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戴雨瀟|獨家報告:關於張網紅博士論文的情況

2024-01-12科學

哈佛校長的定力還是太差,被發現論文抄了幾句話竟然就引咎辭職了。反觀中國復某大學的某個姓張的大教授、大專家、大網紅,他寫論文幾千字幾千字地抄,被揭穿後穩如泰山,不僅本人不認錯不辭職,校方還要發聲明替他飾非掩醜保住學位祿位。

我們將張教授的博士論文【結核分支桿菌katG基因突變與其耐異煙肼機制的系列研究】在文獻數據庫裏進行比對後發現,其論文的所有章節——包括摘要、引言、結果第一部份、第二部份、第三部份、綜述和展望——均存在逐字逐句大段抄襲他人論文而且沒有參照原文的情況。

其中有多達4600多字照抄自黃海南等在1998年發表的論文【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學與結核分支桿菌異煙肼耐藥】,3100多字照抄自王曉川等在1998年發表的論文【結核分支桿菌異煙肼耐藥性的基因研究進展】,1300多字照抄自王曉川等在1998年發表的另一篇論文【過氧化氫酶活性KatG基因與結核分支桿菌異煙肼耐藥性的相關性研究】,此外還有多個段落照抄自其他論文。張網紅的博士論文一共羅列了101篇參考文獻,但是偏偏沒有提到上面這三篇。原因顯而易見,他不想讓人發現自己抄得最多的源頭。

小學生抄別人作業還知道稍微改動一下以免做得太明顯,然而張網紅抄別人論文就能囂張到完全不動腦子逐字逐句整段整段地抄。別人論文裏的文字、標點符號、參照的參考文獻、甚至拼寫錯誤他都順著抄過去了。這就是教科書級別的學術剽竊。

舉幾個比較有戲劇性的例子:

姚海軍等的論文(1996年)寫道:「PCR-SSCP分析法是一種DNA單鍵凝膠電泳技術,它根據形成不同構象的等長DNA單鏈中中性聚丙烯醯胺凝膠中的電泳遷移率變化來檢測基因變異。」

張網紅博士論文(2000年)寫道:「PCR-SSCP分析法…是一種DNA單鏈凝膠電泳技術,它根據形成不同構象的等長DNA單鏈中中性聚丙烯醯胺凝膠中的電泳遷徙率變化來檢測基因變異,」

這裏姚的原文其實有筆誤,DNA單鏈裏面不可能有聚丙烯醯胺凝膠,「DNA單鏈中中性聚丙烯醯胺凝膠中的電泳」應當為「DNA單鏈在中性聚丙烯醯胺凝膠中的電泳」。張網紅沒看清楚看就直接把錯字抄過去了。

黃海南等的論文(1998年)寫道:「KatG基因編碼產生heme-conting酶,也稱為過氧化氫-過氧化物酶,酶分子量為8000,在細菌的氧化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張網紅博士論文(2000年)寫道:「KatG基因編碼產生heme-conting酶,也稱為過氧化氫-過氧化物酶,酶分子量為8000,在細菌的氧化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裏黃等人原文裏的英文有誤。「過氧化氫-過氧化物酶」的英文是 「Catalase-peroxidase」。由於這種酶含有血紅素(heme),所以可以用定語「包含血紅素的」(heme-containing)來修飾。

黃誤認為這個定語是酶的學名,然後又把 「containing」 拼錯寫成 「conting」(英語裏壓根沒這個詞),結果就成了 「heme-conting酶」。張網紅壓根不懂「過氧化氫-過氧化物酶」是什麽,更不知道 「conting」 其實是拼錯了的 「containing」,順著就抄了過去。

黃海南等的論文(1998年)寫道:「Rouse和Merris[7]套用美國PE公司設計的包含kat基因-56~2220bp全長的11對引物對MTB進行PCR擴增,在5個高度耐藥(MIC為50ug/ml)菌株中,有1株未在任何一套引物的PCR中產生擴增帶,提示該菌的katG基因已完全缺失。」

張網紅博士論文(2000年)寫道:「Rouse和Merris[20]套用美國PE公司設計的包含katGad 1di-56-2220bp全長的11對引物對MTB進行PCR擴增,在5個高度耐藥(MIC為50ug/ml)菌株中,有1株未在任何一套引物的PCR中產生擴增帶,提示該菌的katG基因已完全缺失。」

檢視黃等原文的參考文獻7就會發現,其實 「Rouse」 的合作者姓 「Morris」。黃等看岔了一個字母寫成了 「Merris」,張網紅想都沒想就把 「Merris」 抄了過去。

黃海南等的論文(1998年)寫道:「Cookerill以及Klin等對MTB的ATCC25618株的katG基因含有2223個核苷酸, 除了第700位一個堿基由鳥嘌呤取代了胞嘧啶(它們的產物均為甘胺酸)之外,與p7Rv株的核苷酸種類和順序都是一樣的。」

張網紅博士論文(2000年)寫道:「Cooderill以及Klin等對MTB的ATCC25618株的katG基因含圾2223個核苷酸, 除了第700位一個堿基由鳥嘌呤取代了胞嘧啶[它們的產物均為甘胺酸]之外,與HRv株的核苷酸種類和順序都是一樣的。」

這段更搞笑,那個人其實姓 「Cockerill」,被黃看岔了一個字母寫成了 「Cookerill」,然後張網紅抄黃原文的時候又看岔了一個字母寫成了 「Cooderill」。錯上加錯,把人姓氏改得面目全非。

王曉川等的論文(1998年)寫道:「1992年,Zhang等[4]首次從基因水平上對結核分支桿菌INH耐藥性進行了研究,發現在3株MIC>50μg/ml的高度耐藥菌中,有2株完全缺失KatG基因。……早年,Zhang等[8]將KatG基因的功能性拷貝匯入2株INH耐藥菌中,使之恢復了對INH的敏感性,經 DNA探針雜交,這2株菌均呈陽性反應,但無過氧化氫酶的表達,說明其 KatG基因中存在點突變。」

張網紅博士論文(2000年)寫道:「最早證實katG基因確系與異煙肼耐藥密切相關的是在1992年,Zhang人等將KatG基因的功能性拷貝匯入2株INH耐藥菌中,使之恢復了對INH的敏感性,經DNA探針雜交,這2株菌均呈陽性反應[1]。」

這裏明顯是張網紅抄序列了。王原文說了兩個不同的研究,一個是Zhang等在1992年發現高度耐藥菌中有2株完全缺失KatG基因(參考文獻4),另一個是Zhang等在1993年(「早年」)將KatG基因的功能性拷貝匯入耐藥菌(參考文獻8)。

張網紅沒有註意到王原文中兩句話的參考文獻序號不同,想當然地以為兩處提到Zhang是說的同一個研究、以為「早年」就是1992年,結果就是他前半句抄了王原文中的「1992年,Zhang」,後半句抄的王原文中對Zhang在1993年研究的描述,參考文獻又抄的是1992年的Zhang。姓張的張張不分,令人哭笑不得。

上面只是舉出幾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其他抄錯的地方以及主體實驗思想的剽竊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瀏覽文末的查重報告。

張網紅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整段抄襲別人的論文,我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他寫論文的時候中國學術文獻資訊化尚在起步階段,知網也才剛剛上線,絕大部份國內的高校還沒開始啟動論文查重工作。這讓張網紅等投機取巧者產生了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就算抄了也不會被發現。

其二,張網紅的恩師翁心華對待學術剽竊的漠視態度。我們查重張網紅博士論文的時候不僅發現他抄了別人之前發表的論文,還發現後面有人抄了他的論文。其中復某大學研究生華正豪在2002年發表的碩士論文【多位點酶切聯合SSCP方法檢測結核桿菌inhA全基因突變】和復某大學研究生莫淩在2003年發表的博士論文【異煙肼耐藥相關基因及其功能分析】均存在大段抄襲張網紅和其他人的論文而且沒有參照原文的問題(諷刺的是,莫淩抄來抄去拼湊出的論文竟然還獲得了2004年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獎)。

經查詢,華正豪和莫淩與張網紅師出同門,他們的指導老師正是復某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科的著名教授——翁心華。華正豪現在是復某華山醫院的「副主任醫師」,莫淩畢業後在復某華山留了幾年,此後不知所蹤。翁心華能培養出這麽多學術剽竊犯,可想而知他本人的學術道德也高不到哪去。上行下效,蛇鼠一窩。

其三、張網紅本人的學術修養和科研誠信水平有限。學校不查和導師不管並不是抄別人論文的理由。據我所知,所有復某大學學位論文的作者必須在論文的封三簽署「獨創性聲明」,承諾這篇論文的內容是作者獨立創作的,而不是抄襲自別的地方。張網紅一邊幾千字幾千字照搬別人的論文,一邊簽名承諾這篇論文是自己寫的,這就是人品問題。

古人雲:「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因為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

不要以為當時蒙混過關拿到學位就萬事大吉了,博士論文的汙點會跟你一輩子。

附:張網紅博士論文查重報告

(作者系物理學者、美國社會觀察者;來源:昆侖策網 【作者授權】 ;圖片均為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