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培育成本每只近20萬元,導盲犬帶主人融入公眾日常

2024-03-01寵物

「只要思念還在,就不算離別。願你換一種方式再來人間。」日前,中國首位女盲人鋼琴調音師陳燕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懷念曾陪伴她8年的導盲犬珍納。

今年1月,珍納去世。在曾經服役的8年時間裏,它因和主人陳燕共同推動導盲犬進入公共場所而被人所熟知,也和公眾一起見證了中國導盲犬被社會逐步接納的過程。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導盲犬經過刻苦訓練、層層選拔,「奔赴」盲人身邊,成為他們的「眼睛」和親密無間的「戰友」。

珍納檔案

珍納2008年7月16日出生,是一條黑色的拉布拉多尋回獵犬,這個犬種也是中國用作訓練導盲犬的首選。2011年4月,珍納經過重重考驗,從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順利畢業,成為中國第18只導盲犬。2024年1月30日,珍納在大連的寄養家庭中去世。

溫情故事

再見,珍納!

「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活潑好動的珍納一下子就撲到了我的懷裏。」2011年4月13日,導盲犬珍納與中國首位女盲人鋼琴調音師陳燕配對成功,成為北京市第5只導盲犬。

「能像我一樣享受到導盲犬服務的盲人還在少數。」陳燕回憶說,申領一條導盲犬,要求盲人年齡在18至50周歲,並具備較強的定向行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穩定的工作和家庭等,因此並不是每一位盲人都具備申領資格。當時東城區有4000多位盲人,但擁有導盲犬的盲人只有陳燕一位,全北京也僅有十幾只導盲犬。很多盲人排隊申領,但等候期十分漫長,陳燕也是排了一年時間,參加了多次面試,才最終獲得珍納的申領資格。

「有了珍納之後,我就有了‘眼睛’,感覺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而有色彩了。」在陳燕家裏,珍納被視為掌中寶,它有自己的小窩、各種漂亮衣服,陳燕還會給它過生日,陪伴它玩耍。

珍納也是陳燕工作、生活中最好的幫手。「戴上導盲鞍,珍納就會進入工作狀態,完全不會受到外界幹擾,只按照我給出的指令行動,它能準確躲避障礙物,在地鐵和公園裏還會幫我找座位。」每到有台階或是滾梯的地方,訓練有素的珍納都會停下來示意主人,透過導盲鞍接收到訊號後,陳燕會誇贊它一聲「good」。

8年的朝夕相伴,珍納帶著陳燕走過了很多地方,從一開始在公共場所四處碰壁,到之後的可以進入地鐵、飛機、火車、銀行,陳燕與珍納的一次次演講、呼籲,讓導盲犬在中國逐漸告別「出行難」:銀行業協會聯合各大銀行宣布全國的銀行營業廳都允許導盲犬進入;有餐飲企業宣布全國門店都不再拒絕導盲犬。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軌域交通營運安全條例】正式實施,盲人可以攜帶導盲犬進站乘坐地鐵……導盲犬在多種公共場所越來越暢行無阻。

2018年12月18日,十歲半的珍納退役,按照國際慣例,它重新回到了大連的寄養家庭安享幸福「退休」生活。同年12月30日,黑萌萌成為陳燕的新導盲犬。在珍納退役後的5年時間裏,陳燕帶著導盲犬黑萌萌,每年至少3次趕赴大連寄養家庭看望它。

「今年1月30日,高齡的珍納在寄養家庭媽媽的懷裏離開,很安詳。」陳燕說,為了讓她能夠愉快的度過春節,珍納的寄養家庭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她,他們說和珍納一起等著春節後陳燕來大連。2月18日,陳燕和導盲犬黑萌萌如約再次來到大連看望珍納時,才得知了珍納去世的訊息。

「別人還可以透過影像回憶珍納,我什麽都沒有了。」陳燕有些悵然。但她也說,只要思念還在,就不算離別,她會永遠記得和她一起朝夕相處、為導盲犬走進公共場所「戰鬥」的夥伴。

你好,比歷克!

「比歷克,走,準備回家!」在西城區一家中醫針灸推拿診所,結束了一天工作的盲人呂可呼喚了一聲,趴在一旁等待的導盲犬比歷克迅速跑到了主人身邊,戴上導盲鞍,向室外走去。在比歷克的帶領下,呂可的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當當。

呂可是後天盲人,大學時因為生病,他的視力逐步下降,給他的生活、出行帶來不便,領養一只導盲犬的念頭也開始在他腦海中浮現。2020年9月,經過一年的等待,呂可終於在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申領到了屬於自己的導盲犬——一只叫比歷克的黑色拉布拉多犬。

「第一次摸到它柔軟的毛發,我就感覺到,它不像其他寵物狗那樣活潑、喜歡舔人撲人,而是非常沈靜地靠在我身邊,仔細嗅嗅我的手,好像在記住我的氣味。」在訓導師的幫助下,呂可和比歷克先是進行了40天的共同訓練,學習使用導盲犬的口令,在車少的基地內走,再到路況較復雜的市區走,讓狗和主人磨合熟悉,透過兩次考試後,呂可和比歷克配對成功。

回到北京後,呂可和比歷克第一次獨自出門,是坐著公交車,去了離家附近1公裏左右的超市,一路上很順利。「這條路我常走,很熟悉,所以選擇了這條路線。」呂可說,對於導盲犬來說,陪同盲人出行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導盲犬不認識的地方,需要有視力正常人士事先帶著它去一次,讓它記住這裏;第二種是導盲犬沒有去過、但主人去過的地方,主人知道怎麽走,指揮著它到哪裏拐彎、到哪裏過馬路,就能到達目的地;最後一種就是導盲犬和主人都不認識的地方,需要使用導航軟件、求助路人。

比歷克是個記憶力超強的小家夥兒,去過一次的地方就能牢牢記住,也很「盡職盡責」。令呂可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小區裏,比歷克「救」了他一命。「走在外面的大街上,過馬路時我都會格外謹慎,但在自家小區裏,因為車比較少,我就放松了。沒想到那次有輛車突然倒車,司機也沒有看見我。當時我感覺比歷克非常快速地停了下來,死活不再往前走,聽到周圍人的喊叫,我才意識到有危險,後來聽說那輛車在我面前很近了,差點就撞上了,多虧有比歷克。」

到今年5月,比歷克就7歲了,從剛領養時的60多斤,到現在已經長成了快80斤的「壯小夥」,餵最好的食物,定期帶它洗澡、體檢……呂可已然把它視為最可靠的夥伴和貼心的家人。

盲人心聲

「導盲犬是怎麽知道盲人要去哪兒的?」生活中,呂可常會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其實不是導盲犬帶我們走,要去哪兒,還是得我們自己心中有數。」呂可告訴記者,導盲犬最大的作用是幫助盲人繞過路上的障礙物,比如路上的一塊石頭,沒有出現在導航裏,盲人預知不到,但導盲犬可以看到,這是電子產品代替不了的。

「過馬路時,如果你仔細聽,就能發現紅綠燈會發出‘滴滴滴’的聲音,這其實是給盲人的提示音,我們大部份都是靠這個過馬路的。因為在顏色分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導盲犬是無法分辨紅綠燈的,而是透過車流人流判斷斑馬線是否能通行,為主人過馬路起到一個配合、輔助的作用。」呂可說。

呂可表示,除了依靠導盲犬之外,盲人日常生活更重要的依靠還是無障礙設施。「有些地方的盲道,走著走著,導盲犬就停下來示意我不要再走了,我往前摸摸,才發現是要撞到共享單車了。」

這些年,呂可帶著比歷克去過故宮博物院、軍事博物館、國家大劇院,日常出行越來越便利,但仍有一些公共場所將導盲犬拒之門外。「希望未來,我們的無礙出行環境會越來越好,更加有愛。」呂可說。

新聞記憶體

2006年,中國第一家導盲犬培訓機構——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成立。 在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培育的導盲犬均為祖先八代以上為人工飼養並接受過良好訓練、沒有攻擊人及動物記錄的優良犬種。 幼犬出生兩個月左右會被送到愛心寄養家庭生活,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去公交、地鐵、商場等環境進行社會化訓練,滿一歲後會被送回基地進行為期6個月的專業技能訓練。

上下台階、繞開障礙物、尋找目的地、找人行橫道、找電梯、找滾梯、上公交車、坐地鐵……在培訓基地,導盲犬學東西很枯燥,一個動作往往要重復一個月,每一個動作都要教十遍百遍,保證沒有一點失誤。訓練期間,導盲犬還要克服槍聲訓練、服從訓練、障礙訓練、耐力訓練、食物誘惑訓練等多重挑戰,即便是護食行為都不允許出現。經過這些培養機制,會有一半的犬只被淘汰。 培育導盲犬,平均每只需要投入近20萬元。

作為公益機構,截至今年1月下旬,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已培訓出361只導盲犬,免費交付給全國28個不同省市的視力殘疾人使用,越來越多的盲人享受到了導盲犬帶來的便利。2023年12月,北京市首家導盲犬培訓基地在北京農學院揭牌,基地建設正式啟動,也標誌著北京導盲犬工作走上規範化發展的軌域。

受訪者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