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牛頓到底是怎麽被牛市吃掉的?了解這些,很重要

2024-10-02科學

我可以計算出天體執行的軌跡,卻難以想象人性的瘋狂。

——艾薩克·牛頓

牛頓,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人類歷史上的巨人,他在物理學、數學領域的成就多到數不清,這些成就裏面隨便拿出幾個都是人類科學史上裏程碑式的存在,某種意義上講,牛頓是人類邁入現代社會的重要引路人,所以很多人說,牛頓是一個接近神的人。

「接近神」的這個說法非常準確,因為「接近」代表尚未達到,盡管牛頓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但從本質上來講,他依舊是與我等蕓蕓眾生無異的人。

如果說牛頓用自己的前半生證明了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可以比肩神明,那麽牛頓的晚年經歷則是在清晰地告訴世人: 即便聰明如他,睿智如他,理性如他,仍不能逃脫人性的枷鎖。

牛頓人生的後半程,其官方職務是「英國皇家造幣廠廠長」,也就是說他的後半生中,有相當一部份時間是在與代表世俗的黃白之物打交道。

從後來解密的檔來看,牛頓絕非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苦行僧式的學者,他是非常熱衷於參與到經濟活動中的。

簡單說,牛頓不但熱衷於科學,也熱衷於賺錢。

錢,或者說貨幣的出現,讓財富變得可以量化且更容易流通,從此,人類社會被深刻改造。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認為: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在短短7萬年的時間裏稱霸地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人,可以理解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簡言之,人類能夠想象。

想象是人類構建這個復雜社會的基礎,但對於個體人類而言,永不停止的想象有時候也會是一種麻煩。

之所以說人類社會在貨幣的廣泛使用和流通後被加速改造,就是因為貨幣能夠更高效地放大人類的想象力。

而若要問貨幣在什麽地方最能激起人們的想象力,股票市場絕對是答案之一,人類的想象力會隨著股票價格的漲跌飛到千裏之外,在這種可怕想象力的驅使下,人類一切的知識與理智都將煙消雲散,接觸過股市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在股價一日千裏的時候,無論別人拿出多麽詳實的數據向他提示風險,已經自我洗腦並自認為「股神」的人都會置若罔聞。

別笑,不止普通人這樣,大科學家牛頓,也是這樣。

讓我們隨著大科學家牛頓的腳步,來看一看瘋長的股價是如何將最聰明的人智商歸零的, 同時,也以牛頓的炒股經歷為例,來看看一個一輪「大行情」的都要走過哪幾個重要過程,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大海信仰

關於牛頓炒股大敗虧輸的故事,老股民們多少會有所耳聞:讓牛頓被高位套牢的那支股票叫「南海公司」。

在詳細講述這支讓大科學家牛頓變成「韭菜」的「南海公司」股票前,我們有必要先去介紹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因為不這樣做,就無法解釋那些如今看起來漏洞百出的故事是如何讓包括牛頓在內的智者都陷入瘋狂的。

十八世紀初,英國海上武裝力量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與荷蘭、西班牙等傳統海軍強國的較量中獲得勝利,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新任海上霸主。

自從英國在百年戰爭中輸給法國,就開始將國家戰略從「向大陸」轉到「向海洋」,並在數百年的海洋戰略中摸索出了一條從海上貿易到海軍建設的相對完整體系,隨著英國海軍稱霸大海,英國人開始有了更大的信心向大海要財富。

但要想持續在海洋貿易中獲利,就得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而熟悉軍事領域的朋友們都知道,海軍是一個極為燒錢的兵種,而當時的英國政府又好巧不巧是最沒錢的時候。

作為新晉海洋霸主的英國政府為什麽會沒錢呢?還是那個原因,海軍極為費錢,尤其是處於戰爭消耗狀態下的海軍。

英國是靠著與荷蘭、西班牙等老牌海軍強國間高烈度的海上戰爭才取得霸主之位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尤其是船本身就無比昂貴的海戰。

這些導致18世紀初的英國政府不但沒有多少錢,甚至還欠了一屁股債。

這裏要說一下,當時持有英國國債的雖然也有一些國際資本,但那只是小頭,英國國債的大頭還是在英國的本土資本和英國百姓手中的。

通俗點說,政府欠人民很多錢。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按常理來講,英國已經成為海上霸主了,大海之上的利益點如此之多,英國政府從中抽稅,然後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即可。

這無疑是最穩妥的辦法,但缺點是慢,不止英國政府嫌它慢,英國人民也嫌它慢,大英帝國都縱橫四海了,誰還一老本行的守著那點利息錢?倆字,寒磣。

包括牛頓在內的絕大多數英國人都相信汪洋大海裏蘊藏著無盡的寶藏,所以他們才會在那支叫「南海」的股票橫空出世時,變得如此瘋狂。

橫空出世

在幾乎所有英國人都對大海有著無限憧憬的背景下,南海公司橫空出世。

這家公司背景復雜,但有一點非常確定,它與英國政府之間的關系用千絲萬縷都不足以形容,說他們密不可分更為貼切。

因為南海公司的最初牽頭人是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哈利。

哈利,與南海公司的其他大股東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手上都有大量的英國國債,這些人亦官亦商,政商旋轉門這件事可不是美國的獨創,這傳統從大英帝國時期就開始了,美國人至少還假惺惺地加一道門,大英帝國連門不加。

以哈利為首的南海公司股東不但不急於把手中的國債兌現,反而還去購買更多英國政府債券,作為回報,英國政府給予了南海公司一系列經濟支持政策:

包括允許南海公司經營煙、酒等暴利行業呀,對南海公司的一些業務實行稅收減免呀。

但如果僅僅是這些,是不可能讓民眾對於這家公司有著近乎瘋狂的追捧的。

因為煙、酒等業務雖然暴利,但它沒有多少想象空間,而人類社會是靠想象力支撐的。

真正勾起英國人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的是英國政府給予了南海公司 在南美洲新殖民地(南海)的特許經營權。

南美洲地下的金礦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為南海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黃白之物歷來能讓人神魂顛倒,尤其是總量在理論上無限大的黃白之物。

人關於財富的想象一旦開始就難以停下,南海造富神話開始了。

在當時,購買股票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所有平民百姓都有資格購買,但相比之下,購買企業債券要容易一些。

已經承載著公眾無盡想象力的南海公司開始發行債券,南海公司的名聲逐漸變得響亮。

而就在這時,英國政府來了一波火上澆油,1718年,英王喬治一世任公司董事長,南海公司等於獲得了國家信用背書。

1719年,英國政府宣布南海公司的債券由國家背書,年利率6%,這個利率是高於英國政府債券的,所以這樣一來,英國國債瞬間顯得「不香了」。

這個時候,英國政府又十分「貼心」地宣布:南海公司債券與國債可以相互兌換,由於中間有著利差,英國民眾紛紛將手中的國債兌換成南海公司債券。

在這一過程中,南海公司的名聲被炒上了天,大有南海公司既大英帝國的意思,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開始起飛,而在這個時候,南海公司又添上了一把火: 宣布可以用自己手中的南海公司債券去兌換南海公司股票。

債券的風險很小,但收益不高,股票的收益高但風險也大,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品,但南海公司有著如此之大的想象空間,誰還在乎那區區6%利率,大量民眾把南海公司的債券兌換成了股票。

在南美洲地下金銀這個極具想象力的利益點的誘惑下,英國人的財富悄然完成了從英國國債,到南海公司債券,再到南海公司股票的轉移。英國政府已經悄然釋放了風險。

牛頓入場

牛頓作為當時英國皇家造幣廠的廠長,自然能夠比普通民眾更先買到「優質」的南海公司股票。

牛頓殺入股市的時間點是1718年,也就是英王兼任南海公司董事長的那一年。

相比於大多數投資者,牛頓可冷靜多了,他經過嚴密的計算,設計出了一個預測股價的數學模型,反復推算後,牛頓確定了買入點和賣出點,然後從容不迫地在128英鎊的價格點位上買入了4000英鎊股票,這些錢大致相當於牛頓2年的薪水,這個投入比例非常好,如果股票大漲,牛頓能狠賺一筆,如果大跌,應該也不會影響到牛頓的生活。

總之,剛剛投入時,牛頓還是很理性的。

牛頓買入後不久,南海公司的股票就開始暴漲,短短3個月,股價上漲到270英鎊,比牛頓的買入價翻了一番還不止。

理性的牛頓再次開始計算,結果是此時的南海公司股價已經明視訊記憶體在泡沫,這個價格已經高於公司的實際價值了,於是牛頓果斷選擇套現離場,3個月時間,牛頓獲利7000英鎊,如果事情到這裏結束,牛頓將美滋滋地享受相當於他3年薪水的收益,但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卻超出了牛頓的認知。

在牛頓把股票賣出後,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再次上揚,很快達到了350英鎊。

牛頓認為這是最後的瘋狂,不為所動。

但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依舊在漲,400英鎊大關很快被突破,接下來的500英鎊、600英鎊也是勢如破竹。

南海公司股票價格的瘋漲讓牛頓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數學模型是有問題的,他得重新再去算一算。

經過更加「認真」的計算,牛頓得出結論: 是自己之前算錯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最多可以漲到1200英鎊。

有了「理論背書」的牛頓很快再次殺入股市,這次他決定加大投入,把之前的本金和收益全部投進去不說,還追加了近1萬英鎊,總投資額達到了2萬英鎊之多。

一開始,南海公司的股價像牛頓預測的那樣,一路飆升並很快接近1000英鎊大關。

而南海公司在短短8個月左右的時間裏翻了近10倍,這樣的訊息讓整個英倫三島都陷入了瘋狂。

南海公司的恐怖表現毫無疑問地帶動整個英國股市都進入了一輪大牛市。

上文提到過,購買南海公司股票是得有一定門檻的,很多財力不足以購買南海公司股票的英國百姓開始轉而投資價格更便宜的其他公司股票。

在超級牛市的時代背景下,似乎不用去管你買的是哪一個公司的股票,更不用管這家公司的經營情況,買到即賺到。

到這裏,英國股市已經徹底瘋狂,瘋狂到連英國政府都感覺到害怕的地步。

為了遏制借著南海公司「東風」而炒作自己的「阿貓阿狗」公司,英國政府宣布加強監管,透過【泡沫法案】。

一些根本就沒什麽業務的「阿貓阿狗」公司的股價開始在強監管下崩潰。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人類社會是靠想象力凝結而成的,想象力的優點是天馬行空,缺點也是天馬行空,人的想象力沒有固定方向,它能放大瘋狂,但同樣能加重恐慌。

當一些公司的股價開始雪崩的時候,沒有人能夠阻止人們的恐慌情緒不會蔓延到那所謂的代表大英帝國國運的南海公司上。

是泡沫就一定會破,現在,狂熱的英國民眾該還賬了。

在恐慌情緒的作用下,英國股市龍頭南海公司股價開始崩潰。

已經漲到1000英鎊的南海公司很快跌至800英鎊,但牛頓認為這是技術性調整,沒有選擇立刻清倉。 很快,他就沒機會清倉了。

南海公司股價踩踏式下跌,600英鎊、400英鎊、300英鎊,甚至200英鎊,牛頓最終的賣出價是124英鎊,基本與牛頓最初買入價持平,如果牛頓沒有中間賣出再買入的經歷,即便經歷這樣的股災,最終的結果至少能是個不賠不賺,但誰讓牛頓中間折騰了那麽一回呢?

想象力支撐著人類社會的基座,但也在見證一次次鬧劇,那黃白之物,甚至都不用具體的黃白之物,僅僅是股票市場上的一串數碼, 其威力居然能大到讓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心甘情願地給自己洗腦,完成自我降智。

救贖之道

好,這就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巨人牛頓在一輪大牛市中大敗虧輸的全過程,其實大多數資產泡沫的劇烈膨脹到崩潰的過程都大差不差,都要經歷理性上漲階段,瘋狂上漲階段和崩潰階段,這三個階段中最烈火烹油的瘋狂上漲階段誘惑力實在太大,很少有人能徹底不為所動,但只要在這個階段沖進來了,就會以身飼虎。

哦,對了,大家發現沒有,南海公司股價瘋長的過程中也伴隨著很多故事,有很多宏大敘事,這些大家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一定也會看到,當這些故事滿天飛時,大家自求多福吧。

其實文章寫到這裏就可以結束了,只要感慨一句人性貪婪,或者給出幾句面對利益要保持理想這樣的絕對正確但毫無作用的建議,這也不失為一篇不錯的文章。

但在提出問題後,我總是會習慣於追問自己一句: 怎麽辦?

首先排除兩個錯誤選項:

第一是面對利益無動於衷,無論身邊人怎麽發財都不動進入股市的念頭,能做到這一點的是聖人。

第二是透過精確的計算,在最高點賣出,能做到這一點的是神人,比牛頓更神的神人。

但這世間的蕓蕓眾生,既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人,難道就真的沒有救贖之道了嗎?

以下這個方法絕對說不上完美,但是或許能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正如上文所說,人類社會是想象力凝結而成的,人會在股市中瘋狂的根源也是想象力,所以要完成自救也得從想象力入手,這個辦法不可能是別去想象,因為這違背了人的本性, 正確的方法是利用想象力去制衡想象力,用想象力自身來防止想象力失控。這麽說有些繞,還是從牛頓的經歷入手吧。

牛頓炒股大敗虧輸的根源其實在於其清倉後又殺了進來,那麽我們要怎麽做到清倉後不再殺回來呢?

答案是沒有辦法, 因為你清空的不止是股票,還是關於財富的想象力, 但關於財富的想象是不可能在你的心中被真正清空的,絕大多數人無法抗拒這種財富暴漲所帶來的那種炫目的想象力,你早晚還會回來的。

明白了牛頓炒股失敗的關鍵點,普通人自救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既然想象力無法清空,那麽當在股市中盈利後, 也就別太著急清倉。

在投資界有這樣一個雖勝猶敗的案例:就是李嘉誠二兒子李澤楷本來持有騰訊20%的股票(成本約2000萬美元),但是他卻在賺到1億美元(翻了5倍)後把這部份股票給清空了,李澤楷因此失去了唯一一次在財富上比肩其父親李嘉誠的機會。

我們常說不要抱著賭的心態去投資, 滿倉買入是一種賭,全倉賣出又何嘗不是一種賭?

無論是滿倉買入還是全倉賣出都代表押註股市的未來只有一種走向,如果實際情況與預料的不一致,就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麽呢?應該是股價暴漲後,先回本,賣出相當於當初投入成本的股票,這麽做的好處是收回成本後,剩下的股票無論漲跌,只要不退市,就全部是收益,這樣的操作最大的好處不是賺多少,而是讓炒股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如果接下來股價繼續大漲,好處也能吃到,只是吃的少一些, 你只要有股票在賺錢,無論多少,你的心理就傾向於獲得收益的喜悅,而如果你沒有任何股票,看著股價暴漲,就只剩下賣早了的懊悔。

大家想想,如果牛頓在股價翻倍後,只是賣出一半收回成本,把其他股票依舊留在股市裏,當股價再次暴漲,他是不是就能從容一些?如果李澤楷在騰訊股價翻了5倍後,只是賣出五分之一收回成本,這潑天的富貴他是不是就能拿到一些?

簡單總結一句吧,股市上普通人的自救之道就是六個字: 別下桌,別梭哈。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大家會再次感受到炫目的財富變動,祝大家發財這句話在這種炫目的財富變動面前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了。

當故事的結尾到來時,希望大家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