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為什麽說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將會是人類「絕望」的開始?

2024-03-10科學

前言。

自從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就一直有各種關於在火星上發現水、生命等資訊被傳播出去的猜測,尤其是關於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更是牽動人心。

盡管目前人類科技還無法讓我們登上火星親自尋找答案,但事實上,人類早在幾十年前已經有所預言。

一、為何在科學家看來火星是「絕望」的開始?

在眾多的科學家中,尤其以史帝芬·霍金這樣的天才級人物,都認為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可能會成為人類的危機,甚至稱這將是「絕望的開始」。

為何他們如此悲觀?按照一般的認知,地球之外再也沒有一顆行星有類似的生物環境,為什麽一旦火星有了生命,人類就會陷入絕境?

實際上,這並不是因為地外生命的威脅,而是有關「寄生文明」的問題。

關於寄生文明的定義,眾多天文學家和科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其中有一種看法成為了共識:

所謂寄生文明,是指一種比人類文明更為先進的文明,它們不需要與人類發生任何接觸,便能輕而易舉的征服我們的生存空間。

一旦火星有了生命存在,就意味著地外生命不再是「傳說」,而這只是宇宙中無數生命體中的冰山一角,後面等待人類的挑戰將是難以想象的。

想象一下,如果宇宙中有一千億個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那麽這些行星上就可能有千億個文明體存在,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只要行星處於宜居帶內,生命就有可能誕生,也就意味著,人類將面臨數不清的強大文明體的威脅。

據科學家估算,地外生命的誕生條件極為苛刻,它所需要的生存環境與人類相似,但絕對不能與人類相沖突。

按照這樣的計算,宇宙中可能有數百億個這樣的行星,但因為條件的匹配度,能夠在這些行星上誕生生命的概率僅僅只有一千億分之一之內,而地球的存在就是這一千億分之一的奇跡。

但一旦火星上有了生命的存在,這一計算就會被打破,它將成為一個生命體誕生的新典範,它所面對的生存環境與地球極不相同,甚至會更加惡劣,但只要火星上有生物存在,科學家就能計算出,宇宙中誕生生命的難度遠遠低於之前的估算。

這也就意味著,在類似於火星這樣的行星上,人類之外的生物將會像「野草」一樣的瘋狂生長,而大量的生命體會進一步證明,宇宙中大概有多少能誕生生命的行星。

一旦這個變化出現,對於人類來說將是可怕的「巨大屠殺」:

因為在這類行星上,生命體不需要像地球的生物一樣呼吸氧氣,只要其所在環境中含有對應的物質元素就行,這就意味著,它們不需要與人類爭奪資源,只要在這類星球存在一類類的生命體,那麽它的生存和發展就會變得異常容易。

而這些生命體也不會為地球帶來什麽威脅,因為地外生命之間很少有交集,除非是人類專門將它們帶到地球上,否則它們就會默默的繁衍生息,直到地球上出現什麽災難造成它們的滅絕。

但即便如此,人類依舊會感到恐慌:

因為一旦地球出現生命大滅絕的情況,這意味著類似火星的行星上也會有一天出現巨大滅絕的情況,而如果滅絕的地方仍然能孕育生命,那麽就意味著生命體的數量將會大大超出地球時代的界限,這將極有可能引發一場「生物浩劫」。

而且這還只是人類的猜測,事實發展可能會更加悲觀:

因為科學家發現,在我們能觀測到的範圍內,地球是「獨一無二」的特殊星球,而在距離地球千光年以外的茫茫宇宙中,還沒有被人類發現過第二顆類地行星。

也就是說,地球在各種維度上都太過特殊,除了我們之外,沒有其他生命體能夠與之相提並論,所以科學家擔心一旦在太陽系內又出現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這將使得地外生命變得「平凡」。

就如同地球上的生物一樣,每個環境都會孕育出不一樣的生物,當類地行星出現了第二顆,相信地外生命也會多種多樣,其中肯定有比人類更厲害的文明體存在。

而這些繁多的生命體將會相互競爭、相互前進演化,最終達到統領宇宙的地步:

到那時,人類不僅會面臨從未有過的強敵,還可能面臨自身滅亡的命運,而這一切都可以從火星上的一顆「種子」開始。

二、如果真的有生物體,那它們的面貌會是什麽樣的?

盡管許多科學家都對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表示懷疑,但一些士氣高昂的實驗員,卻始終堅信著自己的直覺:

不僅認為火星上曾經有過生命的痕跡,甚至還認為那裏的生物體與地球生物體一樣,還尚未完全滅絕。

盡管說出這番話極有可能讓別人覺得身故,但這些科學家依舊堅信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會在火星上找到地球生物的影子。

那麽這些科學家的自信和樂觀究竟來自哪裏呢?其實只要從火星上捕獲到的甲烷氣體中尋找到線索就行:

畢竟在地球上,只要有生物體存在,甲烷氣體就會一同產生,而在火星上,人們也曾經因為這種氣體而懸著一絲希望。

綜合許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和觀點,有人甚至推測,在火星上可能還存在一種特殊的細菌:

因為從迦勒隕石中分離出的特殊真菌,在反復強光下的照射下,仍然能夠存活,這種真菌就非常類似於人們推測中的火星生物體,因為它們都能夠和特殊環境產生共鳴。

不僅如此,關於火星上的生命形態,科學家們還猜測:

它們可能是一株尋常的「植物」,但它們的面貌一定不會像地球上的植物那樣。

因為它們的生存環境迥異人間,它們生長在地底下的一片昏暗,隱藏在微弱的光線下,所以它們一定擁有著與地球植被不同的、能夠適應火星極端環境的特殊外觀和生命特征。

而火星上的生命形態更可能是一種「菌類」,甚至是「細菌體」,因為在地球上「細菌體」的種類繁多,且它們對環境的要求並不嚴苛,擁有很強生存能力,在惡劣環境下依舊能夠繼續發育和繁衍。

而在火星上,由於環境惡劣,這種生物體生存於地底下的可能性也會更多一些。

雖然火星上的生命形態目前尚無法得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不管它們是植物、細菌還是其他類別,它們的出現都會給人類文明帶來不同的發展。

三、即便存在生命體,人類也不會束手就擒。

盡管有很多科學家對在火星上發現生命的猜測持懷疑態度,但大部份人依舊對這一前景充滿憧憬,認為在地外生命面前,人類的探索任務才剛剛開始。

那麽如果有一天火星上真的出現了「火星生物體」,那麽人類應該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呢?

和平共存?還是毀之為絕塵?

無論人類的選擇是什麽,但科學家強調的一點是:

無論是受到了人類的幹擾,還是自然力量的摧殘,火星上的生命體很有可能已經「灰飛煙滅」,或者還在「準備中」。

那麽這些生命體究竟是什麽樣子,人類又是怎樣發現它們的?

這一切,就留待科學家腳踏實地地去探索吧。

筆者認為。

無論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對於人類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護好地球上的生物,好好珍惜這片藍色星球。

如果地球上的生物體得不到保護,將來就算在太空中有一片新天地等著我們,最終也只會變成一片荒蕪。

既然無法改變太空探索,那麽我們就要努力改變和維護地球現有的環境,為地球上的生物體提供最好的生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