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新研究發現手機的環境光傳感器可以用於監視使用者

2024-01-26手機

智能電話越來越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工具,從臥室到會議室我們都隨身攜帶著它們,在這樣的時代,需要對數碼私密越來越警惕。然而,正如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最近的一項開創性研究所揭示的那樣,我們需要關註的範圍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期。忘了相機和麥克風吧——事實證明,環境光傳感器是一個被忽視的無處不在的元件,可能是黑客窺視我們生活的視窗。

你口袋裏隱藏的鏡頭

傳統上,環境光傳感器是我們器材中無害的硬件部件,用於調節螢幕亮度,似乎沒有安全影響。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驚人的功能:這些傳感器可以重建螢幕前發生的事情的影像,在不存取相機的情況下捕捉詳細的手勢。這一發現將曾經被認為無害的元件變成了潛在的監控工具,而且所有這些都可能是在使用者不知情或同意的情況下進行。

技術特洛伊木馬

這項研究的方法既巧妙又令人震驚。透過利用螢幕作為照明來源,並捕捉手等物體與器材互動或接近器材時光強度的變化,研究人員可以重建這些相互動作的影像。這個過程類似於單像素成像,依賴於團隊開發的高級演算法,能夠將這些光變拼接成連貫的影像。

由於環境光傳感器的重量化雜訊和低靈敏度的挑戰,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復雜的反轉演算法。該演算法結合了ℓp-norm去量化器和基於深度學習的去量化器,從量化傳感器數據中有效地重建影像。這種方法允許消除雜訊,同時保留影像重建所需的基本訊號內容。

研究人員使用現成的安卓平板電腦進行了實際實驗,展示了透過在器材螢幕上顯示已知影片序列,並分析環境光傳感器捕獲的光強度變化來捕獲觸摸互動和手勢的詳細影像的能力。這些實驗展示了該方法在沒有網絡攝影機的情況下重建螢幕前環境影像的潛力,從而證實了私密風險。

這種能力凸顯了深刻的私密風險。因為環境光傳感器一般不需要設定存取許可權,可以操作來監視使用者。其影響是巨大的,從捕捉螢幕上的每次輕掃和點選,到監控在器材前可能出現的更親密的時刻。

超越光線:其他傳感器處於危險之中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暗示了其他流動通訊器材傳感器可能構成類似的私密風險。例如,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可以推斷按鍵,甚至根據振動重建語音模式(speech pattern)。臨近狀態傳感器(proximity sensor)、磁力計甚至氣壓計,每個傳感器都具有不同功能,理論上都可以重新用於監視,而它們往往不受存取許可權的控制。

對策

解決這種新發現的風險需要多方面的方法。研究人員建議加強對所有傳感器的許可權控制,倡導一種使用者可以精細控制哪些應用程式可以存取哪種傳感器數據的模型。此外,他們建議進行硬件修改,例如將傳感器從直接互動區域重新定位,以阻止潛在的數據泄漏。

展望未來

麻省理工學院的這一啟示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單個傳感器的警示故事;它是對數碼私密不斷變化的本質的警鐘。在我們的器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我們的時代,重新評估安全和私密的含義至關重要。環境光傳感器曾經被認為是良性的,它說明了技術進步如何超過我們對其影響的理解。

對於消費者來說,該研究強調了了解其器材功能以及他們可能無意中共享的數據的重要性。對於開發人員和制造商來說,這提醒了他們在保護使用者私密方面的 責任,敦促他們從一開始就考慮到私密進行設計。

當我們駕馭這個數碼時代時,創新和私密之間的平衡仍然是一個不斷調整的目標。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不僅強調了一個漏洞;它開啟了關於我們與技術的關系以及隨之而來的看不見的風險的對話。在應對這些挑戰時,學術界、行業和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將至關重要,以打造一條既能尊重使用者私密,又能享受技術進步益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