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獲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探究老一輩科學家是怎樣實作科學創新的?

2024-03-04科學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時獲得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的八位中,有五位是老一輩的科學家。袁隆平糊屠呦呦分別從事雜交水稻和青蒿素的研究,於敏和孫家棟是「兩彈一星」勛章獲得者,黃旭華是研制核潛艇的功臣,核潛艇實際上也是「兩彈一星」的一部份。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取得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青蒿素、雜交水稻等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並且研制成功「兩彈一星」。

這些經驗不只是對「兩彈一星」的總結,也是對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以下簡稱「胰島素」)、青蒿素、雜交水稻等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經驗總結。

黨外著名科學家:「科學上的成就離不開黨對科技事業的關懷與支持」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提出的「為基礎研究焐熱冷板凳」的提案受到了廣泛關註。

這名從事基礎研究出身的院士認為,中國科技創新仍存在重視短期效益、淡化長期影響的浮躁心態,引領性、顛覆性、原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產出不足;「高精尖」科技人才存在較大供給缺口。

丁奎嶺提出這樣的建議,與他過去曾長期工作的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不無關系。早在57年前的1965年9月,有機所就與中科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即現在的生物化學研究所和生理研究所)、北京大學聯合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過舉世矚目的成就——胰島素。

1949年,杜雨蒼、龔嶽亭在動物試驗中成功合成人胰島素。1950年,中國科學院在上海成立華東辦事處。1953年,王芷涯從上海靜安區委調至中科院生理生化研究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科學事業的重視激發了海外歸國科學技術人員報效祖國的熱情。王應睞決定利用在國外所學專業為祖國生化事業發展做貢獻。

1951年至1952年,他從海外「挖」來了幾位優秀科研人才。王仲良到任後深入抓組織建設,發揮科技人員在科研主戰場的先鋒模範作用。

1958年,科技人員希望在不長的時間內攀登世界高峰,放出一顆「科學衛星」。王應睞、曹天欽等九位科學家受【自然辯證法】啟示,提出合成蛋白質的目標。

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的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也是當時人類唯一已知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1959年,胰島素獲得國家機密研究計劃代號「601」。

為胰島素成功作出重要貢獻的龔嶽亭回憶道:「盡管有許多困難,但在本所黨領導王芷涯同誌及分院領導王仲良同誌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推動下,尊重科學家的百家爭鳴,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群策群力,並有效地在上海和北京兩地先後召開幾次協作會議,同時還舉行了一系列學術報告。」

1960年5月4日,王仲良掛帥任總指揮,組織五個研究所進行「大兵團作戰」。然而,「大兵團作戰」很快證明是頭腦發熱的產物。

王應睞不贊成這種研究方式,向上級反映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建議得到了重視。王仲良認識到胰島素的研究是基礎研究,是一場「焐熱冷板凳」的持久戰。

1961年,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聶榮臻到生化所視察。此後,科研隊伍回歸到腳踏實地的研究狀態。1965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在中國誕生。

1965年11月,這一研究成果首次在【科學通報】雜誌上公開發表,被譽為「前沿研究的典範」。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化學組主席蒂斯利尤斯專程到生化所存取,他說:「你們沒有這方面的專長和經驗,但卻成功合成了胰島素,你們是世界第一!」

在實驗室中,當年參與胰島素專案的科技人員,部份成為了黨員,後來他們中大多數也加入了共產黨。但是,也有一部份人一直保持黨外人士的身份。

龔嶽亭後來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於2014年去世。他在2000年撰寫的回憶文章中表示:「科學的成就離不開黨對科技事業的關懷與支持。

聶榮臻元帥在胰島素研究中的直接關懷不能忘記。1967年,他作為國家科委主任,專門接見全國從事重大科研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的代表,我作為生化所代表之一,也有幸參加了這次接見。

聶帥在提及胰島素工作時,親切地招手讓我坐在他身旁,語重心長地說:「胰島素工作在國際講壇上占有一席之地,有發言權,你們花費了有限的財源(老人家形象地說在科技規劃的經費上是小數點後的數碼),但創造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在國際上領先,為祖國爭光,日後再接再厲,不要打‘小算盤’,要作出更大的貢獻。」

聆聽聶帥的教導,感人肺腑,銘刻在心,永生不忘。各級黨的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令人深思,如原中國科學院領導張勁夫、杜潤生等老幹部,他們多麽平易近人,關懷科研人員,工作細致,深入基層,不斷鼓勵我們,掌舵指揮,在關鍵時刻堅持不懈,鼓舞士氣,充分體現黨的力量。

屠呦呦也表示:「在研究青蒿素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中西醫藥各有所長,兩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她回憶說,上世紀60年代,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指示下,中國政府啟動了抗瘧藥物研究的「523」專案,這個專案在當時是一個重大的任務。

在20世紀50年代,20歲的屠呦呦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擔任研究實習員。與她一同工作的樓之岑副教授負責指導她的研究。

1967年5月23日,一項名為「523」專案開始啟動,旨在尋找對抗瘧疾的藥物。在專案啟動後,各地的科研機構都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篩選研究,但未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然而,盡管困難重重,屠呦呦仍然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勇敢地承擔起重任,成為中藥抗瘧科研組的組長。在此期間,她發現了一種名為青蒿的草藥,並從中提取出了對抗瘧疾的有效成分。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的科研組成功地用青蒿萃取物對抗瘧疾,這是青蒿素發現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然後,他們開始研究如何將青蒿素用於藥物開發。

這個任務落到了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周維善身上。周維善在1956年入黨的,他對黨有著深深的理解和崇高的敬意。

他在入黨誌願書中寫道:「黨多少年來流血犧牲,一切為著勞動人民的利益,領導人民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社會,實作一個幸福美滿的社會制度。」

屠呦呦和周維善都是中國科學界的優秀黨員,他們為醫藥科學和中國科學在世界上的地位做出了巨大貢獻。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曾獲得過「共和國勛章」。

他在2021年5月22日去世,習近平主席贊揚了他的一生。袁隆平一生都在田間地頭耕耘,為推動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科技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表示,他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得到了黨的關懷和支持。他還表示,他的成果並非一己之力,而是廣大科技人員、基層幹部和農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袁隆平的自述充滿了對黨的深深感激和對工作的敬業精神。

1976年,袁隆平與同事李必湖在研究雜交水稻的生長情況。這段話體現了袁隆平謙虛高尚的品德,也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1988年,【袁隆平自傳】出版,華國鋒為之作序。華國鋒寫道:「毛主席對農業的重視,激勵我也關註這一重大科研課題。」

「對於科學研究,我是個外行,但我知道,農業生產要發展,就得依靠農業科學的進步;而農業科學的進步,離開農民和土地,是不可能成功的。」

作為一個地方的領導人,支持和幫助他的科研專案,是我的天職。」 從1960年7月起,袁隆平萌發了研究雜交水稻的念頭。

1966年,【科學通報】第4期發表了袁隆平的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7年2月,湖南省科委支持袁隆平的研究專案,並同意他的提議,將應屆畢業生李必湖和尹華奇留校作為他的助手。

1970年6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在常德召開「湖南省第二屆農業科學技術大會」。華國鋒在諸多的專案中,首先關註到袁隆平的專案。

會議正式開始時,華國鋒破例把袁請到主席台上,在他的身邊就座,並讓他發言。會上,華國鋒向袁的研究小組頒發了獎狀。

袁隆平回憶:「這真是雪中送炭,使得孤獨前行的我們,在一片陰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 華國鋒指示要把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拿到群眾中去搞,並要求有關地市和部門大力支持。

大會最後決定,將雜交水稻研究列為全省協作專案。會議結束後,湖南省立即開展了一個專業人員和公社社員相結合,大搞選育雜交水稻的群眾運動。

不久,群眾運動推向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領導幹部、群眾、科技人員三結合的科研協作組,許多農業科研單位、農場、良種場、社隊、大專院校都參加了這項工作,全國形成了一個大協作網。

為了使專案取得突破性進展,袁隆平決定去海南島尋找野生稻。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在海南島崖縣南紅農場技術人員馮克珊的協助下,發現了「野敗」(野生的雄性敗育稻)。

正在北京向著名遺傳學家保雲奎請教的袁隆平立刻趕到海南島。袁隆平憑他的專業眼光,立刻感到見到了成功的曙光。

接著在湖南師範學院等單位的協助下開展實驗研究,終於為雜交稻研究成功開啟了突破口。隨後袁隆平研究小組無私地把「野敗」材料分送給13個省市的科技人員,開始了全國性協作攻關。

1973年,終於完成了水稻雜交「三系」配套的創舉,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