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一個人的層次高低,看四個細節就行了

2024-02-12科學

上學時,老師做個一個實驗,把油和水放在一個玻璃杯裏,油總是在上面,因為油的密度小一些。

老師還告訴我們:「不同的油,會在不同的層次。」

長大後才發現,人也是 一樣。輕浮的人,在上面,常常像跳梁小醜一樣,有作為的人,反而低調,顯得深沈。

可是,如何才能判斷一個人是輕浮,還是深沈呢?

以下四個細節,在生活中很常見,觀察一番,人的層次就一目了然了。

01

吃,見智慧。

吃飯,添菜,誰都會。但是吃什麽,怎麽吃,和誰吃,確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個地方的文化。

為什麽魚很容易變質,並且我們都喜歡活魚?一般的人不會深入研究,但是有人卻從中做文章,提升了認知。

挪威人為了讓沙丁魚便於運輸,減少缺氧的可能,在沙丁魚裏加入了鯰魚。鯰魚很活躍,導致沙丁魚東躲西藏,從而也活起來了。人們因此,發現了鯰魚效應。

生物學家發現,魚很快會變質,是因為魚的身體裏有消化酵素。一旦魚被捕了,就會釋放消化酵素,加速身體的消化。

廚師根據生物學家的發現,對魚進行冷凍,盡量使用活魚,提升了魚湯的口味。

調酒師經過多番測試,發現不同的酒杯對酒的口味有很大影響。人們設計了高酒杯,可以減少手上溫度對酒的影響。

作為普通人,在吃飯的時候,也要面對座位的安排、考慮到老人和孩子不同的口味、飯局之後如何送客人回家......吃飯,其實是一系列的禮儀在其中。

一個人在最難的時候,如何解決吃飯問題,也是一種智慧。饑餓年代,人們吃野菜,辨識野蘑菇,就是最真實的體現。

02

喝,見情商。

人這一輩子,活一天,就要喝一天。

水是人體的主要組成部份。

除了喝水,還要喝茶,喝酒,喝飲料。

在飯局上,有人文質彬彬地問:「要喝點什麽?」這是禮節,也是對人的尊重。

喝酒的時候,如何「推杯換盞」,是有規矩的。

酒局開始之前,要請誰參與,如何把控場面,都是要思考的。

比方說,你和一群人吃飯,第一杯酒,應該是一起來,第二杯酒應該敬禮上司或者長輩。

遇到喝酒很厲害、喜歡拼酒的人,你應該如何處理,讓喝酒的人盡興,不喝酒的人也不尷尬。

如果你不勝酒力,如何回避喝酒,委婉地拒絕。

以上種種,都是情商的體現。

通常來說,情商低的人,隨隨便便就喝醉了,然後胡說八道,對酒後的話也不踐行。情商高的人,考慮到酒局的前前後後,凡事點到為止。

喝茶、喝水也類似。從禮儀上來說,還得保持安靜,不要「喝出稀裏嘩啦的聲音」,不影響到周圍的人,不要不顧自己的形象。

在家裏,遇到客人來了,馬上倒水,表示歡迎。千萬不要給人坐冷板凳,降低了情商。

03

玩,見自律。

古人雲:「出言有尺,戲謔有度。」

如何才能把握玩笑的尺度,關鍵是自律。

【自律力】中寫道:「我們都討厭被束縛,都熱愛自由,但是自律和自由並不矛盾;相反,自律的品質可以幫助你更快抵達自由的狀態。」

低層次的人,喜歡拿別人的事情開玩笑,哪壺不開提哪壺。

比方說,你和同學一起聚會,忽然同學說:「你啊,上學的時候,居然愛上了某某。」

而某某的愛人,就在你的面前。

因為一句玩笑話,你和某某就結怨了。要是某某很小氣,可能回家就和愛人吵架,導致婚姻不和睦。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很大度;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大度。

在動作上的玩笑,就更要謹慎了,要分清場合。

我的同事老張,在一次開會的時候,凳子被人挪了一下,導致跌倒。上司當場就大發雷霆。

事後,老張和鄰座開玩笑的人,狠狠地吵了一次。

「踢貓效應」告訴我們,若是玩笑過分了,就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人就會憤怒。

高層次的人,總是能克制自己,嬉鬧到一定的程度,就收場了。

04

樂,見修養。

古人評價美女,說 :「笑不露齒。」

戰國時期的某一天,莊子說:「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朋友惠子回復:「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又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可見一斑,人與人的悲歡,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認為,別人會認同你,感受你。

現在,很多的人,恨你有,笑你無,怨你不幫忙。

高層次的人,看透了人性,因此在自己發財之後,習慣了裝窮;在有才華的時候,開啟了愚昧的模式;在權勢很大的時候,常常低頭。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又體現了自己的修養,一舉兩得。

低層次的人,樂的時候,很誇張,甚至會炫耀自己,把沒有的,說成擁有了。

不露出自己的「樂」,但是內心很快樂,還可以獨樂樂,你在人群裏,就會混得更好。

05

人這一生,總要吃喝玩樂,其中的言行舉止,就暴露了很多的內容。

順理成章,若是你要提升自己的層次,不要故意去擡高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享受生活,同時不影響別人的生活。

古人說:「高手在民間,絕技出草莽。」

你終究會發現,最高的層次,就是內心的淡定,生活的從容,不浮誇,不虛假。

作者:布衣粗食。

關註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