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核的衰變及半衰期
原子核組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電荷數等於質子數。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性元素自發發出射線,說明原子核結構復雜。
三種射線比較:α 射線是氫核,電離能力和貫穿本領最強;β 射線是電子,電離能力和貫穿本領較強;γ 射線是光子,電離能力最弱,貫穿本領最強。
原子核衰變
衰變類別:α 衰變是原子核放出 α 粒子,β 衰變是原子核放出 β 粒子,γ 射線常伴隨 α 衰變或 β 衰變產生。
衰變方程式:遵循質素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
衰變實質:α 衰變是 2 個質子和 2 個中子結合成一個整體射出,β 衰變是中子轉化為質子和電子。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衰變快慢由核內部自身因素決定,與外部條件和化學狀態無關。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工兩類,化學性質相同,可用於消除靜電、工業探傷、做示蹤原子等,要註意防護。
核反應及核反應類別
核反應類別:包括 α 衰變、β 衰變、人工轉變、重核分裂、輕核聚變,分別介紹了其可控性和核反應方程式典例。
核反應方程式式書寫:要熟記常見基本粒子符號,遵循質素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用 「→」 表示反應方向。
質素虧損及核能的計算
核力和核能
核力:原子核內部核子間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結合能:把原子核分開需要的能量,也叫核能。
比結合能:結合能與核子數之比,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
質素虧損: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出現質素虧損,對應的能量可根據質能方程式計算。
核能計算方法:根據質能方程式,可按不同單位計算,也可根據核子比結合能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