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大變革!AI走向流動終端 「AI手機元年」誰會領跑?

2024-03-07手機

蘋果

台北時間 3 月 4 日晚,蘋果公司突然釋出了新一代搭載 M3 芯片的 Macbook Air,宣傳語中強調了該產品所具備的各種 AI 輔助功能。今年 1 月,三星率先釋出了全球首款「AI 手機」Galaxy S24 系列;2 月,國內廠商 OPPO 緊接著推出了 AI 手機 Find X7 系列,魅族則直接停止了傳統智能電話業務,全面投入 AI 領域......縱觀全球各大數碼廠商的動向,AI 走向流動終端已成為明顯趨勢,2024 年也被稱為「AI 手機元年」。

目前,AI 手機的概念備受關註,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消費市場,相關討論無處不在。但有熱度就有爭議,「AI 手機是噱頭還是未來」的詞條登上了熱搜,消費者對 AI 手機的實際使用感受也各不相同。目前,AI 手機的市場表現如何?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近日進行了觀察與走訪。

產品:百家爭鳴,質素參差不齊

目前手機市場上,三星、OPPO、VIVO、小米、榮耀等眾多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 AI 手機產品。其中,三星 Galaxy S24 系列的最大亮點是其搭載的 AI 大模型 Galaxy AI,該模型具有通話即時轉譯、AI 最佳化照片、對影片進行慢動作補幀、圈圖搜尋等功能;OPPO 則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安第斯大模型,其主要賣點包括語音通話智能摘要、照片一鍵消除路人、長文本處理以及更加人性化的「小布」語音助手等。此外,VIVO、小米、榮耀三家也分別為自家產品接入了自研的藍心大模型、小愛大模型、魔法大模型。雖然「大模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實際的 AI 手機表現如何呢?

目前來看,文本處理、影像處理和語音對話是 AI 手機功能的集中體現,但從科技類自媒體「雷科技」釋出的一則 AI 手機測評影片中可以發現,這些手機的實際表現水平並不一致。部份產品目前還欠缺 AI 識圖、網頁文本提取等功能,部份產品的人工智能助手水平堪憂,甚至無法辨識使用者給出的指令……

這樣參差不齊的表現,主要是由於背後大模型的算力水平不同所致。對此,各大廠商也在加快算力研發的步伐,以支持對大模型的進一步訓練。不久前,OPPO 宣布成立「AI 中心」,並表示要集中所有資源做好 AI,這充分顯示了其發展 AI 智能終端的決心。其高級副總裁劉作虎更是在釋出會上表態:「(企業)再不布局大模型就沒戲了。」

市場:銷量可觀,使用者認知尚淺

在南韓,三星 Galaxy S24 銷售火爆,僅發售 28 天就突破 100 萬部銷量,創下了該機型的銷售記錄;在國內,OPPO Find X7 系列全渠道開售 5 分鐘便取得了上一代銷量 402%的成績,再創佳績。據記者觀察,目前的手機市場中,AI 相關功能已成為各大廠商重點宣傳的賣點之一,除了過去更註重的影像功能、軟件硬件,大模型及其表現也成為衡量一部手機素質的關鍵一環。

然而,與行業內持續火爆的討論度相比,消費者的反饋要冷靜得多。記者走訪了深圳幾家大型商場內的手機專櫃,發現許多前來體驗新機的消費者對 AI 的套用並不是很「狂熱」。在 OPPO 專賣店,市民劉先生向記者表示,自己雖然關註到了新款的一些 AI 功能,但作為一名手遊愛好者,他目前更關心手機在處理器、軟硬件方面的表現,「AI 的功能感覺更多集中在日常辦公上,對我的吸重力還不是很大。」劉先生說。

在網絡上,也可以發現許多網友對「AI 手機」概念的疑惑。「語音助手功能不是很久以前就有了嗎?」「手機裏加個大模型就能叫 AI 手機了?」「這些宣傳的 AI 智能功能現在手機裏下個 APP 不也能解決嗎?」透過這些疑問可以看出,目前大眾對「AI 手機」還沒有深入、清晰的認知。

一位三星專櫃的銷售員表示,目前 AI 在手機中的套用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消費者沒有深刻的感知是正常現象。「但以 AI 最佳化照片為例,利用 APP 實作和手機本身實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位銷售員補充道,「目前由於算力限制,APP 大多將圖片傳輸到雲端進行處理,這樣的操作非常耗時,但端側的大模型實作了離線處理,不僅速度提高了,安全性也有了保障。」

發展:AI 手機的未來在何處?

在今年的 MWC(世界流動通訊大會)中,德國電信與高通、Brain.AI 聯合開發的一款概念產品或許向我們展示了 AI 手機的「終極形態」——這款「AI Phone」摒棄了傳統應用程式的設計,使用者透過與 AI 語音助手聊天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手機化身貼身助手,透過接收語音指令完成聊天、尋找資料、影像拍攝等操作。

「AI 手機」其實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 2017 年,華為就提出了智能電話將從「APP 時代走向 AI 時代」的口號。時過境遷,ChatGPT 的出現推動人工智能進入「生成式 AI」時代,AI 逐漸具備學習、理解、感知世界的能力,「AI 手機」也再次成為熱議話題。劉作虎認為,真正的 AI 手機能夠更高效地利用計算資源、敏銳地感知真實世界、擁有強大的自學習能力和更充沛的創作能力;360 創始人周鴻祎則曾在公開發言中表示,隨著端側「小模型」的不斷湧現,搭載「大模型」的終端或許也即將面世。

在「AI 手機元年」的 2023 年,經歷了漫長成熟發展期的智能電話市場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存量市場。據咨詢機構 IDC 的統計,2023 年全年中國智能電話市場出貨量約為 2.71 億台,同比下降 5.0%,為近 10 年以來最低;市場調查機構 TechInsights 的報告也顯示,2023 年全球智能電話換機率跌至 23.5%,換機周期長達 51 個月。

如今,AI 手機的出現讓手機行業進入了繼傳統功能機、智能電話之後的第三階段,IDC 預測,2024 年全球新一代 AI 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 1.7 億部。AI 手機的出現能否為電子消費品市場註入一針「強心劑」,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