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相對論「時間膨脹」表明速度越快時間越慢,膨脹的到底是什麽?

2024-02-04科學

愛因斯坦的 狹義相對論 自1905年誕生以來,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仍舊屹立不倒,被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據支撐,也因此成為了現代物理學大廈的 兩大基石之一 (另一大基石是量子力學)。

狹義相對論是在兩個假設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這兩大假設分別是: 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 。有了這兩大假設,就可以推匯出狹義相對論中的所有基本公式,其中就有時間膨脹效應公式。

時間膨脹,顧名思義就是「時間變慢了」,具體來講就是「 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時間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不斷變化的,也因此推翻了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絕對時空觀。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在不同的慣性系下,時間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最通俗的例子就是,我們地球上每個人的時間流逝速度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只不過差異微乎其微,我們根本察覺不到,也不會對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任何影響,所以在我們的固有思維裏,還會認為時間是絕對的。

時間膨脹可以分為兩種, 速度可以引發時間膨脹,而重力同樣可以引發時間膨脹

狹義相對論裏,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速度引發的時間膨脹,可以用時間膨脹公式來計算。

而在廣義相對論下,重力越大時間就越慢,重力引發的時間膨脹,同樣也有一個時間膨脹公式來計算。

速度和重力引發的時間膨脹公式,看上去差別很大,但兩者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包含 光速c 。顯然這說明了光速在時間膨脹中一定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們很有必要詳細了解一下光的特性。

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毫不誇張地講,人類科學發展史都是圍繞光來展開的,這是因為人類觀測到的一切,幾乎都要依賴光,準確來講是依賴電磁波。

光的本質是電磁波 ,我們平時所說的光,指的是可見光,而可見光只是整個電磁波譜中非常狹窄的一部份。而電磁波是一種能量,依靠光子來傳遞能量。

除了可見光之外,還有波長更長的無線電波,紅外線,波長更短的紫外線,X射線,Gamma射線等。

雖然光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但直到近代,科學家們才真正開始研究光的具體特點,測量出了光的傳播速度,大約為每秒30萬公裏。

光速,是一個常數,非常重要的常數, 任何資訊和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越這個常數 。同時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裏,把「光速不變」作為一個基本前提,意味著真空中的光速恒定不變。

如何理解 光速不變?

簡單講就是,光速與其他任何速度疊加之後,仍舊是保持光速不變。舉個例子,即便你是無限接近光速的速度追趕一束光,這束光相對你的速度仍舊是光速。

這裏有必要強調一點,光速不變和狹義相對論的關系是,光速不變是因,狹義相對論是「果」。網絡上很多人把這種因果關系搞反了,誤認為是狹義相對論推匯出來的光速不變,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說白了,光速不變沒有原因,起碼目前人類並不知道光速不變的原因,它本身就是 假設 ,也可以認為是公理。假設或者公理就不需要原因。也就是說,科學家其實並不知道「光速不變」的底層邏輯,只是他們發現了「光速不變」這個事實確實存在而已。

一個看起來簡單的光速,卻是我們宇宙的「 定海神針 」!

在我們的宇宙裏,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是可變的,只要選擇不同的參照系,物體的運動速度就會發生變化。但唯獨光速是特例,光速是絕對的,不管你選擇什麽樣的參照系,光速都保持恒定不變。

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通俗理解光速,光速就像是宇宙的一把通用的「 標準尺子 」一樣,以不變應萬變。這把「標準尺子」可以用來衡量宇宙萬物的運動規律。

而正是因為光速的這種絕對不變,才會讓不同的觀察者感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改變,也就是剛開始所講的時間膨脹效應,當然還有空間的尺縮效應,這兩種效應其實是等價的,同時出現的。

光速限制和光速不變,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觀察。

舉個例子,你用天文望遠鏡觀測10光年外的星球,看到的肯定是該星球10年前的模樣。但如果你乘坐一艘飛船,這艘飛船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同時假設這艘飛船可以瞬間加速到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達到這個速度的瞬間飛船還在地球上。

對於飛船裏的你來講,你看到的10光年外的星球就不再是10年前的模樣,可能是5年前,1年前,甚至1個小時之前的模樣!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麽明明那顆星球距離地球10光年,飛船裏的你看到的卻不是10年前的星球呢?

說白了,就是因為光速不變引起的時間膨脹和空間尺縮效應。具體來講,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講,看到你乘坐的飛船需要大約十幾年的時間(具體時間取決於飛船的速度)才能到達10光年外的星球,但是對於飛船裏的你來講就不需要那麽長時間了,可能僅需要5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到達那顆星球。

也就是說,你的時間「膨脹」了!

而用空間的尺縮效應就更容易理解了。在你乘坐的飛船速度到達非常接近光速的瞬間,雖然飛船仍舊在地球上,對於飛船裏的你來講,原本10光年外的星球,空間距離會瞬間變短,從10光年可能縮短為1光年,甚至有可能近在咫尺,你感覺走一步就能到達那顆星球,當然前提是飛船的速度必須無限接近光速。

時間膨脹和尺縮效應其實是等價的 ,兩者必須同時出現,因為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體系下,時間和空間是有機體的整體,兩者不可分割,任何把時間和空間分開討論的行為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

速度會引發時間膨脹,重力同樣可以,而且速度和重力引發的時間膨脹是等效的。

重力越強,時間也就越慢 。可以這樣理解重力引發的時間膨脹。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質素越大重力就越強,對時空的扭曲程度越大,越是扭曲的時空,時間就會變得越慢。

比如說黑洞,可以把時空扭曲到無限,連光也無法逃脫極度扭曲的時空,時間自然就趨於停止了。

這裏還有必要糾正一下網絡上的很多「民科」思維,所謂的「時間膨脹」,並不是說高速運動下的物體自身的時間變慢了,而是相對其他參照系時間變慢了。

舉個例子,假設你以無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你的時間就趨於停止了,但並不是說你自身感受到的時間停止了,更不是說你的新陳代謝停止了,而是在外部世界看來你的時間停止了,你會看到外部世界的時間無限變快,甚至你感覺到的一秒鐘,外部世界就過去了無限久,一眨眼的功夫宇宙就走向終結了。

而你自身並不會感受到時間有任何變化,你自身的感受與在地球上的感受並沒有什麽不同。用物理學術語來講,你的「本征時間」是不變的。何為 本征時間 ?通俗理解就是裝在你口袋裏的鐘表顯示的時間。

總結

速度和重力引發的時間膨脹效應並不只是理論,早就被證實了,同時也早已廣泛套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衛星定位系統。由於衛星位於大約2萬公裏的高空,受到的地球重力會相對較小,因此衛星的時間就比地面時間要快一些。但同時由於衛星的速度很快,時間相對地面時間要慢一些。

綜合來看,重力對衛星的時間影響會更大,也就是說衛星上的時間會比地面時間更快,每天大約快 38微秒 (一微秒等於百萬分之一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此短暫的時間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我們也感知不到,但由於衛星導航系統對精確度的要求非常高,就必須校正衛星上的時間,讓其與地面時間保持一致,否則導航系統會徹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