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回顧宇宙中的「流浪天體」:沒有白天只有夜晚,結局很可能是走向淪陷

2024-10-17科學

行星的誕生

宇宙 的運作都有規律可循,不管是星系誕生還是天體運動,所有的一切都在一種自然規律中精準地執行。

就拿行星來講, 行星的誕生 並不是星系偶然才有,它不屬於恒星範疇,也不屬於恒星殘骸。

最原始的行星狀態

如今關於行星誕生的最好假設則是 星雲假說 ,該假說星際雲中的星雲發生塌縮,形成了一個由原行星盤環繞的年輕原恒星。

在重力的驅動下,物質逐漸累積並在原盤中生長,這一過程也被稱作 吸積

隨著 原盤中心的壓力 變得愈加強大,最終將星際中漂浮的氫原子聚集在一起,最終合並產生了氦。

恒星的形成使得星系誕生成為可能,年輕的 原始恒星 會繼續運作,並且會吞噬周圍99%的旋轉物體,但這仍然會保留 1%的物質 用於其他作用。

原始星盤

原始行星 也正是在這一段顯現,此時的星系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地方,周圍到處都是氣體、灰塵和碎片。

但是行星的誕生過程相對來講比較迅速,少量的灰塵和氣體會開始不斷聚集。

此時的恒星也在進一步發力,並且將大部份氣體推向星系外部,恒星活動帶來的熱量蒸發了附近的冰。

最早的一批恒星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 不同物質的比例混合以及行星內核的形成及作用會導致不同的行星出現 ,這大致可以分為氣體行星和巖石行星。

巖石行星會離太陽更近 ,氣態行星會離太陽相對更遠。

以太陽系為例,大約在40億年前,晚期 重型轟炸事件 導致小天體向太陽系中較大的成員撞去。

比如最初的地球就在撞擊中失去了自身的一部份,並形成月球。

撞擊,也是行星形成的過程

另外, 天體的形成結果 為什麽幾乎都是 球形 ,沒有其他形狀的天體。

這主要是重力導致的結果,在重力的影響下,行星大致會被拉成球形。

決定行星 物理特征 的是它的質素,足夠大的質素足以讓其自身的重力支配束縛在物理結構的電磁力,從而導致 流體靜力平衡

這也就意味著 所有的行星都會是球形或者橢球形 ,到達一定質素時,物體的形狀或許會出現不規則。

但只要超過這一點,重力便會將物體拉向自身的質心, 直到物體塌縮成球體 ,這具體取決於物體的化學成分。

一旦一顆行星開始出現,這種現象就會像滾雪球一般將行星周圍的物質全部清掃幹凈。

最終完整的行星將會在天體相互作用下圍繞著恒星運動,這便是行星系統的誕生。

不過在宇宙中也並不是所有天體都有這個機會產生自己的 行星系統 ,並依附恒星生存。

太陽系周圍的行星系統非常多

在看不見的地方

在宇宙中看不見的地方 ,充滿黑暗和冰冷,這一片區域 仍然有大量天體

但是沒有恒星的光輝照耀,它們很難被人們發現,也不會誕生生命。

這些沒有自己的行星系統的天體被稱作「 流浪天體 」,它們漫無目的地漂浮在星際空間,等待它們的會是什麽誰也說不定,但結局肯定不會太好。

前面我們提到行星的誕生過程,以及行星的運作和恒星關系。

流浪天體 是行星質素的 星際天體 ,大小會比聚變星小, 聚變星 則就是透過吸積作用形成的恒星或者褐矮星。

一顆想象中的流浪天體

除了自身形成過於微弱帶來的影響,部份流浪天體也有可能是被原本的行星系統給「丟」出去的。

由於重力作用太小,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受到 重力彈弓 的作用被其他大質素行星彈射出去。

重力彈弓效應會將天體彈射出去

另外,也不是所有流浪天體都是類似行星一般的天體,也有 部份行星質素的天體 形成方式可能與恒星相似,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此類天體稱為 亞褐矮星

正如我們前面所有,由於 失去了原有光輝 ,要想發現它們十分困難,至少想進行常規手段的觀察是不可能了。

天文學家采取了另一種觀察手段, 利用微透鏡觀測 光學重力透鏡 進行觀察。

亞褐矮星的外觀

簡單來講就是利用 重力透鏡的作用 來放大對流浪天體的觀察,我們都知道任何有質素的物體都會翹曲空間並導致光線從原來的路徑發生偏轉。

因此,來自大質素物體背後的光線通常都會遭到扭曲,看起來就像放大鏡效果一般。

在重力透鏡的效果下,便能夠透過這種放大效果來觀察流浪天體。

流浪天體 由於自身脫離了原有的天體系統,宇宙空間幾乎沒有其他物質來給流浪天體提供熱量,它們自身的熱量也很少,並且很難受到恒星的加熱。

所以 流浪天體 沒有所謂的白天,只有夜晚 如果是巖石行星或者矮行星,上面的溫度會非常低。

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可能是這類天體中保留的為數不多的大氣層,天文學家認為即使是流浪天體在自身的重力下也能 保留不會結冰的厚大氣層

彈射出去的天體接收到的紫外線會減少,而紫外線會剝離大氣中較輕的元素。

所以在 脫離了紫外線 的影響後,即使是地球大小的天體也能防止氫和氦從大氣中逸出。

經過多年的觀察,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流浪天體要比我們想象中更多,並且在已經觀察到的流浪天體中,還有不少匯聚成了 流浪天體群

上天蠍座和蛇夫座之間的地區

例如在 上天蠍座 和蛇夫座之間的恒星運動組合中就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流浪行星群,根據假定的年齡判斷,它們的年齡在3~1000萬年之間,數量至少有 70~170顆

它們的出現很可能是由氣體雲的重力塌縮在原行星盤中形成,最終由於動力不穩定導致自身被彈射出去。

流浪天體的結局

然而這些流浪天體的 未來並不光明 ,像褐矮星這樣的天體甚至沒辦法照亮其他天體,自身散發的溫度並不高,而且也不能像其它恒星那般融合氫元素形成冷恒星。

為此,不少天文學家陷入了不少爭議。

要說這類天體如果能夠經歷核聚變,那麽它還是不是行星,行星的形成方式究竟是什麽?

行星也有可能聚變嗎?

這些問題可能需要觀察多年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但不管怎麽講,這部份被恒星拋棄的天體會 長期遊蕩在星際空間中

大部份流浪天體會在長時間的遊蕩中 最終走向淪陷 ,隨著行星內核的能量不斷消耗,行星內部的運動也會開始發生損耗。

內核在撞擊時保留下來的能量最終會用得一幹二凈,此時的磁場也會失效。

行星失去了磁場保護會受到來自星際空間各種輻射的侵害,最後崩解於塌縮中。

等待它們的只有黑暗的結局

還有的流浪天體或許會開始加速死亡,如果當這類行星來到 其他天體附近 ,可能會與其他行星發生直接碰撞。

這種 碰撞 帶來的能量是淪陷性,流浪行星也許會在短時間內消亡, 變成一堆行星殘骸碎片

當然,也許 運氣足夠好 被其他恒星捕獲,最終成為行星系統中的行星或者衛星。

但這種情況微乎其微,要想靠這種方式靠近一個完全達到 重力平衡 不會被拉得太近出現撞擊,又不會受到重力彈弓的影響遭受二次彈射,可能這不僅是運氣的問題。

如果運氣足夠好…

要說 地球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 ,也許同樣會成為一顆 流浪天體

在數十億年後,太陽將會變成一顆 紅巨星 ,此時的 天體重力會遭受改變 ,地球的運轉軌域也會出現變化。

如果可能逃離太陽的吞噬,那麽地球也許會被彈射出去,就像其他流浪天體一樣。

而那些遊蕩在星際空間的流浪天體可能正是如此,最終成為宇宙的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