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16GB+1TB存不住了,這波中端機漲價潮要來了!

2023-12-08手機

固態硬碟漲價預言成真,中端機廠商面臨成本翻倍的窘境。過去一年,在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顆粒暴跌的東風下,「16GB+1TB」的配置幾乎成為了中端手機的標配。然而好景不長,儲存芯片巨頭聯手減產限供,令固態硬碟價格節節攀升。面對倉促漲價的供應商,中端機巨頭們該如何應對?漲價可能讓使用者離心,不漲又難保利潤,這真是左右為難的抉擇。

事情要從去年說起。2022年,全球範圍內的鋰電池原材料價格暴跌,帶動儲存產品普遍大幅降價。固態硬碟更是「跳水式」下挫,許多品牌的價格較2021年腰斬。正值5G和智能化升級的春風,中端手機市場迎來井噴式增長。大快快閃記憶體儲讓手機廠商如虎添翼,紛紛推出頂配1TB容量的中端新機,進一步刺激市場活躍度。

然「兔死狗烹」,供應商也是精於算計。短暫的商品價格回落後,三星、SK海力士等儲存芯片巨頭從今年上半年起開始減產限供,拉動價格節節攀高。以知名固態硬碟品牌梵想為例,其旗艦產品S500PRO硬碟價格在六月底曾跌至468元,如今已重回600元高位。僅半年翻了一番,可謂「斷崖式」反彈。

對整機廠商而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據悉三星近期與小米、OPPO、谷歌等簽署的新供貨合約,DRAN和快閃記憶體芯片單價較現有合約整整上調10%-20%。這意味著手機成本或將大幅增加。業界分析認為,中端機市場將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陷入兩難的境地下,是漲價還是不漲價?這對中端機巨頭們來說困難重重。

從定價策略上看,小米、一加等中高端機品牌存在較強的漲價動力。雖然中端機市場對價格敏感度極高,但過去幾年流量紅利早已耗盡。「16GB+1TB」的標桿配置其實隱藏著1TB UFS3.1硬碟獨占了成本的一半。面對翻倍的價格,不漲價可能讓利潤下滑。

最新釋出的紅米K70E似乎預示著一個價格走高的趨勢。盡管配置與前代K50並無差異,但釋出僅半年,16GB頂配價格已悄然提高至2599元。利潤空間似乎被部份擠占。業內人士分析,短期內中端機市場仍將保持相對平穩,但如果情況持續惡化,今年下半年則可能掀起一輪漲價浪潮。

順應大勢,某些中端機品牌反而可能從漲價中獲益。以華為為代表,它們的定價策略一向保守,存在一定的「歸中」空間。在已有一定溢價的基礎上,適當調升價格不致影響銷量,反而可以因漲價潮而盈利。相反,那些過分依賴「量大管飽」的策略獲取使用者的品牌,則面臨被迫止損或失去使用者的兩難抉擇。

綜上所述,儲存產品成本上漲已成定局。短期內中端機價格能否經受住價格戰的洗禮,仍有待觀察。但長此以往,16GB+1TB的霸主地位恐將不保。那些曇花一現的超高規格中端機,也許很快就要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殆盡了。當下囤積可能是明智之舉,否則只怕要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