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動物界全系列】劍尾亞目—蟋蟀科(中):鬥蟋

2024-01-25寵物

劍尾亞目—蟋蟀科(中):鬥蟋

9.動物文化

中國有把蟋蟀作為寵物養在小籠子裏的文化,在西班牙、葡萄牙亦然,南宋【西湖老人繁盛錄】載:「促織盛出,都民好養,或以銀絲為籠,或作樓台為籠,……」。更有人用蟋蟀作為其他食肉類動物的飼料。

中國最早有【詩經】「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描寫。在中國等國家流行鬥蟋蟀為樂,唐朝【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秋興,妃妾輩皆以小金籠貯蟋蟀,置於枕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亦效之」。顧逢【負曝雜錄·禽蟲善鬥】條雲: 「父老傳:鬥蛩亦始於天寶間。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而畜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其來遠矣。」。宋朝宰相賈似道整日和群妾蹲跪在地上鬥蟋蟀,【類書纂要】曰:「賈似道於半閑堂鬥蟋蟀。」更荒唐者賈還帶蟋蟀上朝議政,甚至曾經發生蟋蟀自賈水袖內跳出,最後竟跳黏到皇帝胡須上鬧劇;賈似道還編寫了一本「促織經」[4],講述自己養蟋蟀和鬥蟋蟀的經驗,【促織三拗】雲:「贏叫輸不叫,一也;雌上雄背,二也;過蜑有力,三也。」,昆蟲學史專家鄒樹文稱:「這個對於蟋蟀交配習性的發現不論其是宋或明,其記述之早均可稱述。」【促織經】也是世界研究蟋蟀的第一部專著。

明朝鬥蟋蟀的風氣最盛,宣宗朱瞻基時家家戶戶皆捕養促織,鬥促織場也比比皆是。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載:「吳越浪子,有酷此戲,每賭勝負,輒數百金,至有破家者」。呂毖【明朝小史】記清秋吟蟋蟀,早聞物華兩個黃鸝鳴「宣宗酷愛促織之戲,遣使取之偶之意,又是博物史不記其鬥蟋江南,價貴至數十金。楓橋一糧等等。賈似道華博之有人」。

清朝蒲松齡所寫【促織】為宣德皇帝尋蟋蟀;王應奎【柳南續筆】卷一【蟋蟀相公】條稱:「馬士英在弘光朝,為人極似賈積壑,其聲色貨利無一不同。羽書倉皇,猶以鬥蟋蟀為戲,一時目為‘蟋蟀相公’。」

當代熊召政的【張居正】第二十九回曾以大量的篇幅描寫當時的盛況,並提到調養之法:「用籬落上斷節蟲,再配上扁擔蟲,一起烘幹研和餵之,再用姜汁濃茶配以銅壺中浸過三日的童便作為飲品,如此調養七日,黑寡婦仍驍勇如初」。

還有地方將生蟋蟀當作小吃供人食用。在泰國、柬埔寨等國家,也有將蟋蟀用油炸的烹飪方式制成食品。

中國大陸一些城市有專門的蟋蟀協會,組織鬥蟋大賽。

台灣的台南市新化區豐榮裏,當地居民每年都會利用學校放暑假時,舉辦熱鬧的「鬥蟋蟀」大賽。

蟋蟀也是肉食性兩爬和寵物鳥的主食。

10.下屬亞科

蛄蟋亞科(Eneopterinae)

蟋蟀亞科(Gryllinae)

針蟪亞科(Nemobiinae)

樹蟋亞科(Oecanthinae)

金鐘亞科(Phalangopsinae)

11.鬥蟋

鬥蟋(學名:Velarifictorus),昆蟲名,為直翅目蟋蟀科鬥蟋屬各種類的通稱。鬥蟋屬中最著名的種類為迷卡鬥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廣泛分布於中國的廣大地區。其他常見種還有長顎鬥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麗鬥蟋(Velarifictorus ornatus)等。

鬥蟋分布於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上海、四川、陜西、浙江、福建、廣東、台灣、貴州、雲南及日本等地。主要為害豆類、薯類、花生、玉米、高粱、甘蔗、果樹苗木等多種蔬菜及其他農作物。

(1)形態特征

①成蟲

中等體型,體色黑褐,頭圓,頭頂漆黑具反光,後頭有3對橙黃色縱紋,前列通常無橫紋相連,兩單眼間橙黃色,橫紋兩端粗,中間縊縮成大括弧形,後翅不發達。雌蟲體長14~19毫米,顏面平直,前翅短略接近腹端,產卵管從中間向後直伸,長於後足腿節,俗稱三尾子,雄蟲體長13~16毫米,顏面不凹入,大鄂也正常,前胸背板黑褐色橫形,前翅長達腹端,腹末有2根尾須向後斜伸,發音鏡近長方形,鏡室由1曲成直角的橫脈分成2個,斜脈2條,端網區與鏡等長,後端圓。

②卵

長圓型,長2.3~3.0毫米,黃色半透明,光滑具彈性。

③若蟲

形體擬成蟲,灰褐色,具翅芽。

(2)發生規律

鬥蟋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於翌年5~6月間孵化,7月上旬可見新羽化的成蟲,8月中下旬進入成蟲盛發期,9~10月進入產卵盛期並以卵越冬。

8月初見若蟲,下旬見成蟲,9月間盛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產卵。每雌產卵約150~200粒,散產於土內1~1.5處。穴居,晝伏夜出,雄蟲洞穴常相對固定而雌蟲無固定洞穴,雄蟲善鳴以招引雌蟲前來交配;其鳴聲還有占據領地、警告其他雄蟲不得入侵,及在兩雄相鬥時其壯威等作用。兩雄相遇時進行殊死搏鬥的目的在於爭奪配偶。該蟲一般都生活於土壤稍潮濕的旱作田及磚石下或草叢間。

該蟲有習性好鬥,鳴聲寬宏,音節勻稱、略有蒼聲,可連續長鳴不已,既是一種玩賞價值很高的昆蟲,也是一種雜食性危害豆、蔬菜、芝麻、谷子、甘蔗及樹苗等的害蟲。

(3)迷卡鬥蟋

迷卡鬥蟋(學名:Velarifictorus micado)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種常見鳴蟲,即常人所說的「蛐蛐兒」,廣泛分布於中國的廣大地區。迷卡鬥蟋通體黑褐色,頭大,頂部寬圓,顏面圓凸飽滿;常棲息於野外地面、土堆、石塊和墻隙中,掘洞或利用現成瓦礫石塊縫隙而居,並嚙食植物的莖、葉、種實和根部,偶爾捕食小型昆蟲,是農業害蟲。每到夏天,雄性為了求偶,會不間斷地鳴叫,直到深秋才逐漸停止。迷卡鬥蟋是最常見的用來鬥蟋蟀的品種之一。

①體形特征

迷卡鬥蟋體長13-18mm,通體黑褐色。頭大,頂部寬圓,顏面圓凸飽滿,後頭有6條黃色短縱紋,兩側單眼之間具1條中間狹兩端寬,形似大括弧「{」的黃色橫帶,中單眼處具一小黃斑點。前胸背板橫長方形,具淡黃色斑紋。前翅略不達腹端。後翅短於前翅。亦有後翅長於前翅的個體,俗稱「飛機翅」。雄蟲前翅長達腹端,發音鏡斜長方形,內有一彎成直角的翅脈將鏡分為兩室,斜脈2條,端區約與發音鏡等長,末端圓。雌蟲前翅短於腹部末端,後翅超過腹端似尾狀,常脫毛,產卵管長於後足腿節。

②生活習性

迷卡鬥蟋棲息於野外地面、土堆、石塊和墻隙中,掘洞穴或利用現成瓦礫石塊縫隙而居。迷卡鬥蟋所築洞穴常帶蓬蓋狀伸出物,與地面約成45°角。拉丁屬名「Velarifictorus」即有「覆蓋物」之意。雄性具極強的領地占有習性,一個洞穴只能容納一只雄性或和單只雌性配偶。為了爭地盤、爭配偶,與其他雄性個體進行殊死決鬥是它們在行為上的特性。野外占據地域寬廣,鳴聲響亮的迷卡鬥蟋,通常具較強的鬥性。

③鳴聲介紹

清澈嘹亮,節奏中速,聲如「句,句,句,句(Ju)……」。鳴聲連續無間斷。在無幹擾的情況下,鳴叫長達幾十分鐘,甚至100分鐘以上。迷卡鬥蟋在不同性比條件下,鳴聲的聲學特征不同。雄性獨處時發出召喚聲;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時會發出警戒聲、挑戰聲或勝利聲;1雄1雌在一起時會發出歡迎聲、求愛聲,如果雌性不理會雄性的求愛時則會發出一種催促聲。

④生長繁殖

a.交配

雌性一般選擇體型較大的雄性進行交配。交配前,雄性會為了吸引雌性註意而連續地、不間斷地尖聲鳴叫,它們互相用觸角觸碰,之後,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後背,生殖器與雄性的對接。與其他蟋蟀科昆蟲一樣,雄性開始不斷收縮腹部排出精莢,整個過程約二十分鐘左右。精莢排出後,雄性變得異常興奮,然後獨自離開覓食以補充體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會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獲得營養。若交配時不慎分離,則會重新交配。

b.產卵

交配後3-14天雌性就會產卵,產卵時把肛門下端的產卵管插入松軟的土壤中,並排出卵粒。一只雌蟲一次可產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極其微小,呈褐色。

c.孵化

卵在自然條件下開始孵化,約1年後一齡幼蟲破土而出倒掛在植物上利用重力進行第一次蛻皮。每只鬥蟋需經歷幾次蛻皮後才可變為成蟲,每蛻一次皮,身體都會長大一些。約3-5天後雄蟋蟀性成熟,開始鳴叫,尋求配偶。

⑤地理分布

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

(4)長顎鬥蟋

長顎鬥蟋(學名:Velarifictorus aspersus)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種常見鳴蟲。

①習性

長顎鬥蟋棲息於野外地面、土堆、石塊和墻隙中,掘洞穴或利用現成瓦礫石塊縫隙而居。長顎鬥蟋所築洞穴常帶蓬蓋狀伸出物,與地面約成45度角。拉丁屬名「Velarifictorus」即有「覆蓋物」之意。雄長顎鬥蟋具極強的領地占有習性,一個洞穴只能容納一只雄性或和單只雌性配偶。為爭地盤、爭配偶,與其他雄性個體進行殊死決鬥是本種在行為上的特性。野外占據地域寬廣,鳴聲響亮的長顎鬥蟋,通常具較強的鬥性。長顎鬥蟋也好鬥,其鬥性不亞於迷卡鬥蟋。也許是由於其貌不揚,或因其上顎太長,在比賽中容易咬傷對方至殘,被拒之於正式的鬥蟋賽事。

繁殖方式:卵生。

食性;以植物的根或嫩芽為食。

②鳴聲

清澈嘹亮,節奏中速,聲如「句,句,句,句(Ju)……」。鳴聲不連續,一般6-7聲為一頓,偶爾也有至五聲為一頓的,每一次鳴叫也不會長達幾十分鐘。鬥蟋一般在夏末秋初開始鳴叫。喜夜間鳴叫,氣溫在20℃時鳴叫最歡。

③分布

江蘇、江西、福建、貴州、廣東、廣西、河北和雲南,日本。

12.花生大蟋

花生大蟋(學名: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類動物。由於它體形較大,又常危害花生等農作物,因而被稱為花生大蟋。

(1)外形特征

此昆蟲體大而且強壯,體長35~45毫米,寬12~14毫米,觸須長40~50毫米。呈絲狀。通體赤色或黃色,背板上顏色最深,近於黑色,腹部色淺,呈淺黃褐色。頭很大,呈半圓形,有3個並列的單眼,中眼橫生,半圓形。前胸背板特別寬闊,呈鼓形,表面有明顯刻點。其前、後翅均較發達, 長度超過腹端,後翅端折疊成須狀,端不超過尾須。大蟋蟀的發音鏡不大,呈長方形。後肢特別強壯發達,善於跳躍,脛節上有兩排刺,每排4~5枚。雌蟲產卵管呈管狀,長5~6毫米。

標準是身長體壯,頭大,背寬,大腿粗壯有力,大腿脛節上的刺要長而尖,無殘缺,前翅要長而大。大蟋蟀的頭部,要求有光澤,金光發亮者即為佳品。其後翅也應挑選長大的,因其後翅越長,即表明身體越強健。另外,大蟋蟀的體色以深暗的為好,也體現其體質的結實。

(2)生活習性

此昆蟲性情兇猛,有自相殘殺的習性,除了剛孵出的若蟲外,其成蟲、若蟲都各自挖掘洞穴,只有交尾時才雌雄同居。它們常在洞口覓食,常將嫩枝切斷拖回洞內啃食和貯備。大蟋蟀約幾天出洞1次,喜歡悶熱的晴天和溫暖的氣候,在天黑後出洞,刮風下雨深居洞內不出。

大蟋蟀常常棲息在很深的土洞穴中,掘土捕捉是捕不到的,它的洞口一般都有土擋蓋著不易尋找到,即使找到,也不能知道它向哪個方向伸展,其彎曲度如何。

(3)棲息環境

大蟋蟀常棲息於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沙質旱地或花生、豆類等多種農作物的田畦、果園、苗圃的地面上。它常在土中挖深穴而居,主穴可深達80~100厘米。此蟲危害植物的根、莖和嫩葉,咬食松、杉、樟、橡等樹木及麥、稻、花生、豆類等農作物和蔬菜,是一種著名的害蟲。雌蟲、雄蟲大多分穴而居,雌蟲將卵產在洞穴內。大蟋蟀晝伏夜出,夜間雄蟲在洞穴口處以鳴聲引誘雌蟲出洞而進行交配。其洞為如手指粗的圓洞,洞口用松土堆蓋,不易尋得。其鳴聲渾厚而洪亮,為「句句句句」,節奏較快,連續不斷,常可持續20~30分鐘,粗聽象似蟬鳴。

(4)族群分布

大蟋蟀在中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海南、貴州、雲南及台灣都有分布,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越南等國也有分布。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 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