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適馬CEO山木和人在接受采訪中表示,廠商們都忽視了低價產品的大量需求,堆砌效能的新產品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並消費得起的。
顯然,適馬CEO說得是實話,但其實適馬鏡頭也在一直向高端進發,比如說,適馬剛釋出不久的Art 50mm F1.2 DG DN,售價9999元,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
那麽,現在相機到了什麽程度呢,我們來看看。
首先看看尼康Z6III。
Z6III作為Z6III正統的續作,價格比Z6III釋出時候貴了6000元,幾乎50%,到了18999元。雖然說比起24000元的Z8,Z6III價格還低了5000元,但要說便宜,也是不切合實際的。
實際上,很多人買了Z5,但影片上確實貧弱。但如果選擇Z f,則又要增加6000元,到14000多元,也是痛苦。
而接下來,估計新一代EXPEED 7的半幅相機,也得7999元,甚至更高吧。
再看看索尼A7RV。
追求極致像素的A7RV,售價超過24000元,也是很昂貴的。其透過一代代升級,理所當然的達到了這個價位,你也能體驗到8K影片的錄制,但其實絕大多數人沒有8K顯示器材。
同時,索尼也將半幅相機A6700,提升到了9500元的位置,但這次基本上表現不佳。半幅上必須加一些復古元素,索尼A6700沒有,於是熱度也就沒法和競品比了。
再看看富士,其產品眾多。
富士現在有X100VI緊湊相機,有X-T5,也有X-T50,我們就看看新釋出的X-T50。
這款X-T50采用了背照式4020萬像素X-TRANS CMOS 5 HR傳感器,支持6K 30P影片拍攝,價格也到達了12300元附近,當然這是黑色,銀色要13000元,也是很神奇的。
半幅相機賣到13000元,富士底氣很足,畢竟這銀色機頭,放在哪裏都是最亮的仔,都是品味的體現。
可以看到,富士和索尼走了兩條路,但都實作了產品梯次加價的目的。富士提升效能,但每一代的外觀也毫不放松,越來越具有質感,因為其很懂使用者的真實訴求。而索尼提升效能,參數不斷創出新高,賣貴點也正常吧。於是,尼康也學會了,於是就有了達到19000元的Z6III。
其實,相比於每年升級價格不變的手機,相機升級後確實貴了很多,這個邏輯可以是廠商自己搭建的。
現在的變量是佳能和松下。松下為了拓展市場,低價還會打一陣子,且主要都是全幅相機。而佳能為了奪回這幾年喪失的人氣,也會在價格上有所讓利,並且允許副廠頭進入。
那麽,玩家有什麽策略省錢呢,其實也有兩個。
首先,就是減少鏡頭支出。
目前副廠頭還是很不錯的,變焦可以選騰龍適馬,定焦更可以選國產定焦鏡頭,幾百元的都有,素質也不錯。既然機身花了大價錢,那麽鏡頭用一般點,畫質也不差吧,也是一個方案。
其次,就是多體驗影片,多體驗燈具。
新相機之所以加價,80%的費用都是加在影片上的,所以大家可以多體驗影片,各種LOG用起來,用內錄最高格式拍攝。此外,現在LED補光燈普及,多用燈塑造光影,也比單純升級機身要提升很多。
總的來說,當人們開始不再關註大三元的時候,總體支出還是會下降的。然後根據自己的拍攝風格,選一兩款好鏡頭,也就行了。
同時,索尼、尼康、富士的新品高價策略,也未必奏效,很可能會大幅降低購買量,自己也得扛得住寂寞才行,畢竟使用者錢也不是每年都逐年增長的。
當然,這個過程持續的話,對鏡頭廠商可能是很不利的,畢竟現在影片變焦都可以用數碼技術實作了。那麽適馬等廠商確實需要著急一下,想想更多的方向,更多的合作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