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饒毅揭開中國生命科學的遮羞布,今天只相當於日本1980年代

2024-07-17科學

導語

「今天中國生命科學形勢並不好,大家都在不斷的發論文,但是我們所做的工作,並不能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地位,現在的水平糊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基本上差不多。」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大教授饒毅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如此稱。

饒毅如此說並不是為了報怨,他是站在學術的角度,向學弟學妹透露出了中國在生命科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並提供了當前這種困境的解決方案,饒毅在采訪中表示:「要不斷的提醒自己,承認自己的差距,要不傲慢,更加要對自己有勇氣。」

那麽饒毅這番話有何深意?

今天明明生命科學發展的這麽好,為什麽國際上也沒有中國想象中的那麽高地位呢?

饒毅「承認中國水平」。

近幾年中國的生命科學領域在國際上越來越被重視,在這其中我們最主要的貢獻是用自己的研究為世界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生物資訊學成果。

僅僅是基因組學這一單一領域,中國的研究成果就有70%出自中國科學家之手,而這一研究將會為人類的生物學研究帶來極為巨大的革新。

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在2018年出台了一項規定,對國家的重點研究機構進行了高額的經費支持。

同時,2019年的時候又決定對基因組學的研究機構投入數百億的經費用於研究,可謂是給了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人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正是有了這樣的環境,所以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才能夠安心的致力於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不必為生計這一問題擔心。

但是面對這樣好的創新發展機遇,饒毅卻提出了上文這樣的看法,令眾人感到不可思議。

生命科學的研究,主要分為四大領域: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基因調控和細胞生物學。

這四大領域中,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就是開始於2009年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這一儀器的出現直接推動了生命科學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量翻了一番還不止。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生命科學的研究大國,從2016年開始,中國的生物資訊產出都是全球的第一,一直持續至今。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生命科學研究人員堅持將原始數據儲存起來,並且不斷的完善原始數據庫。

可是饒毅卻認為這並不能代表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已經領先於世界,他甚至表示:「現在的水平糊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基本上差不多。」

為何饒毅提出「遮羞布」?

在許多人看來,中國的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的付出已經讓中國的學術地位邁上了一個新的平台,甚至是一個新的高度。

可是饒毅卻認為中國距離生命科學的高峰還有一定的差距,饒毅這樣說並非是貶低中國研究人員,而是對中國的生物資訊領域有著更高的期望。

他認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們現如今正處於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中國的生命科學領域已經邁上了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

所以這也就造就了饒毅在記者面前說出了上述言論,也就是意味著: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已經邁上了一個台階,但是這個台階離巔峰還有一定的距離。

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在生物資訊領域的「遮羞布」嗎?

當然不是,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的生物資訊領域的研究已經相當厲害了,當時的日本在生命科學方面的研究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是領先於世界的。

也正是饒毅這番話,讓中國的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們對自己的水平有了更加清楚的認知,也正是有了饒毅如此的評價,更是將研究人員激勵在前進。

而饒毅提到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生命科學方面的研究是領先於當時的世界的,正是由於日本在1980年代的時候進行了一些偉大的研究成果的探索。

日本的這些研究成果和響亮的名字,讓他們在生命科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舉成為世界的焦點,當時生物領域的諾貝爾獎70%就頒發給了日本的。

那麽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究員們都做出了那些偉大的成果呢?

主要有基因、iPS細胞和抗體三大領域。

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大多數都是在這三個領域上有所建樹的。

iPS細胞,英文全稱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中文譯為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是這項研究最早是日本的山中敏弘進行的創新性研究。

山中敏弘第一個將患者本身的細胞進行再生,從而可以生成患者自己的組織器官,再使其進行移植,避免了一系列的排異反應,這一研究也為臨床用藥帶來了一定的便捷。

在這項研究成果發表之後,也為山中敏弘贏得了2012年度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還有哪些短板。

日本在基因領域的研究成果也極為豐碩,最著名的當屬複制大猩猩的草案。

當時他們複制出來的大猩猩基本完全一致,為生物基因這一領域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便捷,正是有了這項研究成果,他們在iPS細胞的研究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抗體領域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是日本的一張獲得諾貝爾獎的「法寶」,在抗體領域,日本獲得的諾貝爾獎共計有27次,占到了世界的10%。

是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中最多的一個,日本在抗體領域的研究已經領先了其他國家數十年。

並且他們在這項研究中不斷的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從而為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帶來了無限的希望,同時也在全球範圍內解決了眾多重大的疾病問題。

中國在生命科學方面可以說是步入快車道的,但是也有很多短板,主要在於生物醫藥領域。

其中,中國做的最好的就是抗體。

中國在抗體上的研究已經是國際上的一流的,但是中國在抗體領域上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少,研究上的探索和日本還是有所差距的。

盡管中國相對於上世紀末90年代在生命科學領域上大大的提升,吸引了不少的學者。

但是中國生命科學領域上的研究人員數量眾多,但是探索和創新空間卻非常有限,很難再有日本當時那一批偉大的學者的產生。

而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是需要持續不斷的研究的,有了研究結果,才會有人才的匯聚,從而也吸引了新的人才,給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結語

饒毅提到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已經邁上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不是為了批評,而是希望中國在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們用更加努力的態度去向前進,將更加豐碩的成果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