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技日報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域聯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2024-03-12科學

圖為科研人員正在對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進行升級改造。

【科技日報】3月11日報道 「很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以某個科學城作為核心承載區或主陣地,合肥則是直接以整個市來承載。這意味著,所有合肥的行政物理空間,都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範圍。」在合肥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拱艷看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建立之初就有它的獨特性。

2017年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復同意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合肥科學中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重大專案,合肥科學中心立誌成為承載國家使命的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和代表國家水平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合作的重要力量。

幾年來,合肥全域聯動,聚焦資訊、能源、健康、環境四大領域,全力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從「設計圖」變為「施工圖」,在原始創新、產研轉化、招才引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推動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

重器築基 集聚大科學裝置

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組織與中法聯合體正式簽署真空室模組組裝合約。這當中,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作為核心參與單位,展現了合肥在建造大科學裝置上的實力。

「大科學裝置是合肥科學中心的核心。」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雲濤介紹。

2023年4月,中國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取得重大成果,歷經122254次實驗後成功實作了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執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2022年,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混合磁體產生了45.22萬高斯的穩態磁場,重新整理了同類別磁體的世界紀錄。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自投入執行以來,已為國內外170多家單位提供了實驗條件,取得了一大批前沿成果。」安徽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匡光力告訴記者。

大科學裝置被認為是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的「催化器」、高科技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孵化器」。

拱艷說,科研人員對於高端實驗裝備、研究平台等有著極大需求,因此建設合肥科學中心的關鍵一環就是建成一批大科學裝置,依靠大科學裝置集群,吸引、集聚、整合全國相關資源和優勢力量。

目前,合肥科學中心已建成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等4個大科學裝置,在建、擬建的大科學裝置還有9個,是全國大科學裝置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招才引智 搭建高能階平台

從2017年獲批至今,合肥科學中心不斷在科技創新領域中拓展版圖。

合肥市發展改革委科學中心工作處負責人李辰告訴記者,在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產業創新轉化平台方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批成為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中國類腦智能領域首個國家級科研平台——類腦智能技術及套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已投入執行,其他重大創新平台也正加快建設。

合肥科學中心建設模式的創新,體現在關鍵環節的「挖潛」,形成了「一套制度、一個專案、一個專班、一張清單」的「四個一」專案推進新模式。

「首要是強化組織保障。」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文松介紹,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合肥科學中心建設離不開組織、資金、土地、人才等全方位要素保障。合肥市成立科學中心建設協調領導小組,針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立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和市長任組長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

「我們不盯著賺錢。該花的錢就舍得花。」合肥市財政局教科文處處長陳利麗介紹,合肥市為科學中心建設建立了穩定的資金支持機制,每年均透過預算安排約30億元支持重點專案建設。

2023年初,國開啟科量子技術(安徽)有限公司把總部搬到了合肥。這家公司曾推出中國首台模組化離子阱量子計算工程機「天算1號」。「合肥已成為量子產業聚集地,高能階平台吸引了眾多量子產業人才,這是公司總部搬到合肥的主要原因。」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柳平說。

截至目前,合肥依托量子精密測量試驗設施等,集聚量子產業鏈上下遊企業66家,量子核心企業中有一家上市公司、兩家獨角獸企業。

此外,合肥科學中心還布局建設了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離子醫學中心、天地資訊研究院等33個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為跨學科、跨領域、面向套用的交叉前沿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沿途下蛋」 打通轉化全鏈條

「‘沿途下蛋’,是對‘科研—轉化—產業創新’過程的形象比喻。」拱艷說,把人才「引進來」、讓成果「走出去」是合肥科學中心的重要工作,為此,合肥建立了「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創新創業—新興產業」全鏈條式產業創新體系。

在7年多的建設中,合肥科學中心「沿途下蛋」,成果頻出。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合肥造」火星磁強計、高吸能材料保障「天問一號」完成科研任務;特種低溫接收機等助力「嫦娥五號」升空。

面向科技前沿,「九章」量子電腦問世,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作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面向經濟主戰場,以「高精度電磁測量技術」「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等戰略性先導專案為代表的一批科研專案進展順利,持續產出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成果。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世界上最緊湊型超導回旋質子治療系統在合肥自主研發成功,大大降低國內患者的治療成本,提高了治愈率。

「合肥組建了5個市級科技成果轉化專班,與合肥科學中心各平台對接。」合肥市科技局局長範進告訴記者,目前合肥市科技局已累計捕捉可轉化科技成果3789項,推動成立企業555家,有超80家企業進行過融資,估值過億企業超100家。

2023年11月,合肥釋出了總規模5億元的合肥綜合性大科學中心種子基金,將專註於大科學裝置衍生技術成果的轉化。

「基金將投早、投小、投科技,主要針對圍繞大科學裝置集群及技術平台取得的前沿成果進行轉化的初創期科創企業。」合肥濱湖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張生表示,基金致力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套用場」的「最初一公裏」。

2023年,合肥科學中心全年累計新授權專利455項,新轉化成果118項、轉化成果合約額約5.76億元,新增國家級孵化器13家、增量居全國第2位,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總數居全國第4位元,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9家、總數52家,新入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3000項,轉化設立科技企業400余家。

「‘合肥市系統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成功入選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經驗做法,獲得通報表揚。」拱艷說。

她說,下一步合肥科學中心的工作重點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指引,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研發專案,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強高能階研發機構,推進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等。此外,合肥科學中心還將強化品牌建設工作,不斷提升科學中心品牌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