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吸取恒星能量的戴森球,有可能存在嗎?

2024-08-06科學

戴森球是一個理論上吸取恒星能量的巨型結構,它是由物理學家弗裏曼·戴森於1960年首次提出。

戴森設想:一個行星文明在發展過程中能量必定是有限的,而該文明達到一定程度後,母星資源將遠遠不足以支撐該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那麽 為了能夠最大化獲取能量,它們可能會建造一個圍繞恒星的巨型人工結構。也就是用於捕捉恒星輻射的能量,將其轉換為可用的能源,這就是戴森球。

一般戴森球有多種可能的設想: 一種是戴森殼 :這種是完全包圍恒星的物質 殼體,用於捕捉其恒星的所有輻射能量。不過這種設計在理論上難以實作,因為需要的材料和工程技術極其浩大,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還有一種是戴森雲的結構,戴森雲則是由巨大數目密集環繞太陽的獨立結構,也就是 一群繞恒星執行的獨立衛星或太陽能收集器組成,彼此之間有一定的間隔。

而這種設計更為現實,因為它不需要一個連續的結構,類似天空中的雲朵圍繞地球一樣,相比於完整的戴森殼,戴森雲更為現實且易於構建。這種結構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戴森環,除此之外還有戴森泡,戴森網等等。

那麽關於戴森球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呢,從理論上講,一個足夠先進的文明,就可能有能力建造戴森球,不過這個最少在二級文明以上。

所謂二級文明,是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中的一種,它分為三個級別,一級是可以利用該母行星的所有能源為己所用,二級文明是可以利用其母恒星中的所有能源,而三級文明則是可以利用整個星系中的所有能源。

按照文明等級來看,至少需要二級文明才能在母恒星建造戴森球獲取恒星能量,因為建造戴森球需要的材料和工程技術極其先進,是一級文明無法實作的,然而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在宇宙中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證據。

其實自戴森球理論提出之後,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文明時、就透過觀察宇宙中恒星的輻射特征來試圖尋找戴森球的跡象。因為當一顆恒星被戴森球包圍,其輻射特征會顯示出異常的紅外輻射。就有可能存在戴森球。

在2011年,科學家曾在143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名為塔比星的奇特恒星,它光變曲線非常不穩定,且沒有周期性,有時亮度能下降22%, 而這種亮度差異,不可能是行星遮擋現象,假如是一個物體結構,那麽其大小至少是該恒星直徑的一半。

由此有很多科學家猜測這可能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結構,不過以上也只是一種猜測,畢竟它距離我們太過遙遠, 目前的我們還無法得出確切的結論。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明確的證據存在戴森球,但尋找這種結構的探索仍在繼續。盡管戴森球只是一個理論構想,但並不排除它在宇宙中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