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河南,竟然藏在青海!| 地球知識局

2024-04-02科學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青海省河南

文字:杔格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栗乘

好多年前,青海省流傳著一個段子: 說有一個西寧人,給省內河南縣的朋友寄了一瓶「天佑德」 ,但是快遞在運輸途中,竟然被發到了河南省鄭州市,最後才返回了青海。

過去的快遞行業,以人工分揀為主,沒有現在這樣精準,投送錯誤也算正常,尤其是碰到重名的情況。分揀員看到「河南」倆字,想都沒想就出了岔子, 把此「河南」當成了彼「河南」。

▲圖註: 都叫「河南」

但兩個「河南」距離相距有一千公裏

是的,在 青海省有一個縣的名字叫「河南」 。另外,在青海,來自河南省的人也確實很多。

▲圖註: 俺還是第一次知道嘞

都是河南

「河南不是中國的一個省嗎?青海怎麽也有河南?」 許多人都有這個疑問,認知失調出現了。實際上,如果非要單純追究「河南」是什麽意思,那麽非常簡單,這就是「河流之南」。也就是說, 任何河流以南的地方,都可以稱作「河南」

▲圖註: 中國古代給區域起名很講究方位

光一個黃河就能分出好幾個區域

事實也確實如此,如果翻查中國地名列表,以 「河南」 或者是含有 「河南」 命名的地名,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或許你現在所在的一個街道、一個鄉鎮、一個村子、一個社區,它的名字就叫「河南」。

▲圖註: 比如北京就有一個河南村

位於順義區潮白河南岸

(底圖:高德地圖)

不過,在全中國範圍內, 省市縣三級中以「河南」命名的只有兩個 。一個是眾所周知的河南省,一個是鮮為人知的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此縣其實在青海省內也不太出名,出現錯誤投送也不算很意外。

▲圖註: 一個是大的河南省

一個是小的河南縣

(圖:民政部)

非常巧合的是,無論是河南省,還是河南縣,其名稱來源的「河南」,都來自同一條河流,中國的母親河—— 黃河 。甚至,河南縣所處的黃南州,其名稱「黃南」的來源,也是黃河之南。

更加巧合的是,雖然它們的名稱都叫「河南」,但它們的轄區範圍,同樣跨越了黃河南北。 河南省名稱來源為「黃河之南」,它的實際範圍,卻是漳河之南。

▲圖註: 在古代,「河」往往特指黃河

河南的「河」便來源於黃河

但河南省河北省的分界在漳河、衛河一帶

河南縣和黃南州 的名稱來源也是 「黃河之南」 ,但這個黃河是有範圍的,指的是 龍羊峽—大河家段的黃河 。河南縣和黃南州的轄域,均位於此段黃河之南,但由於黃河在瑪曲—龍羊峽段拐了個彎,因此形成了一個 「大河套」 ,而河南縣的西南角正好跨過了這個「大河套」。

▲圖註: 這段黃河大拐彎

正好「兜住」了黃南州

所以,如果直接觀察版圖, 無論是河南省還是河南縣,它們都跨越了黃河兩岸

兩個「河南」,來源相同,版圖結果也十分相似,不得不說是一個精妙的巧合。

▲圖註: 同樣的黃河,不同的兩個「河南」

「共飲一河水」,這是青海與河南之間地理紐帶的真實寫照 。而在文明的層面,冥冥之中兩地早已有了聯系。

新石器時代晚期,發源於河南境內的仰韶文化,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距今6000年前,仰韶文化也傳播到了今天的青海東部地區,給當地帶來了種植已久的粟和黍以及成熟的農業生產技術,這也是 仰韶文化 範圍的最西端。

▲圖註: 仰韶文化是中國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

從那時起,仰韶文化便在河湟谷地落地生根,青海東部地區沿黃河及湟水河流域(今海東市境內),出現了安達其哈、胡李家、陽窪坡、紅土坡等仰韶文化遺址。

▲圖註: 橫螢幕 -仰韶文化遺址主要分布

內地群眾平時一提到青海,普遍的反應就是西寧和青海湖。但實際上,作為仰韶文化最西端的海東市,卻是 青海最著名特產之一的青稞酒出產地,大名鼎鼎的「天佑德」便出自這裏

海東互助縣的金禪口齊家文化遺址,也是青藏高原迄今為止出土青稞最早的地方。說不定當年的仰韶先民,在來到青海的時候,就已經品嘗過青稞酒了。河南與青海之間,這已經不僅是「共飲一河水」,更是「同飲一碗酒」。

▲圖註: 說起青海,你想到的是美景還是美酒?

(圖:圖蟲創意)

在青海,真的有很多河南人!

歷史的淵源長久,到了近現代, 青海與河南在經濟發展方面更是相互合作 。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河南往青海的一波又一波遷徙浪潮。

三線建設 」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它為青海帶來了最基礎的現代工業化生產。在這一時期,一批批生產大型拖拉機、內燃機為主的制造企業,一批批生產電器、軸承和標準件的工業企業,落戶青海。

▲圖註: 在「三線建設」的背景下

青海建設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

(青海鍛造廠 圖:網絡)

在這之中,便不乏河南人的身影。青海工具廠、青海鑄造廠、青海鍛造廠,便流淌著洛陽一拖的血脈,這是河南省境內知名度極高的「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專案,其中青海工具廠還與開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青海海山軸承廠,則流淌著洛陽軸承廠的血脈,也是在這座工廠,青海首次研制生產了滾針軸承。

河南人隨著「三線建設」來到青海搞建設,也為青海社會生活等方面註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鮮因素,從飲食習慣、衣著打扮、社會習俗、人情世故、文化娛樂,無一不給這高原省份帶來深刻變化。 很多「老三線人」,後來也留在了青海生活,他們大多集中在西寧

改革開放後,全社會經濟活力迸發,人口自由遷徙流動速度加快。作為傳統人口輸出大省的河南,在全國各地四散開花,青海自然也不會落下。相比於「三線建設」時期的來源單一,改革開放以後,來到青海的河南人身份繁多,技術性人才、務農、經商、從政、考學等等,各行各業,樣樣都有。

在青海,還有著「 青海省河南商會 」。就這麽說吧,青海有一座城市叫茫崖,這裏號稱是「中國最孤獨的城市」。就是在如此偏僻的地方,走在街上,時不時就可以看到河南人開的店鋪。

▲圖註: 在一個三面被無人區包圍,仿佛被世人遺忘的小城市

突然看見老鄉開的店,簡直不要太感動

中國最近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也就是2020年的七普,在數據層面證明了青海與河南之間的密切聯系。根據統計, 2020年凈流入青海前五的省份依次是甘肅、河南、安徽、四川和湖北

這個結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河南竟然位列第二,僅次於青海的鄰省甘肅。而在具體數據層面,凈流入青海的河南人有5.2萬人,凈流入的甘肅人則為5.52萬人,實在是相差不多。至於排在第三、四、五位省份的,均小於1萬人。

同樣是在當今中國的能源布局中,兩省之間就有一項以兩省命名的輸電工程,它還是世界首個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 」。

這條「綠電大通道」將青海可再生能源送到千裏之外的河南,對於促進能源資源大範圍最佳化配置、緩解中東部能源供需矛盾、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與能源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個新能源大省,一個用電大省,更深度地聯系了起來。

▲圖註: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青豫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部份路線

(圖:壹圖網)

火出圈了!

或許是青豫之間的聯系太緊密了,今年的河南春晚都有所體現 。在【齊歌龍咚鏘——2024河南春晚】上,來自青海湟中的魯沙爾高蹺隊參演了舞蹈【龍舞】,高、巧、奇的高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圖註: 【龍舞】(圖:bilibili@河南春晚官方)

【龍舞】是此次河南春晚重點打造的節目之一,由春晚節目組和楊麗萍共同創作,強強聯合,匠心打造。它以社火為靈感源泉,融合民族特色極強的高蹺表演與氣勢恢宏的少兒舞龍,組合成一出色彩艷麗的春節祈福表演。

▲圖註: 【龍舞】(圖:bilibili@河南春晚官方)

說實話,作為中原大省的河南,自然也有著本省的高蹺技藝和社火文化。再者,河南春晚可不是普通的地方春晚。近幾年來, 河南春晚屢屢出圈,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IP,其知名程度並不亞於央視春晚

▲圖註: 當年的【唐宮夜宴】放到現在依然很驚艷

(圖:bilibili@河南衛視)

在本省春晚這種特殊的重要場合, 河南卻把「露臉」的機會給了兄弟省份青海 ,足以稱得上是十足重視了。

青豫兩省都是黃河流經之省,黃河流域也孕育了兩個「河南」 。見微知著,河南省對黃河源頭的青海省,幾千年來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源源不斷地幫助著。

當河南人坐到青海人的酒桌上,青海自然會拿出最好的酒招待他們,這就是令廣大內地群眾充滿好奇的 青稞酒 。之所以出現這個現象,則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更是和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所形成的高寒氣候,離不開關系。

▲圖註: 青稞酒 「天佑德」

青稞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地帶,使得青稞無農害、純天然,是有機的自然作物。青稞酒只用青稞為原糧釀酒, 用料單一純凈,酒曲也以青稞為主糧制作,曲糧合一,保證了酒體清雅純正

無巧不成書,與河南縣同屬於青海「大河南」範圍中的貴南牧場,便有著中國最大的純天然有機青稞田,其範圍 達20萬畝

▲圖註: 貴南牧場

談到青稞酒,在青海省, 最著名的青稞酒莫過於互助縣威遠鎮的「天佑德」了 。在威遠鎮,這裏有著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和受國家保護的「青稞酒原產地」,它更是世界唯一的「高原酒鎮」。

▲圖註: 互助縣有著源遠流長的青稞酒歷史

天佑德青稞酒所使用的「清蒸清燒四次清」釀酒工藝

也被列入第五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註: 互助縣威遠鎮的「天佑德」釀造廠

無論是青海人,還是河南人,品著獨特正宗的青稞酒,回想著千年之間的青豫往事,一幕幕記憶湧上心頭。

- 推廣 -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禁止未成年人飲酒,禁止酒後駕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