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一邊出口一邊進口,中國高鐵軸承到底行不行?還是要分清這一點!

2024-03-09科學

出口比進口多,中國軸承產業「欣欣向榮」

軸承 那套小玩意兒,咱們應該都見過。看似很簡單地小東西,卻是高鐵上的重要組成部份,而且咱們自己還造不出來,得靠進口?

這話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信,中國在高鐵制造上可以說是世界領先, 為什麽拿一個小小的軸承沒辦法?軸承設計原理很難嗎?

實際上,軸承的運作原理說來也簡單,不就是 兩個帶著凹槽的圓環,中間夾著一堆滾珠。

沒有這堆滾珠,咱們推一下外面的圓環,它會直接順著咱們的力道向前捲動。

有了這群 小鋼珠 ,一切都不一樣了,捲動摩擦力大家還都記得吧?在這些小球的捲動之下,外圓環才不會直接向前走,反而會以內圓環為中心原地轉動。

現實生活中軸承的套用領域非常廣,公路的交通工具肯定是跑不了了,家裏的 電風扇、洗衣機 ,反正只要是可以轉的東西,普遍都少不了軸承的身影。

大眾普及度這麽高的東西,自然不可能是什麽奢侈品,低端軸承普遍也就幾毛錢一套,中端產品最多也就是個把塊的事兒,企業盈利主要走量,搞的是 薄利多銷 的路子。

竟然能搞批次生產,批發價還這麽便宜,那它的生產難度應該不會太高吧?

你還真別說,軸承的生產難度還真不高,但可是個實打實的精細活。

既然是 高速運轉 的東西,那麽滾珠與凹槽的 接觸面必須光滑平整,尺寸也必須嚴絲合縫。 二者但凡差了一點,軸承的穩定性就會大打折扣,所謂的顛簸感就是這麽來的。

工藝精細度這麽高,利潤空間又高不到哪兒去,有些國家索性就放棄了對於軸承的研發和生產,用的話就直接進口,物美價廉又快捷方便。

這道理就和咱們國家從日本進口 圓珠的筆珠 差不多,咱們有那個生產能力嗎?

有啊!但是開一條生產線花的錢,都可以買好幾年筆珠了,自己在那吭哧吭哧生產,何必呢?有些錢,就是讓別人賺的。

咱們國家就是賺這筆錢的人,即使在2022年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國依舊出口了 33.9億套軸承 ,成功賺到了 29.7億美元外匯 ,是不是覺得掙得不少了?

如果我告訴你,同一年咱們還進口了15.79億套軸承,給其他國家增加了 26.93億美元 收入,你會怎麽想呢?

會不會覺得這筆買賣還行?至少賣出去的比買進來的多。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咱們賣出去的軸承平均一套不超過一塊錢,而買進來的軸承平均進口價都將近兩塊了,這又是為什麽呢?

外國貨比國貨貴,貴在品牌還是質素?

事先說明,人家的軸承比咱們家的貴, 千萬別把鍋甩給關稅 ,一個普通工業零部件,根本不可能有奢侈品那麽高的稅。

追根究底,其實還是 市場定位 問題,中國的軸承產業確實發達,但是所生產的軸承, 80% 都是整個產業鏈的 中低端產品 ,而中低端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需要走量,至於剩下的20%高端產品,別說搞出口了,中國自己都不夠用。

就連 咱們自家的高鐵,用的都是外國軸承 ,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中國高鐵 一直都是中國人的驕傲,十幾列車廂拉著上千號人在鐵道上以每小時 300多公裏 的速度狂飆,聽起來就是一件相當刺激的事兒。

按理來說,這麽一個「低空飛行」的大家夥,想要實作「零震感」幾乎不可能,然而事實上高鐵是怎麽樣的呢? 放水的、立硬幣的 ……永遠不要小看中國人在高鐵上的無聊程度,大家都快把高鐵玩成一個梗了。

然而很少人知道,能夠讓高鐵如此平穩的功臣,就是 軸承

氣墊間的 咬合精度 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高頻次使用的交通工具,它必須在 耐久性和可靠性 上點滿技能點,畢竟車上拉的可不是蘿蔔青菜,而是上百條生命,上百個家庭。

而非常可惜的是,咱們的國產軸承在耐久性與可靠性上確實不太穩定。

這其實也是沒什麽辦法的事情了,工業的發展需要時間,中國的工業發展行程已經可以稱得上 「萬丈高樓平地起」 了,你不可能要求它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世界第一」。

理解不代表不進步,中國軸承產業需要向哪兒沖?

玩歸玩鬧歸鬧,咱們肯定希望中國的軸承行業能夠繼續努力,至少把高鐵這種「國之重器」的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裏。

想要走得更遠,咱們國家的軸承行業,需要面臨哪些方面的挑戰呢?最難攀登的兩座大山,一個是 原材料 ,另一個就是 加工工藝

軸承鋼 一向被稱為 「鋼中之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直徑只有幾厘米的東西,卻要在極短的時間內 承受上千噸的重量 。生產難度之難,產品質素要求之嚴,絕對稱得上是特種兵之中的翹楚。

中國人從來都不畏懼艱險,最怕的反而是無從下手。

GCr15軸承鋼

軸承鋼的鍛造技術早已經被已開發國家壟斷多年,他們從中國大量采購廉價原材料,在本國進行深加工,然後再將制成的商品高價運回中國。

中國企業也不想被「割韭菜」,但是沒有技術的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掌握交易的主動權。

咱們的科研人員從未放棄過破解之路,如今咱們已經知道,想要 冶煉出合格的軸承鋼,必須在鋼料中添加稀土 。鋼料咱們有,稀土咱們也有,可是什麽時候加、加多少對於咱們來說依舊是一潭渾水。

稀土

好在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咱們已經開發出了 「低氧稀土鋼」 技術,並且研制出了咱們自己家的 稀土軸承鋼

關關難過關關過,原材料這座大山翻完了,就剩下加工鍛造這一座大山了。

某進口軸承鋼(a)與雙低氧稀土軸承鋼(b)中的夾雜物對比

可惜的是,科研這種事向來是急不得,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一直在努力,咱們也應該給予同胞更多的信心。現在咱們國家的高鐵用進口高端軸承沒關系,只要能夠在未來用上國貨,這份等待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