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量子技術領域大有可為

2024-03-15科學

來源:證券時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首位,加強新質生產力建設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註意的是,量子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中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兩次提及,在2023年工作回顧中提到,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肯定了產業取得的成績。在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開辟量子技術等新賽道。2024年量子技術產業創新有望繼續獲得政策支持。

量子技術顯著提高

生產力水平

量子資訊科技是以量子力學原理為基礎,透過對微觀量子系統中物理狀態的制備、調控和觀測,實作資訊感知、計算和傳輸的全新資訊處理方式。目前,量子資訊主要有三個研究領域,分別是量子通訊、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在提升計算困難問題運算處理能力、加強資訊保安保護能力、提高傳感測量精度等方面,具備超越經典資訊科技的潛力。

量子產業加速發展,對於提高生產力水平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在量子計算領域,相較於傳統的電腦,量子計算的最大特征就是特定問題上速度快、算力高,具有更高效的計算能力和運算速度。據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家介紹,在某些特定情況,在量子電腦上4小時能夠完成的計算任務,使用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大概需要5萬年左右時間。

通訊方面,量子保密通訊網絡作為基礎設施符合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趨勢與要求。基於量子網絡,可以實作將量子金鑰作為流動的資源,與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安全需求結合,進而形成各類資訊保安套用解決方案。目前國內外量子保密通訊產品/系統都處於示範性套用和大規模商業化套用的推廣階段。

量子測量基於對光子和冷原子等微觀粒子系統的調控和觀測,實作對時間、磁場、重力場等多種物理量資訊的超高精度測量,可以實作物理量測量和資訊獲取的精度、分辨率、穩定度等效能指標的進一步提升,在數碼時代和萬物互聯時代有著廣泛的套用。

各國高度重視

量子技術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給3位在量子資訊科學領域的研究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在此之前,全球多個國家已在量子技術加強研發投入。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僅2023年上半年就有11個國家釋出或啟動了本國的量子戰略,包括加拿大、英國、日本、德國、瑞典、荷蘭、印度、澳洲、丹麥和南韓等,促進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合作。

除了在政策層面重視量子技術,各國在資金上更是大力投入。今年內,已經有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宣布在量子領域加大投資。

今年1月,法國宣布啟動一項投資總額達18億歐元的量子技術國家投資規劃,用於未來5年發展量子電腦、量子傳感器和量子通訊等。今年2月,英國政府宣布向該國量子技術領域投資4500萬英鎊,以加快量子技術在改善醫療、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套用研究。美國伊利諾州公布的政府預算中,要求立法機構為量子技術提供5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構建區域量子生態。

從投資總額來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年全球量子資訊投資規模達到386億美元,其中中國投資總額達15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英國投資規模超40億美元,美國、德國超30億美元。

中國政策支持

量子技術發展

中國對量子資訊科技的基礎研究、科學實驗、示範套用和產業培育一直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多次提到量子技術,包括聚焦量子資訊等領域組建國家實驗室、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案等。

另外,2016年、2018年和2021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均有提及量子資訊科技。去年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一次強調要加快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套用推廣。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指出,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的占比要達35%,在類腦智能、量子資訊、可控核聚變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中央各部委近年來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如2023年2月國務院釋出的【質素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突破量子化計量及扁平化量值傳遞關鍵技術,構建標準數碼化平台。2023年1月,工業和資訊化部等16部門釋出【關於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要支持後量子密碼演算法、密態計算等技術在數據安全產業的發展套用。

中國量子資訊企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合肥市已成為量子產業聚集地。截至目前,合肥依托量子精密測量試驗設施等,集聚量子產業鏈上下遊企業66家,量子核心企業中有一家上市公司、兩家獨角獸企業。數據顯示,合肥高新區直接從事量子領域的科研人員超過600人,合肥市量子資訊工業相關專利占全國的12.1%,僅次於北京,位居全國第二。

中國量子技術

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中國在量子通訊領域已處於領跑地位,在衛星量子保密通訊方面,中國研制並行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首顆量子微納衛星「濟南一號」。在城際量子保密通訊方面,中國建成了國際上首條遠距離光纖量子保密通訊骨幹網「京滬幹線」。截至2022年末,中國建設完成的國家量子保密通訊骨幹網絡地面幹線總裏程超過10000公裏。

量子計算方面,中國自主研發的量子電腦持續更新換代。今年1月6日,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電腦「本源悟空」上線執行。「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代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在國內首次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次自動化測試,量子電腦的整機執行效率提升了數十倍。截至2月1日上午11時,全球遠端存取「悟空」人次已突破100萬。

除已落地的產業成果外,中國量子領域的科研成績也跑在世界前列。去年6月,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上實作了打破安全碼率-距離界限的異步測量器材無關量子金鑰分發,成功實作508公裏光纖量子通訊,以及破紀錄的城際金鑰率和雙光子幹涉距離。

去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科技研究所、國家平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了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再度重新整理了光量子資訊的技術水平糊量子計算優越性的世界紀錄。

產業技術突破也少不了上市公司的身影。國盾量子先後研制兩台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樣機,在此基礎上設計搭建了「科大國盾量子計算雲平台」,吸引廣大科研院所、套用機構等參與量子計算的研究。該平台接入「祖沖之號」同款176位元超導量子電腦,也是國際上首個在超導量子路線上具有實作量子優越性潛力、對外開放的量子計算雲平台。

量子產業

市場空間超千億

在各國高度重視下,量子產業有望高速發展。細分領域中,作為新型資訊保安產品和服務,量子保密通訊技術和產業成熟度最高,日本東芝曾預測,隨著量子電腦的發展,全球量子保密通訊(QKD)市場有望將從2020年的約2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2.79億元)發展到2035年度的約2.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27.87億元)。

量子計算也有不小的市場前景。IDC數據顯示,2022年量子計算服務客戶支出約10.6億美元,預計2027年達到75.6億美元,年均增長48.1%。2022年量子計算投資(包括政府、研究機構、企業、風險投資機構等)約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3.28億元),預計到2027年達到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9.57億元),年均增長大約11.5%。

量子技術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巨頭投資,日本東芝、南韓SKT、中國電信、華為、中國電科集團等通訊及ICT巨頭都成立了相關量子保密通訊研發團隊;IBM、谷歌、亞馬遜、微軟、英特爾、霍尼韋爾等科技巨頭也在量子計算領域進行了重點布局。

3月11日晚間,A股國盾量子釋出公告,擬向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發行股份2411.2萬股,募資不超19.03億元。本次發行完成後,中電信量子集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公告顯示,中國電信已與國盾量子產生多次合作,早在2020年,由中國電信集團與國盾量子合資成立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融合5G和量子資訊科技,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記者 劉俊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