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杜珊妮
研究類人猿的行為可以幫助了解人類接吻的前進演化過程。 圖片來源:C.O. MERCIAL/ALAMY
親吻是人類最顯著的感情象征之一。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親吻是從嗅聞、育嬰,甚至父母將咀嚼過的食物傳遞給後代等行為前進演化而來的。然而,英國華威大學前進演化心理學家Adriano Lameira提出了另一種假設——親吻起源於一種梳理毛發的儀式,這種儀式在現代黑猩猩和其他類人猿身上仍然存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本月出版的【前進演化人類學】。
在人類文化中,接吻是一種普遍且有象征意義的行為,其歷史可追溯至古代,例如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泥板上就有描繪浪漫接吻的最早考古證據。這一行為見諸人類社會的各種記錄和藝術作品,是情感表達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人們對親吻的前進演化和本質了解甚少。
「人類對接吻有種直覺感知,並很快將其投射到他人或動物身上。例如,我會說‘我的狗剛剛吻了我’,但事實上,它只是舔了我的臉。」Lameira說,「類人猿的鼻子對鼻子的接觸通常被描述為接吻。但要讓這個動作被感知為接吻,則必須伸出嘴唇並做吸吮的動作,目前還不清楚其他類人猿是否會這樣做。」
他指出,如果某件事是接吻的前體,那麽它應該符合接吻的形式、功能和背景。在類人猿的所有行為中,唯一一種與接吻具有相同形式、功能和背景的行為就是它們梳理毛發的最後一步——它們會撅起嘴唇靠近被梳理者,然後做一個吸吮動作,以捕捉後者毛發中的寄生蟲或碎屑。
「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可能代表最古老接吻形式的動作。」Lameira將這個動作稱為「梳理者的最後一吻」,並指出,無論梳理工作完成得多快,‘梳理者的最後一吻’是數百萬年來唯一不變的步驟。
地面上有許多寄生蟲,因此相比樹棲猿類,地棲猿類更需要梳理毛發。Lameira由此推斷,親吻行為可能是在約700萬年前,人類祖先離開樹林並開始地面生活後前進演化出來的。
「幾百萬年後,人類體毛褪去,不再需要用類似梳理毛發這樣的行為來表達感情,但卻保留了梳理行為的結晶——親吻作為一種愛的象征。」
相關論文資訊:
https://doi.org/10.1002/evan.2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