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來一場科學家巡禮之旅吧!我在北京科學中心等你

2024-01-15科學

當你面臨工作、學習、生活的壓力,或者身處人生的重大選擇,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喪失方向感時,不妨到北京科學中心來一次科學家巡禮之旅吧!

一起來認識那些在時代浪潮中引領中國的「大先生」們,看看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逗趣故事和奮鬥故事。特別是他們曾經面對的曲折過往,又是如何面對、如何解決的。這些鮮活的經歷和偉大的人格,都為我們提供了值得效仿的案例和榜樣,不僅能助力我們的進步和成長,也有益於引導我們擺脫精神困惑,去探尋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一站 科學家精神主題展

0 1

一個人,和國家、社會、人民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系?那些偉大的「兩彈一星」元勛們,會為我們揭示答案。

在科學中心1號樓「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 黨領導的科學家主題展」中,上百張歷史照片和人物事跡,讓我們穿越時空,親密接觸到那些仰望星空的科學家們。

胸懷祖國,服務人民,以國家需要為科研方向,是他們的共同選擇。這裏有記錄了中國第一顆氫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報紙實物。在它的對面,就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勛的科學家照片墻,其中孫家棟、王希季、周光召是如今仍然健在的3人,而與黨同齡的王希季是3人中的最長者。遙想當年,他聽到新中國成立的訊息後,立即乘坐克里夫蘭總統號回國。

與他同船的還有中國核武器研制的技術領導人之一,朱光亞。在展區擺放的三座核電站模型中,秦山核電站就是朱光亞當初參與組織並解決部份技術問題的中國第一座核電站。早年,朱光亞報考的大學專業是機械專業,臨考時他卻得了「打擺子」,也就是瘧疾,不幸錯過了招錄。後來機緣巧合投向了他的「真愛」——物理學。

提到瘧疾,那一定不要錯過展廳中的另一樣展品——屠呦呦手寫藥物篩選單和青蒿素樣品實物。

「自從出了瘧蚊子,十人倒有九人慌;

大戶人家掛紗帳,小戶人家點蚊香,

奴家沒有蚊香點,身帶瘧疾跑四方。」

屠呦呦帶領課題組編寫了【抗瘧單驗方集】,並對上面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後,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的發掘成功。

科學探索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傳承,我們在一些著名的科學家身上可以看到他們潛心育人,為了科學事業發展培養接班人,表現出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精神。有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他回國後培養了大批卓越的科技人才。後來成為「兩彈一星」元勛的鄧稼先、朱光亞、屠守鍔、王希季和獲得 195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楊振寧等都是吳有訓在西南聯大親自教過的學生。

第二站 信仰的高光

0 2

潛心科研,以創新精神攀登科技高峰,是「大先生」們共同的軌跡。在中心2號樓1層中廳「信仰的高光」展中,有這樣的一群「大先生」。他們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不斷追求真理,加強團結合作。

這裏有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他從小喜歡文學,卻走上了工程報國的道路。他主持建造了中國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卻為抵禦日軍親手將其炸毀。

這裏有「兩彈一星」元勛王大珩,他把一生奉獻給了中國的光學事業。

這裏有「糖丸爺爺」顧方舟,他就是一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的劫難。

這裏有「書生」校長陳佳洱,1950年陳佳洱考上大學後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王大珩、朱光亞,學習核物理。他後來成為中國加速器物理的領軍人物,手握諸多「第一台」「第一個」。他帶領團隊攻破一個個難關,做出了4.5MV的靜電加速器,中國第一只射頻超導加速腔,第一台碳-14超高靈敏度質譜計……使中國的加速器研究異軍突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第三站 中國深度——深海探索主題展

0 3

2號樓1層臨展廳中,正在進行的是「中國深度——深海探索主題展」。黃鍔院士曾經說過,我們對海洋的認識不是零,而是接近於零。

了解認識海洋的過程中離不開探測裝備的幫助,從中國第一台自主設計、自主整合研制的「蛟龍」號到核心部件全部國產化的「深海勇士」號,再到中國自主研制的深海重器「奮鬥者」號,中國科技工作者們透過十余年的不懈奮鬥,使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這些成績的背後都是中國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懈的拼搏和付出——「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豈南院士,他不僅患有先天性「心肌橋」,一天曾查出心臟早搏一萬多次,一只眼睛視網膜脫落,還有嚴重高血壓。但他收到祖國發出的邀請後,毅然決然地從美國返回,退休6年後在66歲時重返崗位,成為「蛟龍號」的總設計師。

徐芑南院士在著眼全域、統籌謀劃的統籌大局的同時,也不忘關註年輕一代的成長。

他曾說過:「總設計師重要的是做好頂層設計,但更重要的是在實戰中帶出一支年輕的隊伍。」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還想方設法邀請國內外專家給年輕的設計師隊伍講課,使得一批年輕科技人員在工程實踐中逐步成長,成為國家海洋裝備開發的骨幹,最終成長為追逐深海夢的中堅力量。

我們出生在一個最偉大的國家,成長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時光流轉,時代巨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

中國的科研團隊越來越年輕化,北鬥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天問、嫦娥」這些寄托著民族復興夢想的事業中,也處處可見年輕人的身影。他們都是曾經的追光者,正走在成為璀璨明星之路上。

來北京科學中心做一名追光者吧,也許明天你也會成為中國科技樹上那顆最璀璨的明星!

更多內容請關註

數碼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