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一只不會飛的鸚鵡(深度好文)

2024-03-12寵物

成長,

只有在不舒服的狀態下發生

作者:洞見yebo

在墨西哥的街頭,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一群鸚鵡,站在一根根木棍上,任由旁邊的遊客們觀賞。

奇怪的是,盡管它們羽翼豐滿,也沒有被關在籠子裏,可它們卻不會飛走。

為什麽呢?

原來,在鸚鵡剛出生時,墨西哥人就對它們進行過一種訓練。

他們把羽翼未豐的鸚鵡放在一根棍子上,然後突然抽掉棍子,鸚鵡就會摔下來。

反復多次後,鸚鵡就會認為,只有待在棍子上才是最安全的。

久而久之,它就習慣了待在棍子上。

即便後來長出了羽翼,它們也不願意離開棍子,慢慢地,他們就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就像這些鸚鵡一樣,習慣了待在「棍子」上:

它可能是一個舒服的環境、一份穩定的工作,一項正在貶值的技能……

總沈溺於眼前的安全中,不願離開,那麽這些「棍子」就會變成鐐銬,將你永遠禁錮在原地。

美國作家斯賓塞說, 生活永遠在變化中,而變化就意味著危機。

安於現狀的茍且,只能讓你在渾渾噩噩中被無情淘汰。

選擇遠離安逸,敢於擁抱挑戰,你才能不斷突破自己,讓人生擁有更多可能性。

一個人強大的開始,就是主動離開那些舒適的「棍子」。

1

心理學裏有個經典理論,叫做 「花盆效應」

把花放在花盆裏養著,由於受到精心呵護,開得非常嬌艷,但稍微遇到風雨就會馬上枯敗。

人也一樣,在舒適的環境中待久了,看似歲月靜好,卻也經不起一點風浪。

作家 @輝姑娘 ,講過自己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大學畢業後,透過父母的關系,進入了一家國企單位,做起了行政工作。

單位待遇很好,工作量也不大。

每天除了打印檔,就是幹些其他毫無技術含量的雜活,非常輕松。

一年後,和她一同進入單位的兩個人,都陸續辭職換了工作。

也有人勸她,可以試試其他行業,在這裏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沒有發展前景。

可她卻不以為然,反而喜歡上了這種輕松自在的日子。

平時沒事她就在辦公室喝茶聊天,每天下班前半小時,她就開始收拾東西,到點便走。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持續下去。

但沒想到,幾年後由於效益不好,公司開始重組業務,精簡部門。

朋友因為長久待在舒適環境中,工作能力嚴重退化,結果上了第一批被裁人員的名單。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

環境中的舒適區,心理上的舒適區,還有習慣的舒適區,正如一個又一個的豬圈。

一旦落進去,看似蠻舒服的,有吃有喝有爛泥打滾——但這所有的舒適,都需要你來買單。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今天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後就要付出多少代價。

舒適區,是短暫的避風港,其實也是廢掉你的陷阱。

你所迷戀的安穩,只會一點點侵蝕掉你的鬥誌,讓你的人生逐漸淪為平庸。

2

20世紀70年代,美國很多麥當勞門店的銷售額大幅下滑。

總裁克洛克調研後,要求各個門店砍掉辦公室座椅的靠背。

很多員工都感到不解,克洛克解釋說:

靠著舒服的椅背,誰會願意離開辦公室?沒有靠背,他們坐久了腰酸背疼,自然會多去餐廳走動,也就容易發現營運上的問題。

果然,接下來半年,虧損門店經營狀況明顯好轉,陸續扭虧為盈。

想起心理學家瑪吉博士曾說過: 「成長和舒適,不能乘坐同一匹馬。」

一個企業如此,對一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舒適的環境,只會慢慢使你的能力退化;處在不舒服的狀態中,你才能擁有改變的決心,去突破能力邊界。

央視主持人周洲,20歲便主持央視王牌節目【大風車】。

工作一直順風順水,生活安穩無虞。

直到短影片興起,傳統電視節目受到很大沖擊,周洲也面臨著職業生涯的危機。

此時擺在她面前的,有兩個選擇:

一是留在央視,雖然難有作為,但勝在安穩;二是辭職創業,不僅艱難,成功概率也未知。

經過思考,周洲辭去了「鐵飯碗」,選擇了創業,從零開始做起短影片與直播。

剛開始,層出不窮的問題讓她心力交瘁:與供應商交鋒、打造營運體系、維護客戶群體……

可不論再難,她都咬著牙堅持,一一解決。

透過不斷地努力和投入,公司逐漸走上正軌。而她也在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區後,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楊天真說過一句話:

「我一直主動發起與這個世界的撞擊,因為我知道無論結果如何,所有撞擊帶來的回饋,才是我真正的成長。」

很多時候,穩定才是對一個人最大的限制。

只有拆掉安穩的避風港,大膽走出去,才能看見新的風景,找到新的希望。

當你逃離了舒適區,主動迎接挑戰,自然能在持續的更新中完成蛻變,收獲更好的自己。

3

芝加哥大學的校訓是: 「想要有所成就,就去做那些困難的事。」

在這個世界上,弱者總給自己找舒適,強者卻給自己找不適。

看過商業作家香帥的經歷。

2010年,在取得金融博士學位後,她被北大金融系聘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本只需要講講課、寫寫論文就可以過得非常舒服。

但她卻不願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內,而想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圈。

為了成為專業作家,她每天堅持寫稿子,反復打磨文字,經常熬到兩三點。

幾個月後,她在【第一財經】雜誌開辟了自己的專欄。

後來做線上金融課程,她又花了半年時間,反復推倒重來,把體系化的知識一點點地拆解,使得課程既有料又有趣。

最終課程上線後,吸引了數百萬的讀者。

後來,她又做了自己的IP,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還寫了好幾本暢銷書。

透過不斷的挑戰自我,如今的香帥,在自媒體、商業等領域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媒體人特許說過一句話, 凡是能讓你變好的事情,過程都會有些艱難和疼痛。

走一條更難走的路,你才能打破限制,超越過去的自己。

美國遊泳名將菲爾普斯,曾在奧運會拿下23塊金牌,創下39項世界紀錄。

很多人驚嘆他的天賦,卻不知這完全得益於他的「自討苦吃」:

為了鍛煉靈敏度,訓練時他會事先跟訓練館說好,讓對方在他訓練過程中突然斷電;

為了提升專註力,備賽前,他會讓教練故意往水下扔東西,並大聲喊叫進行幹預。

……

這些痛苦的訓練,讓他的技術突飛猛進,最終獲得巨大的榮耀。

商業導師梁寧說: 痛苦,是比快樂更重要的天分。

用痛苦來驅動自己,逼自己一把,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遠。

蚌歷千般磋磨,才能孕育珍珠;松經風吹雨打,方能傲立峰頂。

當你主動選擇了吃苦,只要熬過撕裂的過程,等待你的就是涅槃後的新生。

工作多年,有位前輩對我說過一句話,對我受益匪淺:

舒適區就像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奢侈品,當你想去消費這件奢侈品時,請認真審視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

畏縮在舒適圈裏,舒適圈終會消失;待在原地拒絕前進的人,遲早會被生活拋棄。

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永遠不要做停在棍子上的鸚鵡。

學會讓自己保持危機感,努力給自己找不適。

你只有不斷嘗試,拼命扇動翅膀,才能掙脫桎梏,飛向廣闊的天空。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