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深度長文:人類是宇宙唯一智慧物種的概率有多大?

2024-02-28科學

簡單講,人類是宇宙唯一智慧物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之所以加上「幾乎」兩字,也是為了更嚴謹,畢竟人類到目前並沒有發現其他智慧物種。

但如果只是如此簡單地給出上述結論,當然不是我的性格,因為我還有很多要說的。

首先,我要著重說明兩點:宇宙的浩瀚,還有就是人類的渺小,人類觀測的宇宙太有限了。

宇宙到底有多大?

我們並不清楚,而且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最終的答案。截至目前,科學家們的探索結果表明,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外面是什麽?我們無法知道,因為那裏的資訊永遠也不會傳遞到地球,說白了,那裏的一切都與人類無關。

但可以預見的是,可觀測宇宙外面大概率還會是宇宙,宇宙真正的大小很可能比930億光年要大得多。但即便是930億光年的宇宙,對於人類來講,也幾乎等同於無限大。

這麽大的宇宙,人類探索的範圍有多大呢?幾乎不值得一提。如果把可觀測宇宙比作地球,那麽人類觀測的範圍甚至遠沒有螞蟻觀測的範圍更大。

有人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質疑,天文學家們不是早就觀測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星系了嗎?

確實觀測到了,但這裏我必須強調一點:看見與看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再加上星系本身都非常大,動輒直徑可以達到數十萬光年,而即便這麽大的星系,人類也只能看到一個亮點罷了,而且通常是相當模糊的點。

至於星系本身的某些細節,甚至是星系內部恒星和行星的細節,人類是不可能觀測到的。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不要說看清上百億光年外的星系了,人類甚至連太陽系外的任何行星都無法看見,註意是無法「看見」不是無法「看清」!

你可能又會反駁:怎麽看不見系外行星呢?天文學家們不是早就發現了上千顆系外行星了嗎?

確實如此,但天文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根本不是直接觀測到了,而是透過間接的方式探測到的系外行星。都有哪些方式呢?

通常有兩種方式:淩日效應和恒星的擺動。

淩日效應,其實很好理解。行星繞行恒星執行的過程中,當執行到恒星前面時,會遮擋住一部份光線,讓恒星的發光強度微弱下降,天文學家們根據恒星光強度變化的相關參數,判斷行星的某些內容,比如說公轉周期,質素,體積等。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恒星的擺動。我們通常所講的行星圍繞恒星執行,其實是不嚴謹的,準確來講是「行星和恒星圍繞著系統的質心旋轉」,只不過由於恒星質素很大,系統的質心幾乎與恒星重合。其實在行星圍繞恒星執行過程中,恒星也會有微弱的擺動,天文學家們可以根據擺動的頻率振幅等,判斷行星的質素,體積等內容。

但是,由於行星與恒星的質素和體積相差很大,必須利用非常精密的儀器,才能探測到淩日效應和恒星的擺動,而且通常是大質素行星造成的淩日效應和恒星擺動比較明顯,小質素行星的影響太微弱了,我們很難觀測到。

這也是為什麽天文學家探測到的系外行星中,絕大多數都是氣態巨行星。

不過,淩日效應和恒星擺動等方法的局限性也很大,距離稍遠的恒星很難被我們探測到,這也是為什麽至今天文學家們的探測範圍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系為中心,頂多延伸到幾十光年的範圍,再遠的星空很難有效觀測到。

而幾十光年的距離,相對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實在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這就意味著,即便宇宙中智慧物種的數量很多,但經過浩瀚宇宙的「稀釋」,也顯得相對很少了,兩個智慧物種遇到彼此的概率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幾乎不可能遇到。這就像中國和阿根廷分別有兩個螞蟻族群,它們能發現彼此的存在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兩個智慧物種之間的距離,相對來講肯定比那兩個螞蟻族群之間的距離更遠。

某種程度上,這也解釋了著名的「費米悖論」,人類幾乎不可能是宇宙唯一智慧物種。按照德雷克公式來計算,甚至單單是我們的銀河系,都可能存在上萬個智慧物種,但考慮到銀河系直徑達到20萬光年,兩個智慧物種之間的距離也是相當遙遠的。

不過,兩個智慧物種所在星球的距離太遠,或許並不能完全阻隔兩者的相遇。理論上分析,只要一個智慧文明的科技足夠發達,他們的腳步一定能踏遍整個星系,甚至是全宇宙。

因為智慧可以帶來無窮的力量,只要給一個智慧文明足夠長的時間,一定可以發展出非常發達的科技文明。而宇宙擁有長達138億年的歷史,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我們的銀河系也擁有超過百億年的時間,理論上講,宇宙中誕生一個甚至多個擁有上百萬年文明史的宇宙文明,概率是很大的。

這樣的宇宙文明達到的高度對於人類來講,會是超乎想象的。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的標準,甚至可以達到宇宙三級文明,在人類文明眼裏,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此高級的宇宙文明,理論上早就應該延伸到星系乃至全宇宙的每個角落,為什麽至今我們都沒有發現他們的蛛絲馬跡呢?

對此,有很多種解釋,其中有三種解釋備受關註。

第一,如此發達的宇宙文明,根本不屑與人類文明聯系。人類與他們的差異,甚至比螞蟻與人類的差異更大。

他們可能早就發現了地球和人類,但憑借發達的文明科技,他們能夠很好地隱藏自己,人類不可能發現他們的存在,他們有可能就在人類之間穿梭,甚至就在你我身邊,你我身邊不經意擦肩而過的某個陌生人,有可能就是「外星人」,但無論如何你都發現不了,你也不會認為他們就是外星人,因為他們看起來就是人類,你沒有任何懷疑的理由。

第二,卡爾達肖夫指數下的宇宙文明等級劃分,只是理論上的分析,實際上,智慧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時間並不能一定讓智慧文明發展成高度發達的宇宙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個文明很可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頸,遭受「大過濾器」的篩選,在成為高度發達的宇宙三級文明之前,就被篩選掉了。

這就是讓很多人絕望的「宇宙大過濾器」理論,能夠成功邁過大過濾,透過大過濾器篩選然後晉級為星際文明的智慧物種少之又少。目前人類正朝著星際文明發展,如果「大過濾器」真的存在,意味著人類也不得不面對「大過濾器」的篩選。

第三,我們通常會說,宇宙這麽大,一直會存在外星智慧文明。但是,除非宇宙無限大,否則宇宙很大並不意味著一定會誕生智慧物種,甚至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生命。

關於生命的誕生,之前我講述過很多次,需要太多近乎完美的巧合,需要太多完美的巧合約時疊加在一起,才有可能出現生命。而智慧生命的誕生更是需要巧奪天工般的巧合。

說白了,生命,尤其是高級智慧生命誕生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讓地球生命重來一遍,人類再次出現的概率甚至比你連續10次中500萬獎的機率都要低,而且是低很多很多,機率幾乎為零。

也就是說,盡管宇宙很大,但由於生命尤其是高級智慧生命的誕生概率實在太低,那麽,除非宇宙無限大,否則不管宇宙多大,也會顯得蒼白無力!

換一種思維方式,或許真實的情況是,正是因為宇宙太大了,而智慧物種誕生的概率又很低,這種低概率事件經過浩瀚宇宙的「稀釋」之後,兩個智慧物種發現彼此的概率就會變得更低了!

因此,我的觀點就是這樣的,宇宙太大,不是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出現的充分條件,反而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兩個智慧文明發現彼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