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既然知道月球無法居住,為啥世界各國還要挖空心思,探索月球?

2024-10-22科學
  • 來源/洞鑒地理

  • 作者/洞鑒地理

  • 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提到月球,大家的腦海中是否第一反應便會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呢?

    相傳,在遠古時期,天空中突然出現了10個太陽。

    強烈的高溫炙烤著大地,無數河流幹涸見底、田間莊稼幹旱枯死,百姓也陷入性命攸關的生死時刻。

    此時,有位名叫後羿的天生神力的英雄站了出來,跋涉千山萬水、歷經千難萬險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一口氣射落了9個太陽。

    眼見家園重新煥發生機,為民除害的後羿成為了百姓們愛戴尊敬的英雄,許多有誌之士都不遠萬裏地趕到他的面前,希望能夠拜師學藝。

    逄蒙這個奸詐貪婪、品行不端的小人竟懷揣二心,也混入了拜師的隊伍中。

    後來,因為後羿的壯舉,昆侖山上的西王母贈送給了他一顆長生不老、助人成仙的仙丹。

    但由於不願與自己溫柔體貼、伉儷情深的妻子嫦娥分開,後羿便讓她將這枚仙丹藏在了百寶匣中。

    只是,這件事情不知怎的傳入了逄蒙耳中。

    得知人間竟然還有這等寶物,他當即決定據為己有。

    於是,在8月15日這天,他趁後羿出門之時闖入後羿家中,威脅嫦娥交出仙丹。

    深知仙丹落在這等為非作歹的小人手中,或將對世間百姓造成極大傷害的嫦娥寧死不從,無論逄蒙怎樣威逼利誘都不肯說出仙丹藏在哪裏。

    深知嫦娥不會主動交出,逄蒙便開始自行尋找。

    當他即將搜尋到百寶匣的位置時,嫦娥快步上前,搶先一步將仙丹拿在手中吃了下去。

    隨後,在逄蒙憤恨的目光中,她的身軀逐漸升起,向著月亮飛去。

    神話故事至此結束,嫦娥自此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居住於月亮上、與玉兔們為伴的月宮仙子。

    自古以來,【嫦娥奔月】的故事就一直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好奇心,激發著大家對於月球真實模樣的幻想。

    後來,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總署的「阿波羅計劃」、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啟動,尼爾·岩士唐與巴茲·奧爾德林真正踏上月球,世界人民才真正揭開了月球朦朧的面紗。

    但可惜的是,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月兔,也沒有天宮——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巨大灰色環形山脈與死氣沈沈的灰色月壤。

    並且,經研究表明,月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

    那麽,既然已經確定了這顆星球不適合人類移居,世界各國為何還要執著於全方位地研月球、探索月球背面呢?

    一、月球

    縱觀中國傳承至今的歷史文化,我們可以看出,似乎所有文采斐然、才華橫溢的文人才子都偏愛書寫月亮。

    他們有些借助月亮抒發思鄉懷人之情;有些受到月亮的清輝影響,產生深刻感悟;還有些看著月亮的變幻莫測有感而發,感慨著人世間的世事無常。

    只可惜,一直頗受文學大家青睞的月亮,並非他們筆下那般溫柔恬靜。

    從科學角度來講,月球不過是時刻不停、圍繞地球旋轉的天然衛星。

    它的表面有著無數的疑似撞擊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坑窪,看起來十分「寒磣」、駭人。

    時至今日,關於月亮的起源,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仍然保持著不同意見,多方觀點爭執不下,最終出現了4種假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問題上,原本是有3大派歷史說法。

    第4種是建立在這些歷史說法的基礎上,結合最新探索、研究成果融合而來。

    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說,名為「分裂說」。

    1898年時,喬治·達爾文曾在其學術文章中指出:月球本是地球的一部份,由於地球自轉速度過快,將附著在其表面上的一部份物質拋了出去。

    後來,這些物質在脫離地球後逐漸匯聚,形成了月球。

    至於這些物質脫離地球以後遺留下的「大坑」,就慢慢形成了太平洋。

    不過,這一觀點在提出以後,很快就遭到了部份科學家們的反對。

    他們認為,地球目前的自轉速度並不足以將物體「投擲」。

    並且,倘若月球當真如同喬治提出的假設一樣形成,那麽,月球的物質成分就應當與地球相同。

    但是,當人們對1969年「阿波羅12號」帶回的月球巖石樣本進行研究時,化驗結果顯示,月球物質與地球物質二者相差甚遠——地球巖石或許比月球巖石小上數億年,太平洋海底更為年輕的巖石甚至無法與其進行比較。

    因此,研究結果與「分裂說」理論完全相悖。

    第二種說法,則是「俘獲說」。

    有人認為,月球原本在太空中自由漂浮,遊蕩到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吸引,從而開始圍繞地球旋轉。

    還有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月球是因為地球重力不斷吸附太空物質形成的。

    第三個觀點則是「同源說」。

    它主張地球與月球都是在同一個區域、由星雲物質堆積形成,只不過大小不一。

    不過,這個說法同樣受到了巖石物質年份不同的事實懷疑。

    最後一種說法是「碰撞說」。

    這種說法認為,在太陽系演化早期,其空間中的星子相互碰撞、匯聚、堆積,地球因此形成。

    與此同時,在地球附近,有一個小型天體星子一並誕生。

    由於兩者距離較近,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地球與該星子發生碰撞,導致地球自轉發生傾斜,小星子也破裂開來。

    後來,在經年累月的重力作用下,破裂的小星子與地球因撞擊四散的物質相互吸積、結合,形成了月球。

    又或者是這些物質先在重力的作用下成為一個環狀,而後形成部份熔融的月球。

    基於諸多已知科學論證,這一說法得到了世界各國科學家的普遍認可。

    二、探索月球

    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當時,科學家們對於這個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產生了極大興趣,無數登月計劃開始初具雛形。

    到了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隨著蘇聯「月球1號」、「月球2號」探測器的登月,人類正式開始對月球展開探索——緊隨蘇聯身後,美國在1969年成功完成人類首次登月計劃。

    眼看已經出現登月成功案例,世界各國紛紛緊鑼密鼓地籌備相關計劃。

    中國也在2013年將「嫦娥三號」送上月球,實作了月球軟著陸任務與月面巡視探測任務。

    但顯然,這次登月成功後獲得的數據並未滿足中國的科學家們——當時,中國僅僅與其他國家一樣,在月球正面進行探索。

    有關月球背面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9年時,蘇聯就將「月球三號」探測器送上了月球背面,並首次傳回了月球背面的相關資料——月球背面與正面並無明顯差別,只有地貌的略微差距。

    盡管已經有了相關科學證明,可秉持著凡事親眼論證的中國仍然在2019年,將「嫦娥四號」送上月球背面。

    令人惋惜的是,這次勘測結果與「月球三號」的勘測結果幾乎相同,沒有出現任何更具有研究價值的新發現。

    不過,「嫦娥四號」雖然沒能帶回新發現,卻也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至於為什麽要在已知月球無法居住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對月球進行探索,還要從探索宇宙的角度切入詳談。

    眾所周知,凡事必須循序漸進、急不得半點,否則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

    探索宇宙也不例外。

    現在,對於人類來說,所有已知的科學數據不過是龐大宇宙實際情況的冰山一角,還有許多未知的危險在暗中蟄伏。

    並且,源於這種未知性,宇宙中有著無數比月球更加具有探索性的星體。

    但眼下,在探索宇宙初期便舍近求遠,只求成果不求平穩的做法實在風險太大、極其容易得不償失。

    因此,建立在循序漸進、安全可持續的研究前提下,從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月球開始探索無疑是最好的起點。

    此外,據相關資訊表述,科學家們還曾做出過一個大膽的設想——將月球視作「宇宙情報站與中轉站」。

    要知道,美國曾經提出一個名為「重返月球」的登月計劃,其核心目標就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由於地球的「防護罩」大氣層會吸收宇宙輻射及電磁波,導致在地球表面觀測的太空數據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倘若在月球表面建立空間基地,便可以清晰、直觀、準確地觀測到更加遙遠的星系,進一步對更深遠的宇宙、更多的天體展開探索。

    並且,如果在月球上建立中轉站,人們就可以實作直接在月球上發射火箭,免除火箭在沖破大氣層時必須損耗的巨大燃料,使其可以進一步深入宇宙深處。

    以及,據相關資訊表述,月球上存在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土壤中的氧可以提取制作火箭推進劑,也可以為人們制成飲用水。

    矽可以用於太陽能電池,還有各種其他可使用物質。

    如果能將所有物質進行開采、利用,定能緩解地球的能源問題,還能實作將月球變為「宇宙情報站與中轉站」、「火箭發射、修繕、整改基地」等各種理想計劃。

    結語

    究其種種,現在大家明白了嗎。

    盡管以當前的科技水平來看,月球並不能成為第二個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但是,它能為人類航空事業、科學技術、太空技術等其他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深遠歷史意義。

    這便是世界各國會耗費巨量人力物力與精力進行探索的原因。

    再者說,誰能保證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未來,月球不會被改造成為第二個宜居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