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當今教育界,有一位謎一樣的女教授,對數學刻苦鉆研,也被教育界的同行所深知。
她在留學期間榮獲多個國際獎項榮譽,但是在985大學任教三年黯然離去,這是為什麽呢?兩年後又在另一所學府綻放了光芒,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曾經在中山大學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一位女教授從在國外重點大學博士學成歸來後,就在中山大學任教。 她博士畢業的論文曾經在整個學術界引起十分大的轟動,她足足寫了200多頁。
當時學校以及老師甚至是學生們都覺得有這樣的一位博學的教授來這裏任教,那簡直是天大的福氣啊。於是好多人都報名了她的課程,希望能夠從中有所獲得收獲。但是沒想到剛開課很快他們就失望了,據說是 這個老師的講課水平有著很大的問題 。
為什麽說講課水平有問題呢?同學們反饋說,這個教授老師只會照著課本或者課件讀,講課速度也很快,女教授帶的課是線性代數,本身就比較難以理解,所以講得快是絕對不可取的,學生跟不上進度容易導致課堂十分枯燥。
所以前期報名參加她課程的同學們都紛紛說沒有收獲,課上完了,但是講的什麽,不知道。
這名教授的名字叫郇真,在她的教學生涯中學生對她的評價有好有壞,可以說是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中山大學的學生們認為她是一個只會對著課件課本講課的枯燥講師。為什麽中山大學的學生對她的評價會如此的差呢?
首先讓我們先從郇真小時候的經歷講起。
02
郇真出生在一個極具教育氛圍的家庭中,她的父親本身就是某個大學的數學系教授。可以說從小郇真對於數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她的父親對她的培養。在父親的熏陶下,郇真對於數學是越來越喜歡,先說她這個名字吧,尋真求實,就是數學研究方向的意義。
郇真從小數學成績特別好,最後也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國外的重點大學,想專心的研究進修數學。大學裏提高眼界的機會很多,郇真也接觸到了關於數學更廣闊的天地
她暗中想,學成後一定回國,為自己的祖國做貢獻,也是為了培養更多的數學人才。
如願以償,回國了,回國後憑借自身優勢,憑借自己的能力,成功考取了中山大學。
03
來大學當老師,郇真首先為自己制定了教學計劃以及教學目標,第一條就是, 一些簡單的問題在課堂不會浪費過多時間去講,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重難點上面。
看起來是計劃的不錯,但是郇真忽略了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學生是否能適應這個教學計劃呢?在郇真的認知中,自己要講的所有課都不是很難,所以在講課時就對著課件草草帶過了。確實,數學老師數學學得好,不一定就能當一個好數學老師。
但是學生的能力怎麽能跟郇真相提並論呢,所以導致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學生聽不懂,測試就透過不了,所以郇真的教學指標特別差,校領導經常找她談話。就在最終離開這所大學的時候,她始終還是不明白自己的問題出現在哪裏。
從中山大學離開崗位後,郇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問題,盡管她非常喜歡鉆研,但是教學和數學是不同的。
郇真的父親一下子看出了郇真的苦惱,主動找她進行了談話,也就明白了具體情況。她的父親本來就是大學的教授,對於教學方面的問題自然是非常清楚。
聽完了郇真的講述後,其父親便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郇真肯定是在上課的時候忽略了與學生們互動,只是自顧自地講課,沒管學生是否跟得上。
但是教育是需要循循善誘,舉一反三的一種行業,必須要和學生多進行互動,確保學生有什麽問題可以當場解決。在父親的啟發下, 她決定進入大學再當一次學生,學習教授們的講課方式 ,在那段時間,她學到了各種各樣的講課方式,並且融會貫通成了自己的方法。
04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華中科技大學邀請郇真前往授課,這也正是郇真真正的開始。實際上一開始,郇真非常的緊張,畢竟已經經歷了一次失敗,她也不知道自己這次究竟能不能做好,學生究竟能不能聽懂。
在上過第一堂課之後,學生們的反應以及回應都非常積極,都表示郇真講的課條理非常清晰。這給予郇真非常大的信心,回到家後,郇真就開始刻苦的研究教學的方式方法,在課堂中磨煉自己的教學水平。
再次功夫不負有心人,郇真的授課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的認可及點贊,學校也對郇真大加贊賞。學校看出郇真喜歡數學,喜歡鉆研數學,研究數學,所以為了培養她,安排她負責數學學術這方面的研究。
在這種情況下,郇真不負眾望,很快完成了一篇數學領域的論文,並且成功的登上了世界頂尖的學術雜誌,震驚全世界。
在郇真之前中國的歷史上能夠有這樣成就的只有一個人,中國數學界的泰鬥蘇步青。這件事很快在中國引起了很大轟動,中山大學萬萬沒想到這個曾經被學生們稱為「課本」講師的郇真竟然有如此過人的才華。
05
這也反映出,也讓我們懂得,在接觸一個新的事物時,很多時候,人感到仿徨,會感到失落,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堅持自己的初心,方得始終,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也正因為她從不說放棄,才最終獲取到屬於她勝利的果實。郇真教授用自己的毅力詮釋了「堅持」二字,她的故事激勵著每一個努力仰望星空的人,只要心裏有希望,不忘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盡頭。郇真教授從失敗到成功的逆襲路,這確實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啟發。
但是,我們贊揚她認同她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成功永遠都有它的復雜內在關系。我們更需要更深入地反思:一個人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環境與支持理解,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潛能?教育體系和社會環境又該如何改進,來幫助更多像郇真這樣有潛力的人才得以成長?這些問題屬實值得我們繼續探討思考,並且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看待不同的觀點,也許正是在觀點的交鋒中,我們可以找到讓教育之路越走越寬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