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國西藏:高原上的「天河調水運河」工程!

2024-02-13科學

西藏一座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的天空之城,這裏是中國眾多高山冰原的所在地,是諸多大江大河水系的發源地,這裏也被冠以「中華水塔」之美譽。西藏同時也是中國湖泊數量最多的一個自治區(省份),多達1500多個湖泊在青藏高原之上星羅棋布,其中就有中國第五大湖泊「色林錯」和第八大湖泊「納木錯」。

青藏高原

【西藏的鹹水湖泊】:來自高原冰川的融水在低窪區域形成高原湖泊,然而由於西藏多數高原湖泊屬於相對封閉的高原窪地,來自高原冰川的融水裹挾著大量礦物質匯聚於封閉的高原湖泊,在湖泊中經過常年累積,形成了一個個鹹水湖泊。而相比於淡水湖泊,鹹水湖泊的湖水富含礦物質,不能直接用於飲用和灌溉,這也就意味著西藏的絕大多數湖泊並不能夠直接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要的條件。

納木錯

【青藏高原的「水文」情況】:作為「中華水塔」的青藏高原,本應該來說是中國最不缺水的地區之一,然而在青藏高原的西北側卻有一片面積多達26.5萬平方公裏的幹旱區域,這裏的年平均降雨線保持在50至15毫米之間,地表極度幹旱缺水,這裏就是被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現狀】:柴達木盆地內蘊藏著豐富的鐵礦、銅礦、錫礦和鹽礦等多種礦產產物,這是由於遠古時期由古河流河床和湖床匯聚的礦物質沈澱形成,也就是說很久以前柴達木也是一個水草豐美的盆地,而由於氣候和地質變化致使柴達木盆地變成了一個極度幹旱的區域,盆地內還匯聚著中國第五大沙漠柴達木沙漠。

青藏高原

【天河調水運河概念工程】:青藏高原一個極富神奇色彩的地區,這裏不僅有高原、冰川、湖泊、大江、大河,也有一望無際恐怖如火山地表的柴達木盆地。為了實作西部大開發戰略特別是提高青藏高原的開發工程(青藏高原開發和利用程度嚴重不足和滯後)。同時也是為了突破高原開發工程技能難度和實作藏水引調工程的實施戰略,不少人提出了未來規劃的西藏「天河運河概念工程」!

青藏高原

【西藏「天河運河概念工程」】:西藏「天山運河概念工程」是一個由河流、湖泊和人工河道組成的超級工程,主要圍繞在引水調水和河流湖泊調節的戰略目標,該項工程不同於「紅旗河工程」沿著青藏高原邊緣與第一二階梯為走向調水的方案。該分為東西兩條路線,基本保持在青藏高原腹地之上建設。

天河路線圖

【西線工程路線】:西線工程起點在藏南谷地的羊卓雍錯進行拓寬加深,同時科學治理變成淡水湖泊(借助雅魯藏布江水和冰川融水淡化調節),然後北上經山南、拉薩,抵達納木錯,透過治理納木錯,最大程度將納木錯由鹹水湖轉變為淡水湖泊,西進色林錯,同理治理色林錯,再北上跨紮加藏布江,抵達各拉丹冬下的爾索洞錯,跨沱沱河北上經昆侖山口進入青海的格爾木,在格爾木進行蓄水調配之後進入柴達木盆地,該路線還繼續延伸至新疆的塔裏木盆地沿線城市上。西線工程借助調節和轉化青藏高原之上的鹹水湖泊為淡水湖泊,然後科學利用人工河渠、管道以及運河和人工湖泊抵達柴達木盆地,致力於治理柴達木盆地和塔裏木盆地缺水和沙漠化問題。

天河路線東線工程

【東線工程路線】:東線工程由雅魯藏布江取水,由林芝北上過那曲,經通天河一路北上進入柴達木盆地東側,輸入青海湖再進入黃河;另外一路註入黃河上遊的紮陵湖和鄂陵湖,這兩條路線都在滿足解決黃河缺水問題,並透過該路線治理河西走廊、黃土高原、內蒙古西部、準噶爾盆地等多處的缺水和土地沙漠化問題。

巴丹吉林沙漠

【西藏「天河運河工程」的意義】:透過對鹹水湖泊的調控治理,同時運用引雅魯藏布江水(肥水不流外人田),北上註入柴達木盆地、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內蒙古西部地區,用於治理這些地區幹旱缺水情況,實作生態恢復,生產生活用水得到保障,緩解黃河用水緊張問題,促進寧夏、內蒙古黃河灣、陜北及黃土高原的經濟、環境等多方面最佳化。

天河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