緩解調節作用,見圖5[2,85]。

在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治療方面:人參皂苷Rg1可提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模型大鼠的心臟功能,改善心肌及冠狀動脈病理損傷,其機制可能與平衡血管舒縮功能,提高機體抗氧化酶活性有關;刺五加註射液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促進血液迴圈及其血液流變性改善,增加心腦血流量,降低心率組織耗氧量及組織代謝率,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和抑制的雙向調節平衡作用;黃芪註射液能顯著改善心肌供血,且對心悸胸悶、頭昏、乏力、多汗等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不良反應較小;當歸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鈉對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具有清除自由基、減輕膜脂質過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同時可降低血漿內皮素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水平,從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86-90]。

在治療高血壓疾病方面:絞股藍總皂苷及其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可預防高糖高脂誘導的大鼠血壓的增高,其可能透過降低內皮素和血管緊張素II含量和升高一氧化氮含量來發揮對大鼠的降壓作用;西洋參莖葉總皂苷有抗心肌缺血、抗氧化、降血糖及調血脂等功能,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尤為顯著;冬蟲夏草幹預治療後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腎臟抗衰老基因表現上調並能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淫羊藿苷的降血壓作用與調節一氧化氮的功能有關;枸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化學合成多肽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有一定的降壓作用[91-95]。

3.6 適應原類藥物聯用在系統疾病中的作用

中藥具有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的特點,復方中藥配伍組方的協同作用與其配伍後相應功效成分生物利用度增加有關[96]。中藥配伍理論考慮了中藥的性味歸經、相互作用等特點,以達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97]。中藥臨床療效穩定、不良反應少、耐藥性低,患者易接受[98]。透過相關研究分析,適應原類藥物聯用對機體穩態具有積極調節作用。其中以「適應原-補益」類中藥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參」的配伍研究較多,人參為百草之王,具有抗腫瘤、調節免疫等適應原樣作用[99]。適應原類藥物聯用後主要聚焦在免疫調節、物質代謝、改善機體微迴圈等方面。適應原類藥物聯用後發揮的作用及其結果機制見表4。

4 結語與展望

人體健康與機體穩態的構建是至關重要的科學問題,同時也是關系到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物質代謝、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諸多方面的穩態問題。適應原類植物在建立和維持系統穩態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被廣泛用於替代和補充醫學、植物醫學,在具有傳統醫學的西方國家中深受重視。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且在現時代將傳統智慧融入現代醫學,使其得到了全球的廣泛套用,並且取得普遍的認同。

中藥補益藥中有大部份藥物與適應原類植物具有廣泛交集,二者具有同源效應。早期學者Panossian總結了適應原類藥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別是具有類似皮質醇的四環骨架型萜類化合物和結構上類似於兒茶酚胺的芳香族化合物[111]。本文總結出「適應原-補益」類中藥的主要活性化學成分有:皂苷類、黃酮類、多醣類、香豆素類、揮發油類。現有研究主要聚焦在人參總皂苷、紅景天苷、刺五加總皂苷、淫羊藿苷、當歸揮發油等,但仍不夠深入,發揮「適應原-補益」樣作用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後續可以根據「適應原-補益」類中藥的有效成分的藥效學特征,研究其對不同系統、不同疾病分期的作用差異,透過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生物標誌物的檢測,辨識治療物件的疾病特征和個體差異,從而提高精準化的治療效果。

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表明,「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在治療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時,其有效成分主要透過調控mTOR訊號通路、一氧化氮/cGMP訊號通路來發揮作用,並且與NLRP3炎性小體相關蛋白表達、炎癥因子分泌有關。「適應原-補益」類中藥在治療免疫系統疾病時,其有效成分主要透過調控NF-κB訊號通路、Ras/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訊號通路等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並且與細胞因子IL-6、IL-2、IL-10水平密切相關。

在物質代謝方面,「適應原-補益」類中藥的有效成分主要透過調控ERK/IRS-1訊號通路、PI3K/Akt訊號通路、Nrf2/HO-1/NF-κB訊號通路來發揮作用,並且與TLR4、p-NF-κB p65、FNDC5等蛋白因子相關。在治療消化系統方面,其有效成分可以改善胃腸激素含量、緩解胃腸動力障礙,減輕胃黏膜損傷,提高胃黏膜多胺水平。在治療心血管系統方面,主要與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相關,「適應原-補益」類中藥有效成分具有增加心腦血流量,降低組織代謝率,改善心肌缺血,平衡血管舒縮功能等作用。

但目前在應變穩態下,適應原和補益類中藥及其二者的聯系探究仍不夠深入,難以明確其中的關系內涵。故在此基礎上,本文首次提出「適應原-補益」樣作用,結合適應原與中藥補益藥中相同藥物的具體關系,系統地闡述了「適應原-補益」類中藥的藥效及運用,歸納其適用範圍與研究熱度,便於掌握體內調節機制與防衛反應的活動規律,為進一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利用適應原樣中藥提供參考,為推動健康穩態發展提供新思考。

來 源:王格瑩,宮 賀,傅必如,郭碧鈺,劉昌孝,何 新.「適應原-補益」樣作用: 應變穩態超負荷調節中的新概念 [J]. 中草藥, 2024, 55(16): 5371-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