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從1999到5999元,國產旗艦越來越貴,真的是這樣嗎?

2024-06-07手機

國產旗艦機價格上漲趨勢

智能電話作為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載體,其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註。在過去的十年裏,國產手機旗艦機型的價格出現了持大幅上漲的趨勢。以小米為例,2011年推出的小米M1旗艦機僅售1999元,當時被視為"高性價比殺手鐧"。然而短短幾年後,小米旗艦系列的價格就已突破3000元大關。到了2022年,小米12 Pro的起售價已達5699元。這種漲價趨勢不僅體現在小米品牌,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如OPPO、vivo等的旗艦機型價格也都突破了5000元的高價位。

這一價格上漲趨勢與智能電話硬件的快速叠代密不可分。每一代旗艦機都在追求更強大的處理器、更大的執行記憶體、更清晰的網絡攝影機等,以滿足消費者對拍照、遊戲、辦公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這些硬件的升級無疑會推高整機的生產成本。以高通公司的旗艦芯片為例,從2019年的驍龍855,到2022年的驍龍8 Gen 1,單顆芯片的價格就上漲了近50%。

漲價主要原因

除了硬件成本的上漲之外,國產手機品牌旗艦機型價格持走高還有其他幾方面原因:

國產手機品牌加大了技術研發投入,以追趕甚至超越國際品牌的創新實力。以小米為例,2021年其研發投入高達224億元人民幣,占當年營收的比重高達8.6%。大量的研發投入不僅體現在芯片、網絡攝影機等硬件創新上,也體現在MIUI等軟件系統的持最佳化和升級。這些創新無疑推高了旗艦機的生產成本。

國產品牌有意識地提高旗艦機價格,以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在過去,國產手機長期被視為"低端產品",品牌溢價能力較弱。但隨著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國產品牌開始渴望獲得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同等的品牌地位和溢價能力。 他們將旗艦機型定位為高端旗艦,透過提高價格來彰顯品牌實力

高端旗艦機市場份額快速增長,成為品牌競爭的新焦點。 根據第三方數據,2021年國內5000元以上旗艦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50%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年輕消費群體對手機的高端化需求不斷攀升。為了搶占這一快速增長的高端市場,各大品牌紛紛推出高價位的旗艦新機,從而進一步推高了整個旗艦機市場的價格水平。

國產品牌雙線並列策略

盡管國產品牌在高端旗艦機市場發力,但我們也需要看到,中國智能電話市場仍以中低端使用者為。根據相關數據,2022年中國智能電話市場中,3000元以上高端機型的出貨量占比僅為25.6%,而1000-2000元價位段的機型出貨量占比高達37.8%。

面對這一使用者結構,國產手機品牌普遍采取了"高端旗艦機'栽樹'、中低端機型'乘涼'"的雙線並列策略。 一方面,他們在高端旗艦機市場持發力,透過創新和高價格來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在中低端市場大量鋪貨,以保證銷量和利潤

以小米為例,除了推出小米12系列等高端旗艦機型,小米還在RedmiNote等千元機系列上精心打造,並線上下渠道大力鋪貨。2022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超過1.9億部,但其中3000元以上高端機型的出貨量僅占20%左右。可見,中低端機型仍是小米的主要銷售動力。

其他品牌如OPPO、vivo等也是如此,他們在FindX、X系列等高端旗艦機型上下重註,但同時也在A系列、Y系列等千元機型上精耕細作,以滿足不同層次使用者的需求。

未來價格趨勢

未來國產旗艦機的價格會如何走勢?從目前來看,旗艦機價格短期內仍將維持高位。 一方面,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將繼推高硬件成本;另一方面,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各家都希望透過提高旗艦機價格來彰顯自身的創新實力和品牌溢價能力

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智能電話作為一種消費品,其價格能否獲得消費者認可是決定其發展前景的關鍵。如果旗艦機價格持續飆升,將難免遭到消費者的抵制。國產品牌在追求創新的也需要在成本控制上下足功夫,努力將旗艦機的價格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國產品牌有望透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作創新與成本控制的平衡:

加大芯片、網絡攝影機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在軟件系統、人工智能等方面持續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體驗價值,從而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 再次,最佳化供應鏈和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制造環節的浪費

只有在創新和成本控制之間把握好平衡,國產品牌才能讓旗艦機的價格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繼保持在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

國產手機旗艦機型價格持續上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一漲價趨勢一方面源於硬件成本的上漲、品牌加大研發投入等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產品牌在創新實力和品牌形象上的不斷提升。國產品牌需要在創新與成本控制之間尋求平衡,讓旗艦機的價格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繼續保持在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只有這樣,國產手機品牌才能真正實作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