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精確和不精確的世界

2024-01-30科學

自伽利略以來,人們在科學領域追求精確的信念是越發的強烈,直至牛頓達到了一個階段的頂點。而這種信念依然滲透在當前大多數人的世界觀中——科學是精確的,或者更「精確」的說,科學是對這個世界的精確描述,人們可以利用科學,精確的認識這個世界。

技術的發展也更加驗證這些信念,從火車到鐘表,從電腦到原子彈,人們看到了精確的力量,只要按照人們抽象出的科學預想的那樣設計,現實的齒輪也就會跟從人的目標轉動,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個世界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是精確的。

可是設想一個場景,情侶相約徒步到一個無人的郊外,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我們有辦法知道,那天下午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女人可能說出一路的野花,男朋友的攙扶,和美妙的野餐,而男人可能會說石頭的形狀,河水的清冽,和偶爾跑過的小動物,那麽哪一個才是精確的那一段時間的現實呢?

或許這種假設過於極端,如果在一個有監控的酒吧裏,是不是就可以精確的還原當時的事情呢?那麽前提要是在一個能夠記錄聲音且具備全景視角的鏡頭下,即便是這樣,當時發生的一些微小細節,比如說男人喝下冰啤酒後胃的收縮和女人在聽到情話之後汗毛微微的立起,這樣的情景也很難被察覺。

於是,想要認定世界是精確的發生,就需要假設一個無所不在的全視之眼,或者直接假設有一種純粹的客觀發生,不論有沒有人觀察,世界都是持續的並完整的在進行著,並且如果人們願意,可以透過各種顆粒度的觀察來獲取這個世界的精確資訊。

遺憾的是以上兩種精確——科學的精確和現實的精確,似乎只存在於人的想象中。無數的科學理論的更新證明了一點,如今我們所有的一切知識,只不過是在剔除了一些幹擾項之後對真實世界的某一個角度的模擬,還遠遠做不到能夠完全精確的描述世界。

而關於現實的精確,也只能借助一種對完全客觀於人類存在的「現實」的想象才能實作,一旦我們真的想要去觀察,或者想要去描述的時候,那麽精確的真實必然變得模糊。就像一對情侶對現實的描述可能完全不同。

而這個世界還存在著大量的謠言流言,讓我們想精確的了解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天任何一個地理位置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徒勞的,即便是能夠了解,也是部份的,模擬的以及隨意的。

甚至,人的記憶本身就是不精確的。忘記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記憶有的時候會根據人的心情特點被放大或縮小,甚至是篡改。也就是說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重塑一個「精確」的世界。

更可怕的是,不僅僅是個體的記憶,就連群體記憶,也可以在人們的某族群體情緒和外界環境的影響之下,發生巨大的扭曲,從而導致親歷過某件事情的所有人,對這件事的記憶都會發生一種不可思議的改變,從而真正的改變了這件事實,就好像它就如人們所記憶的那樣發生過。

所以,精確與模糊,真相與謊言,在這個世界上,又該如何明確分辨呢?可能一切還都在人,分辨由人而起,那麽人就必然要承擔這些分辨背後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