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陶瓷材質或將回歸,手機外觀設計迎來新篇章

2024-08-20手機

日前有訊息稱,小米和一加的新款旗艦機型可能會用上新型陶瓷材質,但其或與此前的陶瓷背殼有一定差異。此外值得註意的是,陶瓷材質後續或不僅限於旗艦產品,諸如Redmi K80系列以及一加Ace系列機型也有望帶來采用這一材料的版本。

此前,小米MIX系列就曾以Unibody全陶瓷設計引發了大量消費者的關註,但這一方案隨著MIX4後續機型的中斷,也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由於陶瓷材質在手感等方面有著諸多優勢,因此一直有使用者希望手機廠商能夠推出使用這一材料的機型,如今的相關傳言也表明廠商對於機身外殼材質的探索一直並未停止。

事實上,陶瓷材質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其核心優勢在於其具備高硬度、耐刮擦、耐腐蝕等方面,因此用於手機外殼也能夠有效提升耐用性。而且陶瓷更為細膩的手感也令許多使用者印象深刻,相比金屬材質的「冰」和玻璃的「滑」,其恰到好處的觸感也能極大提升使用者體驗。更為關鍵的是,陶瓷材質與玻璃一樣、對於訊號以及無線充電的影響相對較低,因此自首次套用以來就受到了眾多的關註。

盡管陶瓷有著諸多優點,但至今這種材質都很難稱得上普及的一大原因,就在於成本。而這種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生產工藝也共同構成了其成本更高的主因,畢竟機身外殼作為產品設計的直接體現,往往還擁有各種復雜的曲線,因此對於公差控制的要求就極為嚴格,而陶瓷燒結工藝的一致性又相對較低,需要繁瑣的後期加工才能達到理想的形狀與精度。

此時陶瓷的高強度與高耐磨性就成為了負面影響,並帶來加工難度和良率的雙重挑戰,直接推高了生產成本。關於這一點的難度,小米方面此前在推出首款套用Unibody全陶瓷方案的機型MIX2時,就曾進行過相關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限制陶瓷材質普及的另一個關鍵要素,則是重量。在如今智能電話更追求輕薄、便攜化的情況下,重量顯然也就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

尤其是在旗艦機型為了提升產品力,需要更多「堆料」的情況下,更是導致機身重量不斷攀升,如今諸如小米14 Ultra、OPPO X7 Ultra、vivo X100 Ultra等頂級旗艦的重量就已逼近或超過220g,幾乎達到了使用者能接受的上限。在這樣的背景下,引入陶瓷材質背殼必然將使得機身重量繼續上升,因此要使用陶瓷材質,必然就需要在減重方面花更多的心思。

作為高度整合化的終端產品,智能電話的每一項技術進步都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今陶瓷材質的再度興起在一定程度上便得益於電池和材料兩大核心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從電池這一角度來看,隨著矽碳負極技術的出現,就使得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升。這就意味著在保持、甚至提升電池容量的同時,其物理尺寸和重量會相應降低,這顯然就為在外殼上使用陶瓷材質提供了一定得可能性。

而材料學的進步也為陶瓷再次「走紅」註入了活力,如今復合材料相關技術已經打破了早前各材料之間的界限,創造出了可以集多種物理特性於一身的新材料。僅以陶瓷為例,其本身就有著多個分支,以「納米陶瓷鋁合金」為例,就既具備陶瓷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特性,也擁有鋁合金輕質、韌性,以及可塑性強的特質,因此也被用於航天領域。

但也正是由於其集「各家之長」,所以簡單粗暴地歸類為「陶瓷」或「鋁合金」顯然都不合適,同樣的例子還有小米的龍晶陶瓷。而這種具備多樣化的可能,也正是目前相關傳言中強調新型陶瓷與傳統陶瓷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新材料帶來市場有利競爭的同時,手機廠商也面臨著成本、使用者需求,以及差異化等諸多因素的挑戰。一方面,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都會帶來成本提高、產線調整等變化;另一方面使用者對於機身外觀、手感、重量等方面個人化需求的日益多樣化,也使得廠商要根據產品定位、目標使用者群體進行更靈活的調整。

在智能電話這一高度競爭、且日新月異的賽道中,材料的選擇與演變無疑也是推動創新與進步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單一材料的優勢如今已難以滿足消費者對手機效能、外觀、耐用性,以及價格的綜合要求,因此相關廠商也在不斷嘗試對多種材料特性進行深度挖掘和融合,實作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兼具美學價值的產品。

例如使用金屬材質,就是希望借助其堅固、耐腐蝕的特性,來強化手機的機身結構強度,從而提升耐用度,同時這一材料獨特的質感也能充分體現出差異化。然而就像任何材質不會是萬能的一樣,金屬材質也存在會遮蔽訊號、密度更高等局限性,這就促使廠商需要進一步探索更輕量化合金材質。

同時碳纖維、芳綸等復合材料的套用,也憑借著高強度和輕量化的特性,不僅賦予了機身更高的耐磨、耐刮擦性,也為智能電話材料方案的多元化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然而這類符合材料仍面臨著成本方面的局限,目前也是少數高端產品的專屬方案。

盡管玻璃材質憑借獨特的質感、溫潤的手感,以及相對適中的成本,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且廠商可透過不同的加工工藝也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效果,但其局限性就在於在抗摔性上的缺陷,直至特種玻璃的出現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而塑膠材質作為「常青樹」,優勢就在於成本和工藝的成熟,並能透過特殊的表面處理、紋理設計等方式,呈現出更為多樣化的視覺效果,但如何打破「廉價」的刻板印象,則是如今手機廠商在追求的目標。

在智能電話近年來的外殼材質方案的前進演化歷程中,透過不斷的嘗試和融合各種材料的優勢,也帶來了諸多極具差異化的方案。而相關廠商在這個領域實作的技術進步的探索,不僅推動了手機市場的持續進步,更是為消費者帶來了更為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