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西藏羊湖的魚多達8億公斤,隨手一撈就是一堆,為何卻無人敢吃

2024-07-18科學

西藏有一處被視為神聖的高原湖泊,名叫羊卓雍措。這裏蓄水豐沛,景色宜人,素有"天鵝之池"的美譽。

讓人驚訝的是,這片湖泊中的魚竟然多達8億公斤,卻始終沒有人敢捕撈食用。

那麽,如此多的魚,人們不敢吃的原因是什麽呢?這麽多的魚又是否有影響呢?

本文內信源來自官方媒體【西藏商報、西藏旅遊網、網信西藏】(連結附在文章末尾),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8億公斤魚

西藏羊卓雍措湖,這個有著"碧玉湖"、"天鵝池"、"上面的珊瑚湖"、"羊湖"等多個詩意別稱的神秘高原湖泊,它 素有"西藏天然魚庫"的美譽

這座坐落於青藏高原腹地、雅魯藏布江南岸的湖泊 ,不僅是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更是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西藏三大聖湖之一。

這處海拔4441米的高原內陸湖,總面積廣闊達638平方公裏,相當於70個杭州西湖的面積。龐大的湖體蓄積了146億立方米的水資源,平均深度約23.6米,最深處可達60米。

湖岸線起伏蜿蜒、曲折延綿達250余公裏,四周群峰環抱、景色秀美宜人,被譽為"世外桃源"般的人間仙境。

然而,最令羊卓雍措為世人所熟知的,是其驚人的魚類儲備量。 根據科學估算,這個遼闊湖區約儲存有8億公斤活魚資源,實至名歸地被稱為"西藏天然魚庫"。

這一數據是透過標誌重捕法獲得的,具有較高的科學依據。標誌重捕法是一種估算野生動物族群數量的傳統方法,具體做法是:先在湖中捕獲一部份魚類,並做上標記後再釋放。

待其與湖中魚群充分混合後,再次捕撈一定數量,根據帶標記和未標記魚類的數量比例,按比例尺度推算出整個湖區的魚類總儲存量。

那麽,這8億公斤的魚從何而來?一方面是當地的漁業保護力度加大。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羊湖曾一度遭到過度捕撈,土著魚種銳減。

為了保護湖區生態,當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增殖放流計劃, 每年放歸約800萬尾魚苗,禁漁期也得到嚴格執行。

另一方面,則是外來魚種的無意入侵。追求經濟利益,人為引進外來品種;加之藏民每年的放生節習俗,各種魚類開始在羊湖定居繁衍,缺乏天敵的制約,其數量迅速膨脹。

可就是這麽多的魚,當地卻沒有人們敢吃,這其中有什麽原因呢?

不吃魚的原因

西藏羊卓雍措的神奇魅力,不僅在於它絕美的高原風光,更在於它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和瀕臨絕種的水生物族群。

這片遼闊湖泊蘊藏著豐富的魚類資源,被稱為"西藏天然魚庫"。然而,當地藏民對湖中魚類卻素有避而不食的傳統。

這種飲食習慣背後,既有著藏族獨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也折射出高原地區的生存環境。

藏傳佛教雖然並未完全禁止食肉,但"不殺生"是其基本理念,而且普遍將水生物視為神獸的化身,應予以敬畏和保護。

此外,藏族還有"薩嘎達瓦節"的習俗,即透過放生魚類等活物來洗凈罪過、祈求平安。當地人認為,殺害或食用這些放生物,無異於褻瀆自身信仰。

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當地獨特的水葬習俗。藏民習慣將逝者遺體投入湖泊,由鳥獸和魚類啃食。

他們視此為超度死者升天之路,因此對於啃食過屍骸的魚類也存在一種禁忌心理。除了信仰層面,生活環境和飲食文化同樣影響著藏民對魚類的厭食心理。

作為高原牧區, 藏族主要以牛羊肉為生 ,習慣於透過大型動物攝取更多熱量,而且魚類也難以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

此外,科學因素也讓當地人望而生畏。羊湖屬於貧營養型堿性湖泊,溫度低、礦化度高,生存環境單一、浮遊生物稀少。

魚類緩慢生長期間,更容易富集環境中的重金屬和永續性有機汙染物,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存在潛在危害。

盡管如此,藏民依舊堅守著敬畏湖泊、保護魚類的傳統。他們視羊卓雍措為神聖不可侵犯之地,禁止任何捕撈行為,以維系這片高原生態的自然平衡,為後代留下一片凈土。

面對魚群的日漸膨脹,當地政府也未貿然開禁,而是采取了更為審慎的生態修復方案,包括放流魚種、明確禁漁期、加強宣教培訓等多重保護措施。

一切都是為了維護西藏這顆"生態明珠"的高原之魂。

嚴格執行禁漁

西藏羊卓雍措湖的魚類資源之所以十分驚人,與它獨特的生態環境和人為保護措施密切相關。

首先從自然環境來看,羊湖屬於高原鹹水湖,湖水富營養、礦物質豐富,營造了魚類理想的棲息條件。

作為內陸湖泊,湖中魚類基本沒有天敵威脅,免受外來入侵物種的捕食幹擾。加之高原地區氣候涼爽、日照充足,為魚類的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溫度和光照條件。

其中,高原裸鯉是羊湖主要魚種,這種魚體型碩大、生命力頑強,每年雌魚可產卵數萬粒,繁衖能力極強,成為魚群快速膨脹的主因。

其次,是近幾十年來當地政府為恢復漁業資源采取的生態保護措施。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過度捕撈,羊湖的魚類資源一度銳減。

為了恢復湖區漁業,地方政府嚴格執行禁漁期,同時大規模實施人工增殖放流計劃。每年都會有800萬尾魚苗被投放入湖。

再加上當地藏民世代以來對湖泊的敬畏之心,自覺禁止捕撈行為,使得湖中魚類資源年復一年不斷累積,最終重現了往日"魚米之鄉"的盛景。

然而,近年來人為放流行為也給羊湖帶來了新的生態挑戰。 隨著西藏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當地傳統節日活動的火熱興辦,外來魚種不斷入侵,對湖區原生物種的生存構成了威脅。

每年的"薩嘎達瓦節"放生活動,往往吸引大量善信和旅遊團體前來,他們常常將家中魚缸中的熱帶魚種和其他外來魚類,徑直拋灑入湖。

一些不法分子更是利用此類活動反復利用魚苗牟利,將許多非本土物種引入湖中。 針對日益嚴重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加大力度采取應對措施。

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外來魚種入湖的檢查和限制;另一方面,加大對當地群眾的環保宣傳力度,讓廣大藏民深刻認識到生物入侵給高原湖區帶來的生態隱患。

相關部門希望透過立法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切實維護羊卓雍措這個世界罕見的內陸湖泊生物基因庫,讓這片高原生態明珠永續綻放。

相對獨立的食物鏈

西藏羊卓雍措湖作為高原內陸湖泊,其生態系十分獨特和脆弱。湖中坐落著20余個大小不一的島嶼,覆蓋著豐富的植被,吸引了不少飛禽成為臨時居所。

每年春季,一些候鳥便從溫暖的低海拔地區飛往這裏,在島嶼上築巢營個。湖中豐富的魚類資源,成為了這些鳥類賴以為生的主要食物來源。

可以說,羊湖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而精巧的"魚-鳥"食物鏈關系。然而,近年來人為因素的幹預,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這種天然的生態平衡。

由於當地政府為恢復湖區漁業,多年來實施了大規模增殖放流政策,使得湖中魚類數量不斷膨脹,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水平。

魚群暴增反過來又影響到了其他生物的存活狀況。 鳥類的食物來源突然變得過於豐富,在捕食量遠遠小於魚類繁衍速度的情況下,反而造成了鳥類的"肥胖"現象。

同時,外來物種的不斷入侵,也給湖區原生物種帶來了巨大沖擊。一些兇猛的食人魚類被引入,直接危及到鳥類的生存。

若不及時予以控制,羊湖原有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鏈條有可能會遭到永久性破壞。此外,藏民世代以來對湖泊魚類的保護觀念也面臨著轉變。

從前,藏民普遍都持有佛教"放生"理念,很少捕撈湖中魚類。但隨著西藏社會的現代化行程加快,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藏族人開始食用魚。

他們對於對於湖泊生物資源的保護缺乏傳統意識。如果人為捕撈加劇,必將進一步加重對羊湖生態環境的威脅。

結語

有見及此,西藏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正在加緊采取行動,努力遏制各種不利因素對生態系的傷害。

一方面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增強當地群眾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嚴格限制外來魚種入侵,並且適度控制魚類放流規模,避免導致生態失衡。

相關負責人表示,人類應該循序漸進地修復和維護羊湖的生態環境,讓這一高原生態明珠永續發展,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生物基因庫。

參考資料:

西藏商報——羊卓雍措 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

西藏旅遊網

網信西藏——西藏的「天然魚庫」:魚量或達2億公斤,為何人們不敢撈也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