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科學報】記者 徐可瑩
「餵,你已被確診為學術‘淡人’!」
何為「淡人」?顧名思義,就是「淡淡」的人——他們說話淡淡的,語言系統常年被「好的」「收到」「嗯嗯」三巨頭霸占;他們情緒淡淡的,幾乎不存在什麽起伏,像溫順的水豚;工作淡淡的,隨心情勞作,憑緣分拿錢;戀愛也淡淡的,談不談都可以,分不分手也都行……無論遇到任何事,「淡人」腦子裏就只一句話:真好,又多活了一天呢。
情緒穩定的水豚(卡皮巴拉)是淡人的守護神
而在科研界,「淡人」則進一步表現為:
論文淡——創新性比娃哈哈的電導率還低;情緒淡——又被拒稿了?哦,知道了;目標淡——能畢業就好;毛發淡——已禿,但沒有變強;生活淡——宿舍、實驗室、食堂三點一線;師生關系淡——「對方已超過100天未聯系你」;戀愛淡——智者不入愛河,寡王一路碩博。
又是誰被點到了?嗯,我就不說。
@歪嘴小鍋巴
從「佛系」到「淡學」
別看「淡學」新鮮,實則似曾相識。從最早的「佛系」,到後來的「躺平」,再到現在的「淡人」,都是「淡門」之下一脈相承的產物。誰看了不得驚呼一聲「淡門永存」!
@歪嘴小鍋巴
那麽,「淡學」究竟與此前流行過的「佛系」和「躺平」有什麽不同呢?
表面上看,三者都在強調一種不爭不搶,甚至不作為的人生態度,其內核卻各有千秋。「佛系」更多形容一種處事性格,特別對那些不盡人意的負面事物,應保持一份知命、認命的平常心。
「躺平」與「卷」相對,本質上是種人生觀。相比積極參與競爭,給自己的人生塞滿焦慮,「躺平」主義者更想要過輕松的、不太費勁兒的人生。當然,與之對應的低回報,也自然是接受的。
而後起之秀「淡學」可就不同了。看到這個「學」字,就該知道事情並不簡單——這是性格、觀念到「哲學」的跨越。從這個角度講,「淡人」也更具風韻,多了幾分自成一派和攻守自如的松弛感。
淡人自畫像,@Hertown
不信?且看「淡門」科研人的綽約風姿:
對於論文,科研「淡人」不擰巴、不強求,從不為了趕DDL或湊「創新性」去硬寫。實驗數據跑不出來也不著急,頂多是「氣笑了」。
@小垃圾晗二
導師發了任務,同門超了進度,都影響不到「淡人」自己的節奏。他們不為落後而感到羞恥,不為暫時的失敗而大動肝火。實在難受了,給導師留下一封「家書」,暫時轉換賽道也未嘗不可。
@小紅書954259202、@懦夫克星
那種每天在極度自信與極度自卑中飛馳而過的「過山車」心態,在「淡人」這裏是不存在的。
他們不會為腦中突然冒出的一個好點子而產生「我真是比肩牛頓」的想法,更不會因為查到該思路十年前就有了而出現「我真是學術廢料」的兩極反轉。
相比誌向濃烈、執行力爆表的科研「濃人」,「淡人」對SCI、專案、基金這類「香餑餑」沒有執念,也不會為難自己,刻意跟老板、大牛套近乎。他們做科研的方式更像是一位「花匠」,喜歡獨處,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平平穩穩把手下的一畝三分地打理好就成。
這是事不關己的無所謂嗎?當然不是。科研「淡人」們有自己的在意,但不多。
總的來說,能拿捏科研「淡人」的事物只有三樣,除此之外,萬物皆可「okk」:
第一,畢業就好。不同於有誌青年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科研「淡人」對自己的要求永遠遊蕩在及格線。在讀研究生只求順利畢業,在職「青椒」也只求能一直有個正經班上。
第二,有就行了。什麽「CNS」「面上基金」,「淡人」搞起科研硬通貨來不挑剔,更不會攀比,有就行了。「你有你的‘大鵬展翅’,我有我的‘小雞啄米’,只要有翅膀,都能飛。」
第三,活著最大。沒有誰比「淡人」更重視養生,在意自己的壽命和身板。工作再大,事業再難,都不可能為之「肝腦塗地」、犧牲自己的心情和健康。
對「淡人」而言,一時的得失與起伏無關緊要,最要緊的是命,活得長、活得好才是最大。
只能「撅著」的日子裏,我選擇「淡」
所以,「淡人」為什麽會成為「淡人」呢?
要真正掌握「淡學」的精髓,還得從環境談起。對於年輕一代當下的生活狀態,曾有人打過一個有趣的比方:「現在的我們,真躺是躺不下去的,站又站不起來,只能用一種很辛苦、很怪異的姿勢‘撅著’。」
科研人更是如此。學術之路的艱辛無須多言,對很多人來說,它也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真的「躺平」,意味著「被淘汰」,而站起來「卷」,又缺乏足夠的實力與運氣。
大多數「撅」在中間的普通人,便孕育出了一種新興的、更適合打工體質的精神熱瑪吉——「淡」。
要知道,科研圈是個很特殊的存在,毫不誇張地說,它聚集了人類社會最聰明的一批大腦。大多數圈內人不僅智商高、天賦強,還比一般人勤奮許多。
身處這樣的生態,我們不得不「卷」。不「卷」,就沒有出路。
何況,科研圈的晉級路徑清晰可見,層級劃分又比打怪遊戲還要嚴謹,一步一步,一級一級,都得用實打實的腦細胞、肝和發量去換。
如此「成王敗寇」的競爭環境之下,不焦慮是不可能的。更別說很多年輕人還面臨著科研之外的多重壓力——被家人催婚、被同齡人甩在身後的存款、無法在大城市安居的窘境等。
@兔博士的青椒之路、@3mjun的科研充電寶、@嬛嬛寫論文
這些情緒如同豐收時節的麥草,在年輕人心中成捆成捆地堆積起來,卻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怎麽辦呢?只能自我紓解。
而「淡」,本質上正是自我紓解的一種情緒療愈機制。透過看似老僧入定、要死不活的「淡人」人設,年輕人在反復安慰自己:
「成不了一鳴驚人的大牛也無妨,做個普普通通的學術打工人也挺好。」
當「學霸」不再稱霸
做科研,很容易把自我價值和研究成果完全掛鉤。「你發了多少篇SCI」「你是哪裏畢業的」「你有沒有做過博後」「你是誰的學生」「你出過國嗎」這些暗含鄙視鏈的問題充斥在每個科研人的一生。
某種程度上,科研人要面對的評價體系是嚴酷的、更是單一的。
沒有公認的成果,達不到唯一的標準,就意味著你「不行」。放眼前方,是遙不可及的「大牛」導師;環顧周遭,又都是些聰明絕頂、上手就有的同齡人。
試問,有多少研究僧曾在那輾轉難眠的深夜,糾結過這個問題——我是不是個loser?
@THANK、@舒胡蕾ymy
更何況,大多數選擇進入科研圈的年輕人都是一路「稱霸」上來的。成績好、讀書好,是所有人的「出廠設定」。
可以說,一旦進入真正的學術圈,那些曾屬於「學霸」和「做題家」的光環將不再閃耀,取而代之的,是一場更加綜合的競賽。
毫無疑問,科研當然是一場競賽。想要贏得這場競賽,單靠「出廠設定」和「卷」是行不通的。科研早已來到了一個更具創新性、交叉性的新時代,它比以往任何一個階段都需要我們共同孕育出一種更加健康、更加包容的精神文化。
橫亙在年輕人面前的,不止是論文與學位,在此之前更重要的一個人生議題是:與自己和解、與其實很「普通」的自己和解。這才是「淡學」最大的命門。
不去苛求「第一名」「成功」與「優秀」,慢慢地、悠悠地,能走到哪兒就在哪兒。允許自己暫時跟不上節奏、做不出成績,允許自己被導師、學校或期刊婉拒,允許自己努力了,仍然效果平平,允許自己不那麽順利地畢業,允許他人的不理解、不尊重,允許一個從小讀書出色的孩子「讀不好」,允許自己暫時滑入落後、匱乏與平凡……允許一切的發生。
百萬up主「畢導」分享自己讀博的心路歷程
話說回來,不管你是「淡人」還是「濃人」,「i人」還是「e人」,「j人」還是「p人」,終究還是要躬身入定,去征服學術路上的一個個關卡、一座座高山。路還很長,既然前方有吃不完的苦,不如淡淡地過。
好歹,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