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精彩回顧】如此發燒友|用一部功放搞定西湖旗艦音箱

2024-02-17數碼

文/賴英智 新音響New Audiophile

熱愛生活

Deeply loves the life

退而不休,開始享受生活的張總,有一手泡咖啡的絕活

從職場退休以後,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有健康的身體,有美滿的家庭,有情誼深厚的朋友,有不必擔心的經濟基礎,關鍵是有屬於自己的興趣嗜好,這樣才能每天生活得精彩豐富。寧波的張總就屬於快樂幸福的退休族群,有一群誌同道合的音響發燒朋友,有聽不完的美妙音樂。張總的工廠做塑膠的射出成型加工,目前事業已交給下一代,原本蓋在工廠旁的四合院曲徑通幽,魚池竹林非常舒適,裏面的大房間現在純粹拿來玩音響消遣時間。

張總對音響的熱愛影響到家族中的年輕人,他們又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所以眼前所見的空間處理,Studer CD機所用的精密彈簧避震底座…全部都自己打造。與寧波另一位超級發燒友焦建華認識多年,張總「收留」了不少焦建華的收藏品,二個人經常華山論劍發燒到半夜,惺惺相惜卻又彼此不太服氣。焦總認為他調整的Rockport旗艦音箱Arrakisii已經達到很平衡精準的程度,張總卻覺得西湖Westlake的旗艦Tower SM-1更好玩一些。幸好二人都不固執,也懂得欣賞不同風格的聲音之美,所以焦總最近購入隱士音響ESD的「龍吟」全勵磁號角音箱,而張總也擁有一對使用新科技的Magico M Project音箱,新舊之間帶來許多觀念的沖擊與震撼。

我認為聲音的風格沒有絕對的是與非,不同設計如同風姿綽約的美女,各有韻味。

音箱喇叭箱體的設計約模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喇音箱像樂器,要有諧振來美化聲音,英國薄板箱體喇叭大多是如此;另一派則是主張箱體不能有諧振才不會產生音染,多數新世代產品都是此類「硬派」派,如Rockport、Wilson Audio、YG Acoustics 與Magico等。但就算都走「硬派」路線,各家巧妙有所不同,YG Acoustics與 Magico采用鋁合金制作箱體;而Rockport與Wilson Audio使用復合材料。

還有一些產品結合鋁合金與復合材料一起使用,將喇叭箱體技術提升到嶄新的高度。這些設計者認為,他們並不是喜歡自找麻煩,而是必須如此才能制作高剛性與高阻尼喇叭箱體。正如佛斯特的詩句:「林中分兩路,我選擇少人走的路,而這造就一切改變。」張總玩Magico與Westlake音箱,也有獨特的技巧值得學習。

西湖Westlake的舊旗艦音箱Tower SM-1與使用新科技的Magico M Project音箱,一新一舊可以看見張總對聲音並不固執

首先我們來看看全中國保有數量很少的Westlake Tower SM-1巨無霸音箱,很幸運的我已經接觸過其中幾對,多數用電子分音,二套功放來推動。最誇張的一次是在台北見到Westlake的老板Glenn Phoenix親自設計空間,親自安裝調適的Tower SM-1系統,使用全套法國Jadis膽機推動,包括五套JA800單聲道後級做電子分音,JA800每聲道使用6對KT90輸出300W(純A)/400W(AB類)功率,由於發熱量可觀,必須單獨放在一個空調房中散熱。沒想到張總化繁為簡,居然只用美國BAT VK-655E單聲道後級就讓它發出平衡的好聲音。在原廠介紹Tower SM-1的文字當中,只有簡單二句話:「在Hi-End音響的世界裏,沒有其他音箱聲音表現可以超過Tower SM-1!」聽到張總的系統後,終於對這句話有了新的體驗。

Westlake老板Glenn Phoenix說他設計的音箱有四個原則:1、開闊的頻率響應;2、極低的互調失真;3、極高的功率承受能力;4、精準的立體音像。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Westlake喇叭擁有許多共同的設計基礎,包括高度阻尼的特制單元、4階(24dB滾降)分音搭配獨家補償路線、精選元件、自制手工電感、手工搭棚分音器、結構復雜的強化音箱等等。除此之外,還有Westlake近年提出的Low P.E. Distortion設計理論。P.E.代表Phoenix Effect,也就是由Glenn Phoenix發現的電聲效應,對音樂再生所造成的失真,所以他就想辦法設計出Low P.E.Distortion產品。具體實踐有網罩內敷設銅箔,並且固定喇叭單元的螺絲全部接上細銅絲等。

Tower SM-1最初是為錄音室監聽目的所設計,橫置版本稱為SM-1,家中使用當然不占空間的Tower版本更合適。監聽音箱的特點是為了能夠平衡的還原高、中、低三個頻段的聲音,並且對聲音的訊號不進行任何的修飾和渲染,最真實、最大化地還原聲音的本來面貌。與家用音響不同的地方是錄音室不需要漂亮的外觀,他們更重視性價比,Westlake算是個異數,接訂單生產的Tower SM-1高端得大部份錄音室都買不起,一般只能使用HR-1、HR-1VF,或者以BBSM系列做近場監聽之用。

每對Tower SM-1生產周期需要8-10個月,它采用5路6單元反射式的設計,深75cm,寬101cm,高200cm,每支重達442Kg,外表貼上北美緞面胡桃木皮,可做二路、四路或五路電子分音。其中有2支18英寸低音單元 (TAD TL-1801)、1支12英寸中低音(JBL 2403),1支2英寸中高音號角(TAD 4002),1支1英寸高音號角(TAD 2001),和1支0.5英寸超高音號角。阻抗是4歐姆,靈敏度達到101dB/2.83V/1m。

頻率響應在很保守的標示為20Hz-20kHz(+-3dB),四個分頻點分別是200Hz、800Hz、3.2KHz及10kHz。最早Westlake還用過Guass的低音單元,可惜這家公司關門了,現在連TAD都供貨不多。理論上Tower SM-1可以用300B單端功放來推動,實際使用時,卻幾乎都以大功率後級搭配。龐大的Westlake旗艦效率雖高,阻抗最低到2歐姆,對功率的需求不能省,Westlake早就想到可能有人會用超大功率來搭配Tower SM-1,所以最大功率承受竟高達1200瓦。

簡單地說,要讓監聽風格的Tower SM-1發出悅耳的小提琴與溫暖寬松的人聲,更多需要的是經驗而非金錢。上一次接觸Tower SM-1,用加以二套(共四部)MBL 9010單聲道後級推動,CD+解碼+前級都是MBL的旗艦型號,黑色與金色相互閃耀視覺上很漂亮,聲音卻溫暖柔美過頭,聽覺上黯然啞色。Westlake本身有二路電子分頻器MRX-2與四路電子分頻器HRX,後者采用高磁導率的MU金屬遮蔽,可最大程度地隔離磁場幹擾,四個頻段可獨立調整音量,理論上應該是Tower SM-1的理想組合,不走尋常路的張總卻改用瑞士FM 236 MKII電子分頻器。

寧波一位資深音響師傅自制的唱放,用上德律風根等許多好管,不與FM Acoustic比較的情況下,聲音溫暖松柔很有特色

相比其他FM的產品,這部其貌不揚的電子分頻器簡直便宜到讓人竊喜,內建可更換的200Hz、630Hz、800Hz等幾組分頻模組。其實FM Acoustics還有一些少見的產品,比如FM 236 MKII內其實就是由兩台獨立的FM 214組成,FM214是單端轉平衡的界面,可當做緩衝區,功能和FM 216相反,FM 216的作用是平衡轉單端。有人把dCS解碼器從單端RCA輸出連線FM 214,把它當做緩衝區,結果從平衡XLR出來的聲音低頻彈性十足。張總以一套功放全頻推動Westlake音箱,其實用不著分頻器的,他使用FM 236 MKII的原因,應該就是為了調整聲音吧。

與我們常見的Studer A730 CD機不同,張總自己制作了一個巨大的金屬底座,並有精密的彈簧避震設計

電子分音的好處有失真更小,每個喇叭單元完全得到功放的功率,沒失真耗,可以隨意組合不同特性的單元,可以隨意調節每個單元的音量,分頻點更換容易等等,都是傳統被動分音器難以做到的。當然電子分音需要用到更多的功放,張總又有不同想法,他思考能否以更簡便的方式取代。這裏也有一套Mark Levinson的No.33單聲道後級,搭配No.32前級使用,不但是寧波超級發燒友焦建華認為的絕配,實際上也是Mark Levinson歷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而張總與焦總在這方面意見一致。

經過許多實驗後,張總發現用一套美國Balanced Audio Technology(BAT)VK-655SE單聲道後級,就可以全頻的推動Tower SM-1音箱,不需要再復雜的電子分頻了。Tower SM-1強力的低頻來自2只18英寸低音單元,而這也是巨無霸音箱難以對付的地方,一部功放既要有強大電流與控制力驅動低音,對靈敏度超高的中高音又得保持細膩精致的質感,很矛盾也很難啊!

張總有兩部黑膠唱盤,一部是安徽王滌滌制作的Klassik氣浮唱盤,一部是經典的日本Micro SX-8000II氣浮唱盤,後者在1984年推出,重達134公斤,張總認為王滌笛的制作與Micro相比毫不遜色

BAT在國內不是大賣產品,而研究過也實際聽過VK-655SE後級之後,發現不論理論、技術、制作與聲音表現,BAT都屬於天花板級別,只能說BAT一直被發燒友嚴重低估了!BAT的創始人兼設計者Victor Khomenko是俄國人,擁有電子與物理碩士學位,最初以膽機起家,如今的卻是膽機與晶體機並列,VK-655SE就是晶體後級。設計者Victor說電子管與晶體管本來就各有擅場,他們只不過是針對不同需求,設計最合適的功放而已。線上路設計上,BAT的晶體機卻與膽機非常相似,只有兩級增益、單端純甲類放大,無負反饋設計,只使用N通道MOSFET功率晶體,追求極簡精神。但體積不大的VK-655SE如何做到輸出功率400瓦(立體聲版本300W/8歐)的?秘訣在於「Balanced」全平衡路線。

美國Balanced Audio Technology VK-655SE單聲道後級,輸出功率400W/8歐,700W/4歐,令人意外的是只用這套後級,居然輕松搞定Weatlake的旗艦大音箱

BAT用的是「單端橋接路線」,每個聲道有兩個單端放大路線,也就是說每個放大路線都是放大全波訊號,再以浮動橋接方式合並兩個全波訊號,並且抵消浮動接地的直流偏壓。好處有①訊號的對稱性比平衡推挽路線好。②可以降低直熱單端膽機輸出變壓器的磁飽和問題(BAT的旗艦真空管後級REX II也是采用單端橋接路線)。③可以取得更大的輸出功率,理論上橋接可以提升四倍功率。這些優點解釋了VK-655SE的純甲類大功率之謎,純甲類放大會帶來高熱量,BAT真的是純甲類放大嗎?應該是的!因為單端放大本質上就是甲類,符合甲類全波放大、無交越失真的特性。再來因為采用橋接,所以一個單端放大模組只需要輸出75瓦即可,所以VK-655SE可以在沒有張牙舞爪散熱片的情況下,做到純甲類400瓦的原因。

已經停產的Mark Levinson No.32電源分體前級,仍是該品牌難以超越的經典

BAT強大的驅動力的關鍵其實來自巨大變壓器與滿滿的濾波電容,原廠宣稱VK-655SE的電容量高達1,800焦耳,幾乎沒什麽喇叭單元是它推不動的。張總使用的單聲道版本VK-655SE,裏面不是簡單的橋接方式,而是將兩個聲道並聯為單聲道,以取得更高的電流輸出能力。BAT認為濾波電容會改變聲音表現,所以使用量身訂制的特別品,而且還分為BAT-PAK、SUPER-PAK、SIX-PAK三種型號,等級最高的SUPER-PAK油浸電容音場最開放,音質最透明滑順,VK-655SE大量使用了BAT最新改良的第二代SUPER-PAK電容。

2020年底BAT宣布可以升級為第三代超級電容,采用了混合結構,每一個外殼內包含了兩種不同電容,由丹麥杜蘭Duelund與BAT合作研發。BAT說新的銀箔油浸電容可能是業界質素最佳的產品,兩個電容裝在一個低共振外殼內,進一步提升了第三代SuperPak的效能。張總見獵心喜,已經向代理商訂購了升級版電容,更換後應該會有大幅進步。

上面的FM Acoustic唱放比較常見,下面的FM 236 MKII電子分頻器就只有一些資深玩家才認識,純模擬設計,兩個頻段可以分別調整音量,相當好用

以BAT功放全頻推動的Tower SM-1音箱表現如何?意料之外的好!可以排在我聽過的所有Westlake音箱前列。據同行的朋友說,張總的音響房屢經調整,曾經也有過不好聽的時候,但此次的表現的確很友煽動力。Westlake這對巨無霸具備一流的瞬態反應,能夠精準的表現出各種音樂的精微內涵,讓各種錄音的細節或者瑕疵一覽無遺。由於Tower SM-1能夠承受很大的功率,展現出接近真實音樂演出的能量感,隨著音壓提升Tower SM-1開始表現出壯闊而瑰麗的光彩,用它來欣賞大編制的交響樂演奏非常非常過癮。在BAT驅動下,不管多大音量,Tower SM-1從來不會出現緊張刺耳的聲音,而以高密度、高動態、大能量的方式把管弦樂團鋪陳在眼前,那種寬廣龐大的場面令人動容。

意大利勢霸

小名琴

包括意大利勢霸小名琴在內的多對音箱,還有許多開盤錄音機,其實都是寧波的超級發燒友,同時也是張總好朋友的焦建華所有,焦總那裏實在放不下了,只得托付在這裏照顧

另一方面,BAT+Westlake的組合也能發出透明而高雅、甜美而溫醇、飽滿而寬松,不矯情造作的效果。高密度的聲音與凝聚紮實的音符,無論人聲還是樂器的結象都有接近真實的體型尺寸,在大音壓下洋溢澎湃熱絡的臨場氛圍,沒有崩塌潰散的疑慮,Tower SM-1始終一派悠閑輕松模樣。而在展現力道與動態的同時,這套系統對細節的描繪一樣精彩,樂器的肌理質地、人聲的婉轉情感、弦樂的光澤變化、鼓皮的彈跳力度都明確可見。張總並不迷信名牌,寧波本地一位老師傅制作的電子管唱放與大功率晶體機他樂意試用,安徽王滌滌制作的氣浮黑膠唱盤也被拿來與Micro經典產品相較勁。

不論是黑膠唱片還是CD,都能在這套系統感受到一清二楚卻又渾然天成的音場,仿佛一張畫作將明度與彩度的千變萬化呈現出來,型式是壯觀的,筆觸是細膩的,氣韻則是唯美的。當然應有的分辨能力絲毫不減,半途我們把唱放換成FM Acoustics產品,聲音的飽滿、貴氣與線條感油然而生,難怪張總對這套組合很有自信,這其實才是發燒友最大的幸福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