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說起黃河,都知道它是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這條河從源頭到入海口,一路哺育了無數的生靈,孕育了燦爛的中原文明。
可就是這條德高望重的「母親河」,有時候竟然也會「耍脾氣」。 它不聲不響地來個「變臉」,偏偏這一變,就讓咱們中國白白損失了1400平方公裏的國土!
到底發生了什麽呢?
肥沃三角洲變成「貧瘠之地」
這事兒,還得從1855年說起。
那一年,黃河在河南蘭考縣的銅瓦廂決了口,來了個「金蟬脫殼」,改道奪路往北跑,不幹別的,又去占了渤海的「河床」。
就這麽一折騰,原本在江蘇境內入海的黃河說「拐彎」就拐彎了,把蘇北(江蘇北部)地區幾百年淤積而成的肥沃三角洲晾在一邊不管了。
黃河這一北上,對蘇北影響巨大。
數據顯示,百年來這片三角洲的土地,每年都有近10億噸被海水蠶食。一年一個樣,海岸線那是一退再退,百年下來,足足後撤了20公裏,土地面積少了約1400平方公裏。
由於泥沙來源被切斷,這片曾經富饒的土地慢慢地變成了貧瘠之地。土壤肥力下降,莊稼產量驟減,漁業資源枯竭,蘇北百姓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過去,這裏是魚米之鄉,現在,卻成了不毛之地。百年巨變,蘇北哪裏想到,曾經養育自己的母親河,竟會說變臉就變臉。
國土流失,便宜了別人
黃河這一「離家出走」,看似只是一次普通的改道,但它帶來的影響,卻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中國,在這場看似偶然的地理變遷中,被南韓撿了個大餡餅。
事情還得從中韓黃海劃界談判說起。
在談判中,中國堅持以大陸棚自然延伸為依據,而南韓卻力主「中間線」原則。這兩種劃界方式,表面上都有一定道理,但實際上,對中國卻十分不利。
要知道,大陸棚自然延伸,講究的是「原有疆域」,而中間線原則,卻是「一刀切」。
如果按照大陸棚劃分,基於蘇北三角洲面積廣闊,中國在黃海的那份「蛋糕」可就大了去了。
但如果用中間線,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隨著海岸線的不斷後退,劃界「中間線」也一點點往我這邊挪。
中國的領海面積正在一寸寸縮水,而對岸的南韓,卻在這場並非本意的「地理變遷」中漁翁得利,坐收漁業、礦產等海洋資源,這不是 「天上掉餡餅」是什麽?
有人曾經算過一筆賬:蘇北海岸線每後退一公裏,中國在黃海上就要損失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平方公裏的海洋權益。
這麽算下來,這1400平方公裏的國土流失,恐怕已經讓我們在黃海的利益大打折扣。
簡單來說,就是冥冥之中把飯餵到南韓嘴邊!
屢次改道,水災不斷
然而,讓人更加唏噓的是,這已經不是黃河頭一回「變臉」了。
縱觀歷史,黃河多次改道,給中原大地帶來無數災難。
公元前602年,黃河在河南滑縣附近決口,奪大沽河入海,史稱「孟津決河」,一改就是700多年。
接著到了西漢,黃河又數次決口,泛濫成災,甚至改變了當時的格局。
王莽篡位後,被黃河決口搞得焦頭爛額,屢治不成,最後引發農民起義,劉秀趁勢奪了他的江山。
到了宋朝,黃河三次大改道,一次比一次泛濫,每一次都給百姓帶來深重災難。
北宋初年,黃河在汴梁決口,形成了澶淵河。
南宋建炎年間,金兵入侵,宋將杜充為了阻擋敵人北進,在滑縣決堤泄洪,黃河又一次北移,奪泗入淮。
結果不僅沒能在軍事上阻擋金兵,反而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元代,黃河又在兗州決口,橫穿山東,直奔渤海而去。
當時的元世祖忽必烈感慨「河患比戰亂還要厲害」,不得不請來治水專家郭守敬。
郭守敬嘔心瀝血,終於把黃河的混亂局面給穩住了。
可百年之後,明初洪武年間,黃河舊病復發,又雙叒叕奪泗入淮了。
清代,黃河屢屢潰決,泛濫成災。
僅嘉慶、道光年間這六十來年,黃河就決口200多次,改道7次。
尤其是1855年銅瓦廂決口,更是釀成了大災難。
由此可見,千百年來,黃河沒少「變臉」,每次都給華夏大地帶來無窮無盡的災禍。
可中華民族從來沒向命運低過頭。
一代代治河英雄,在這條桀驁不馴的河流上,都留下了不朽的功績。
治河明珠,「束水攻沙」
「大禹治水十三載」,這是咱們治黃史上最早的傳說。
相傳大禹帶領大夥兒,費了吃奶的勁,總算治服了黃河。
他總結出「疏導為上、築堤為下」的治河方略,為後世治黃積累了寶貴經驗。
到了漢朝,漢武帝又發動民眾修築河堤,一直到王莽時期,千裏大堤基本成型。
學者秦暉先生對這段時期的治黃成果評價很高,說什麽「名義上沒治,實際上治了;工程沒完工,但黃河安穩了。
」這千裏大堤,給黃河立了道堅實的「防火墻」。
不過,真正讓黃河安分下來的,要數明朝中後期的潘季馴。
潘季馴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把傳統的「攤洪利導」改成了「束水沖刷」。
這一招,成了明清治黃的指導思想,給後世治黃樹了個大大的榜樣。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的陳潢更是精益求精,把「分淤導流,束水攻沙」的治河理念發展到了極致。
他修了縱橫交錯的丁壩,攔泥沙,疏河道,硬是讓黃河連續60多年都老實了,一次決口都沒出。
當時就有詩贊他:「黃河千古愁如夢,一夜平安陳石功。」
歷史的事情已經發生了,1855年銅瓦廂決口導致的1400平方公裏土地流失,我們已經無法改變。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如著眼未來,想辦法補救。
古人常說,「治理國家,首先要治理河流;治理河流,要從黃河開始」。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對黃河下遊和入海口這些地方進行全面的治理。
這包括要繼續加固和提高黃河大堤,提高抵禦洪水和海潮的能力。
同時呢,對於河床的治理也要用更科學的辦法,讓泥沙淤積的速度慢下來。
就像小浪底水利樞紐這樣的大工程,就起到了很好的攔沙和排沙的作用。
這種「控制泥沙」的方式,值得在更多河段推廣開來。
當然,光靠修修建建是不夠的,生態恢復和植被建設也同樣要照顧到。
從黃河上遊到下遊,搞好水土保持,特別是在黃土高原多植樹造林,不僅能減少泥沙流入黃河,還能保護水源,改善河流的生態環境。
在保護國土的同時,我們還得加強海上軍事力量。
近些年,隨著我們國家的航母一艘艘下水,我們在維護海上利益、應對海上安全威脅方面的本事大大提高了。但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還要繼續努力,不能松懈。
將來,我們要進一步加大海軍尤其是遠洋海軍的建設力度,健全海上作戰體系,提高戰略威懾和快速反應的本領。
只有海軍足夠強大,我們在海洋上的利益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護。
【資訊來源】
1.新華每日電訊.2023-12-01【黃河故道行知錄】
2.中國水事.2021-12-27【黃河值多少丨「暴脾氣」的母親河】
3.澎湃新聞.2019-06-13【趣看|歷史上黃河改道的幾個階段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