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達音科川+Vortex Lavinia爬山繩升級線簡評

2024-01-29數碼

要說時下最炙手可熱的萬元耳機,達音科川當之無愧,反正我是很久沒見到一款售價高達萬元的耳機,一經上市就被瘋搶到缺貨的情況了。我因為寫了川的全網首評亦是收獲了不少流量,川也成為了我最近最常聆聽的主力耳機。

發燒友總是喜歡折騰的,尤其是喜歡的耳機,總是想方設法挖掘出更多的潛力和可能性。耳塞套除了標配的那些,我還嘗試了很多其他品牌的,坦白說,都沒有糖果套調音更完整,能折騰的也就只剩下換線了。最近不少燒友跟我安利說爬山繩與川很搭,於是我就借了一條,別說,效果還真是出乎意料的好。 其實川原線的基本盤已經夠穩,屬於雖然我總感覺哪裏差了點什麽,但是又不知道該提升哪些方面的類別,爬山繩的出現,解決了我的疑問。

簡單開個箱。應該說,不愧是售價5399元的高檔線材,包裝這塊是相當精致奢華的。寄來的時候,禮盒的外面還單獨配了個硬實抗壓的紙盒,滿足了部份消費者對於四角尖尖的強迫癥剛需。

內部布局並不復雜,配件包括方形皮質收納盒,以及Con X2.0插針,能相容市面上絕大多數類別的主流耳機母座,對於高端耳機比較多的燒友來說相當便利,大大節省了後續的成本。

技術方面的東西不過多贅述,簡單過一下就好:

1, 采用金銀銅鈀四重金屬作為主軸的材質,將純銀、純銀鍍鈀、單晶銅鍍金銅以及純銀鍍金,以3:1.5:1.5:1的黃金比例重新組合制成。

2, 創新性使用線內獨立絕緣的外皮,以正負極互相對絞的方式,抵消電壓變動帶來的影響,解決了遮蔽線材接地後,背景雖黑,但是高頻偏暗的難題。

3, 日本NUC空氣滲入技術,絕緣層的介電系數比標桿鐵氟龍更低,並首次加入避震層,抵消線材外來的諧振。

看完後我的理解:不明覺厲,反正賣的這麽貴,我們只需要知道工藝很復雜、有不少黑科技就行了。

相比較川的原線,爬山繩的變化/提升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更加合理的三頻能量分布。 「爽、勁、有氣勢」是燒友對於川低頻比較一致的評價,在爬山繩的加持下,低頻更加凝聚,量感適當收斂了一些,風格上由原本放多於收的寬松自然,變為收多於放的紮實沈穩。瞬態依舊是輕盈明快的幹凈利落取向,力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頗有點全面打擊轉為集中爆破的暢快感。具體反饋到聽感就是,既往某些錄音低頻比較過剩、容易覆蓋到中高頻的歌曲,低頻的位置和下潛更加準確,服帖感更好。 一句話,如果說川原線的低頻是為了照顧更多普通音樂愛好者動次打次口味做出的妥協,那麽爬山繩的選擇則是更容易被發燒友接受的HiFi向高質素低頻。

中頻部份。相同的是,人聲一如既往的清新靚麗,潤澤飽滿,細膩撩撥,穿透力很強,女毒氣息滿滿;不同的是,原線下稍微有些遠的距離適當拉近了一些,聽感上人聲的存在感更強了,結像更大。其他變化倒是不大,齒音依舊絲滑不可聞,是利好於人聲黨的細微調整。

起初看到官方宣傳爬山繩對於悶糊動圈耳機的高頻改善很大的時候,我是有擔心這是否會讓川原本就張揚靈動、光澤靚麗的靜電高頻變得刺激銳利的,結果證實我的擔憂是多余的。兩者的聲音意外的契合:細節、亮度和延展依舊出色,原本寫意自然的風格變得有些緊致靈動,在優秀瞬態的加持下,是更加抓耳、英姿颯爽的硬朗向高頻。

其次是近乎無染的純凈度。 一耳朵可聞的是,爬山繩的聲底是相當幹凈的,原本多余冗雜的低頻混響、突兀的音色和瑕疵通通消失不見,結像輪廓更加清晰,如同緩緩流過的山泉水一樣,有著立竿見影的清洗、過濾的透澈感,對於全頻段的高級感和質感都有著不錯的提升。

最後是立體開闊的空間感。 相比原線,爬山繩的橫向聲場提升並不大,縱向亦是大差不差,只是呈現的手法上有所不同:原線更傾向於體現氤氳的空氣感,追求大氣寬松的意境;爬山繩則是更註重動作的舒展度和清晰度,在意精準的距離感和真實性。受益最大的當屬縱深,其實原線的縱深也還是不錯的,只是較真的話會有些模糊,不仔細聽的話並不容易分辨出前後的位置。爬山繩的表現則是無可挑剔的,凝聚立體,分離度亦是不俗,更有飽滿的血肉感。

我還嘗試搭配了其他耳機,應該說除了某些原本就是偏中高頻、極度刺激銳利的多單元動鐵耳機以外,總體上爬山繩還是相當雜食百搭的,對其聲音走向也有了比較充足的了解: 因其幹凈的聲底,搭配絕大多數耳機都能起到凈化、提升通透度的效果。初聽會覺得風格上並沒有什麽太明顯的傾向,很中性,如同白開水般平平無奇;細聽過後盡是細致入微的打磨,有著不錯的線條感,尤其適合低頻本就過量、聲底肥厚、高頻暗淡的耳機。

唯一的問題在於價格,5399元買一條線,還真不是一般人能下的去手的。僅以本文的川為例,我是覺得,在對川的基本盤非常滿意的前提下,想要精益求精、進一步榨幹潛力,那麽定向、正向、全向+多維度提升的爬山繩,是完全配得上這個價錢的(萬一還能py呢?)

一句話總結我對爬山繩的喜愛:反正為了川,我是下單了,你們隨意~

以上

By 鐵西遲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