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榮耀Magic6正選拆解:設計思路就是「能省的省 該花的花」

2024-01-13手機
影片載入中...

最近幾個月,榮耀頻繁推出新機,而本期拆解的主角,正是榮耀剛剛釋出的Magic6,它也是榮耀旗下的主力產品,跟之前拆解OPPO Find X7一樣,我們還是想透過標準版,來看看這個全新的系列產品有著怎樣的品質基礎,用料和做工是什麽水準,內部結構又是什麽樣的。

榮耀Magic6采用了全新設計,如果不說型號,單看外觀的話,很難從它身上找到前代的影子。全對稱等深微曲屏+四曲收弧後蓋的造型,初次上手的感覺有點特別,手機很薄,但不輕,不是那種絕對的分量感,而是中框在總重量中的占比很高,增加了局部受力。

究其原因,Magic6的厚度只有8.1mm,而且這種「薄」的感覺是非常均勻的。手感的好與不好比較明顯,好的是整體更多運用弧線,再加上素皮後蓋,上手之後貼合感和舒適度還是不錯的。

不好的是,「薄」和「分量感」湊在一起,又有圓潤造型和光滑中框的加持,讓握持變得不那麽自信,總感覺,不帶保護殼的時候,手機會從手裏滑出去。有一個細節我比較喜歡,就是後蓋的紋理,跟常見的素皮不同,多了點紙質感和褶皺感,也為它的外觀帶來了差異化。

下面開始拆解,關機後,取出底部的SIM卡托,常見的金屬擋板+塑膠框架組合,紅色橡膠圈用於提升密閉性。

Magic6的相機模組同樣凸出明顯,所以只能先加熱平整的後蓋中下部,溫度調到100度,加熱3分鐘。四曲面收弧後蓋,帶來了更好的貼合度和密閉性,內收的後蓋,緊緊扣合在中框四周,外沿一圈金屬倒角,略微高出後蓋邊緣,形成了一種斜向下的內嵌效果,導致結合處縫隙極小,常用的塑膠翹片根本插不進去,只能選擇更薄,且具備極高柔韌性的金屬翹片開路。

這裏又體現出金屬中框厚度均勻的好處,升溫明顯、受熱均勻,且熱量可以很快傳遞到粘膠上,使粘膠軟化,金屬薄翹片貼著後蓋邊緣的弧度,很容易就插進了點膠層,並成功開啟突破口。

Magic6的後蓋就這一個難點,後面的步驟相對簡單,沿著四周一點點向前推進,開出足夠大的縫隙就換塑膠薄翹片,除了邊角稍微有點阻力,大部份區域都比較輕松,很快就開啟了後蓋。可能是最近遇到的後蓋都比較難拆,突然來個容易的,多少還有點不習慣。

後蓋的整體結構,跟近期拆解的多款旗艦機類似,主要由兩部份構成,一是整塊塑膠內襯,相當於後蓋的主體框架,二是外側的紫色素皮。後蓋內側外沿可以看到一圈灰色粘膠,左邊的稍窄一些,右邊的相對較寬,它屬於是那種軟膠,雖說拆起來容易,可黏性足夠強,後蓋裝配牢固。

上方兩側邊角,各有一塊散熱膜,拆的時候因為看不到內部,金屬撬片還劃開了其中一塊的粘膠。

左下角和下方中間位置,還有獨立的點膠位,輔助加固後蓋,它們旁邊也有兩塊散熱膜。

右下角的小塊圓形泡棉,對應副板區域的同軸線接頭,起到填充和緩沖保護作用,避免跌落和重摔情況下,同軸線接頭斷開或者脫落。中間的一大塊鏤空泡棉,覆蓋了整個電池區域,為電池、無線充電線圈提供相應保護。

DECO區域采用了時下旗艦流行的結構,它也由兩部份構成,金屬材質的鏡頭外框,以及塑膠材質的黑色內襯。只不過,細節略有不同,大部份類似結構的DECO,內襯都是一整塊,只有鏡頭對應位置開了圓孔,而Magic6的DECO內襯大部份區域都空出來了,只剩下一個類似圓角矩形的塑膠圈。

從裸露的金屬光澤來看,外框應該是鋁合金材質。內襯和外框,都要比DECO的開孔大一圈,其中內襯也做了隆起的效果,然後嵌在外框裏,透過4顆螺絲和粘膠雙重固定,而它們倆正好透過開孔,把後蓋夾在了中間,相當於DECO組合又多了一重加固。內側還設定了多個金屬和塑膠限位柱,手機主體可以找到它們的對應位置,也算是加固方式的一種。

這樣算下來的話,DECO區域總共有四重加固。左上角的開孔對應激光對焦模組,右上角的開孔對應閃光燈和環境光傳感器。所有開孔的位置都設有泡棉圈,提供緩沖保護。

可能是因為後置相機區域整合的部件比較多,所以看起來會比較復雜。

它的結構和蓋板的設計也比較特殊,這點從側面就能看出來,跟真我GT5 Pro類似,蓋板也做了圓形的隆起,只不過沒有GT5 Pro那麽誇張。後置三攝都加裝了防滾架,既是一種保護,也起到了墊高和加固的作用。左側裸露的金屬板是蓋板夾層,可以輔助散熱。

閃光燈位於左上角,采用單LED燈珠的配置,下面是後置環境光傳感器,激光對焦模組位於右上方,分撒的金屬彈片負責天線訊號溢位。

頂部中間位置,有一塊石墨散熱貼,覆蓋了前置鏡頭和頂部喇叭的位置。

無線充電線圈覆蓋在電池上方,Magic6支持50W無線快充。電池及下方區域的散熱做得很充分,除了充電線圈有一層散熱膜之外,它下面還壓著一大塊灰色的石墨散熱貼,向上一直延伸到蓋板內側,鏡頭下方能看到露出了一部份,它跟充電線圈一起,都透過粘膠固定在音腔上。

副板區域相對特殊,遮蓋件不僅分為金屬和塑膠兩部份,同時,金屬板還沒蓋全,可以看到底部的麥克風,塑膠板也有裸露,面積相對小一些,只露出了同軸線的接頭,這也就是為什麽後蓋內側會增加一小塊圓形泡棉的原因。

撕開底部固定無線充電線圈和石墨散熱貼的粘膠,蓋板透過兩種共計14顆螺絲固定,擰下所有螺絲,撬起取下蓋板。

內側的觸點比較多,且分布不是很規則,右上角的9個觸點,對應閃光燈和環境光傳感器,左邊中間位置的6個觸點,對應激光對焦模組,右側的4個觸點,對應無線充電線圈,它的下面就是延伸過來的石墨散熱貼。讓人稍感意外的是,蓋板內側並沒有看到用於緩沖保護的泡棉墊。

主機板A面已經一覽無余,左上角有一顆降噪麥克風,外側沒有設定金屬罩,旁邊是紅外傳感器的位置。

從側面可以看到,這一小塊區域采用了疊層主機板。

前置鏡頭背面和主攝的BTB上都貼了導電布,右邊的喇叭還整合了聽筒功能。右側有一深一淺兩條藍色同軸線,深色的接頭旁邊,能看到1顆用於固定主機板的螺絲。

Magic6的電池采用單電芯雙介面方案,兩個介面一左一右位於主機板兩側。

依次斷開電池的兩個BTB,跟著是主副板和螢幕FPC的BTB,以及兩條同軸線。

撕開主攝上貼的導電布,斷開它和長焦鏡頭的BTB,兩顆鏡頭和防滾架可以一起拆下來,超廣角鏡頭沒用粘膠固定,而是用了一個金屬扣,拆的時候註意別掰壞了,撕掉前置鏡頭的導電布,斷開BTB後取出。

此時,前後四攝都湊齊了,後置三攝均配備了防滾架,5000萬像素豪威H9000超動態鷹眼主攝,擁有超高動態範圍,光圈f/1.9,支持OIS光學防抖。3200萬像素長焦鏡頭,支持2.5X光學變焦,最高50X數碼變焦,光圈f/2.4,支持OIS光學防抖。5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122度超廣視角。5000萬像素前置鏡頭,支持AF自動對焦。

拆解繼續,主機板的固定螺絲共有2顆,除了前面提到的右上角那顆,在主攝和長焦中間還壓著1顆,為了便於裝配和維修,這兩顆螺絲旁邊的主機板上,都做了一個「Y」的標識。

主機板的PCB很薄,很多介面位置都做了疊層處理,主要還是為了墊高,以滿足裝配需求,主機板核心區域依舊是單層PCB設計。

所有BTB基座都沒有設定橡膠圈或者泡棉圈,它們對應的接頭上也沒有,同樣,蓋板對應位置也沒有加裝泡棉墊,所有電容和小的部件也都沒做點膠處理,著實差點意思,別說跟OV旗艦比了,就連同檔位的小米手機,至少也會在蓋板內側加裝泡棉墊,給介面提供相應保護。

主機板B面右上角能看到降噪麥克風的圓孔,旁邊就是紅外傳感器,Magic6也支持紅外遙控功能。PCB上相對薄弱的位置,都加裝了金屬片,用於提高剛性,避免裝配或者跌落時斷裂。

B面最大的那塊遮蔽罩是可拆卸的,其中一部份略微凸起,並塗抹有矽脂,大概率就是處理器等核心芯片所在位置。撬起取下遮蔽罩,裏面還塗了一層矽脂,清理掉矽脂後,下面印有鎂光標識的,是LPDDR5X執行記憶體,它壓著的那顆更大的綠色芯片,則是來自高通的驍龍8 Gen 3處理器,旁邊另一顆印有鎂光標識的,是UFS 4.0快閃記憶體芯片。

拿掉主機板之後,手機主體框架就空了出來,左上角的黑色泡棉圈對應麥克風,旁邊的泡棉圈對應紅外傳感器,四周散布的金屬片,用於天線訊號溢位。

左下角的4個觸點,對應電源鍵和音量鍵。框架中間位置切掉了一塊,形成鏤空下沈,上面殘留的矽脂表明,它對應的就是主機板B面的核心區域。

前面提到過, 那部份金屬遮蔽罩略微凸起,為了不占用更多的縱向空間,就透過下沈的方式,容納這部份凸出,避免了整機厚度的增加。撬起左上方的黑色PCB,它上面整合了前置環境光傳感器。喇叭透過粘膠固定,用鑷子撬起取下,上面的2個觸點用於連線主機板。

視線轉向下方,擰下副板區域所有固定螺絲,撬起金屬蓋板,斷開主副板FPC的BTB和兩條同軸線,跟著撬起取下音腔,斷開指紋辨識的BTB,副板就可以拆下來了。

跟主機板區一樣,副板A面所有BTB基座都沒有橡膠圈或者泡棉圈,元器件沒有做點膠處理,麥克風上也沒有金屬罩。USB介面整合在副板上,外面有藍色橡膠墊包裹,起到防塵密閉作用。

振動單元透過粘膠固定,供應商為瑞聲科技,看尺寸也是0809規格,應該是升級後的ESA0809。

撬起旁邊的指紋辨識模組,Magic6采用的是短焦鏡頭方案。

喇叭位置設有橡膠圈,麥克風對應位置則設有泡棉圈,下面采用防呆設計,避免卡針插錯,損傷麥克風。

電池采用易拉快拆設計,按照提示操作,很輕松就能拆下電池。Magic6的電池容量為5450mAh,制造商為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從背部的ATL標識來看,電芯供應商為寧德新能源。

到這裏,榮耀Magic6的拆解就基本完成了。它的整體結構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常見的布局和硬件分布,包括走線都是相對傳統的方式。不過,在一些細節上,還是有一定差異化的,比如均勻收弧的四曲面後蓋,帶有紙質紋理感的素皮,DECO區域內襯的造型和裝配,相對集中且高整合度的相機區域。然而,在做工用料的細節上,例如,主副板BTB基座的防護,主機板元器件點膠,緩沖泡棉的使用範圍等等,Magic6在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出現這種情況,主要也是受成本所限,榮耀把更多投入放在了使用者感知更強的核心硬件上,比如更加護眼的超高頻調光螢幕,客製的鷹眼主攝,以及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核心三大件,這些都是成本組成裏的大頭兒。綜合來看,榮耀Magic6選擇的還是實用路線,主打高配置和高效能,所以在一些內部細節上,則從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