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前體驗到蘋果的這次新品,到在 9 月 20 日發售後第一時間收到 iPhone 16 Pro(理想生活實驗室編輯部這次主要下單的還是 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ro),半個月的時間下來,我們對產品有了進一步的感受,關於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討論也有了比較直觀的看法。
我們一起體驗的還有手機殼和 AirPods 4,這也都是這一輪新品更新中面向最多受眾或者最容易購買的品類。關於它們的優點和不足,以及這一波我們應該怎麽買,我們有這些可以跟大家分享和探討。
iPhone 16 Pro 的 4 種配色裏,沙漠色鈦金屬最漂亮
在 iPhone 16 Pro 的 4 種配色裏,我們最推薦的是原色鈦金屬和沙漠色鈦金屬,其中原色鈦金屬算是百搭配色,無論是不戴保護殼的「裸奔」,還是用透明殼或者只露出後置網絡攝影機區域的保護殼,看起來都挑不出什麽毛病(白色鈦金屬也有這個效果,但相對普通了一點)。
這次沙漠色鈦金屬會有一些驚喜,它並沒有很多同學想象的那麽艷麗,完全不是「土豪金」那種路線。它是淡淡的金屬金色,和原色鈦金屬主要是色調上的不同,算是比較淺的砂礫色。覺得配色可能會浮誇的同學們完全不用有這樣的擔心,可以放心嘗試。
這同樣也是搭配保護殼很有效果的配色。後面我們還會提到 Beats 的 iPhone 16 系列保護殼,這個保護殼系列裏的峰巖色款,搭配上沙漠色鈦金屬的 iPhone 16 Pro,在後置網絡攝影機區域的色彩會非常一致。
關於「相機控制」按鍵,我們有這些想說
關於這次的「相機控制」按鍵,爭論從釋出會開始持續到現在,到大家都已經陸續上手了,這樣的爭論還在繼續——或許會持續到 iPhone 17 系列釋出也說不定。
爭論集中在這一設計是「為了創新而創新」、「體驗沒有提升,操作更加繁瑣」。蘋果過去也的確有過一些反復:電腦端放棄 MagSafe 又加回來、為了超薄而設計「蝶式鍵盤」但又因為手感差換回「剪刀腳」、打造出 Touch Bar但被噴「華而不實」又給放棄掉……
即便保守「求穩」如蘋果(尤其在快充這件事上),做出的策略似乎也不全是那麽明智。
引發爭議的「相機控制」按鍵
從我們的角度,能有創新的嘗試這可以理解,也值得鼓勵,並且相比上一代將靜音撥鍵改成自訂按鍵「操作按鈕」,這次的「相機控制」技術更加復雜,帶來操作上的想象空間其實更大。它多少讓我們想到當年黑莓手機的側面滾輪,只是現在它只能操作拍攝。
而能透過不同手勢來呼叫不同功能,它其實完全能代替那個只能設定一項操作的「操作按鈕」。這次新按鍵出現前,不少同學就是將「操作按鈕」自訂為快速開啟相機的(息屏狀態下長按「操作按鈕」能直接進入拍攝模式,操作甚至比需要按兩下的「相機控制」更加方便)。
或特許以暢想未來 iPhone 換回簡單直接的靜音撥鍵,而將自訂操作的功能整合到「相機控制」鍵上——那時這個按鍵應該也可以改名了。
那麽,調整使用習慣,和「相機控制」按鍵共存
不管怎麽樣,用著這一代 iPhone,我們就要和「相機控制」按鍵共存了,我們可以試著去習慣它的操作(或者有的實在習慣不了的同學無視它也行,反正不用它也不會有功能上的缺失)。
一些同學吐槽的點在於「相機控制」按鍵太高了(或者說橫螢幕時太靠左了),如果我們用拿相機的習慣手型來握 iPhone 16 Pro,虎口會卡在手機上,或者食指會感覺有點短,按「相機控制」按鍵會覺得距離有點遠。
如果是以這樣的方式,會覺得按鍵離手指有點遠
不過這只需要換個握持方式就好,用「向前抓」的方式去「逮住」機身,這樣再用食指操作就合適了。
用這種手型去拿去操作就沒問題了
這不像是設計上的 bug,應該是專門考慮過的。當我們豎屏操作時,這個按鍵的位置是非常合適的——從兜裏拿出手機,一步進入拍攝狀態,加上拍攝時的操作在內,整個過程如果是單手操作,右手大拇指都會很自然地落在「相機控制」按鍵上,如果按鍵太靠邊的話,單手操作會很容易脫手。
單手豎屏操作的話,這顆按鍵正好在握得住且手指能用上力的位置
這顆按鍵可能更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誤觸,無論手機是正面還是背面朝上,很多同學按過去習慣的拿起手機的方式可能的確會按到「相機控制」。不過這也許只是個習慣問題,要麽換一下手指接觸的位置,要麽像我們現在似乎就算接觸到也不會真按下去,習慣有時真是比想象中更容易養成……
保護殼的選擇:自家殼裏 Beats 最佳,第三方殼裏 MUJI 最便宜
從蘋果官方層面,沒有了過去的皮套,甚至連去年的「精織斜紋」也沒有了(但有精織斜紋的 MagSafe 卡包,有的同學會配個卡包來提升一點握持手感,或者給 iPhone 底部提供一點防滑耐磨性),對於這次的 iPhone 16,蘋果自家只有透明保護殼和矽膠保護套可選。
這次我們實際入手用的是蘋果官方的矽膠套和 Beats 的保護殼
透明殼是蘋果在 2018 年搭配 iPhone XR 首次推出的,類似的「清水殼」一直有久了容易氧化發黃的問題,這是 TPU 材料本身決定的。當然蘋果的用料品質不用擔心,蘋果家的保護殼「抗黃變」和對「彩虹紋」的控制能力都相當不錯(情況仍然有,但蘋果是最好的水準)。
在有了 MagSafe 磁吸模組後,透明殼設計上的完整性似乎受到了影響,這成為不少同學不喜歡這款殼的原因。同時從前幾代一路走來,透明殼和矽膠套似乎更側重是「非 Pro」的選擇,今年用著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的同學在心態上可要習慣一下了。
至於矽膠套,它雖然有著強大的緩沖效果和保護能力,但從個人來說,它的手感有些太黏,同時用的時間長了容易沾灰變臟,擦起來也是黏黏的弄不幹凈……只能說各有所愛吧。
以蘋果的品質也沒有完全杜絕掉模具的毛邊……
矽膠套的「相機控制」按鍵位置相對凹一點點
這次我們「強推」的殼是 Beats 的。此前 Beats 宣布推出 iPhone 保護殼時我們就很看好,唯一的擔心是作為首次推出這類產品,做工、品控等方面是不是還需要一個過程。但從實物來看,這種顧慮可以完全打消了,這次 Beats 保護殼做工非常出色,弧度的處理、面板的光澤、按鍵的手感等等都無懈可擊,成熟度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做。
和矽膠套的各種對比
Beats 保護殼的側面有品牌標註
這樣的聚碳酸酯面板(上面有防刮擦光面塗層)讓我們想起 iPhone 5c,沒想到多年後我們還能重溫這樣的感受。同時 Beats 殼有微纖維材質內襯,並提供了藍寶石玻璃加傳導層的「相機控制」按鍵。畢竟來自 Beats,可以說就是蘋果自家產品,相容性自然不用擔心。
Beats 保護殼的厚度比矽膠套還要薄一點,重量是一樣的
內襯都有絨,官方殼品質的體現
Beats 保護殼的「相機控制」按鍵位置更平,甚至有一點點凸出
它也相容 MagSafe,背部面板上也有 MagSafe 磁吸模組的部份,但處理得非常簡約,幾乎做成了一個抽象的裝飾圖案,比蘋果透明殼要更有設計感。這個區域幾乎完全純平,需要極為認真的觸摸才能感受到有極其細微的不同,但這個感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手上有峰巖色和波濤藍色,算是中性色的選擇(並且配色都很高級),女生選擇日落紫色也很好看。這款殼和蘋果官方透明殼和矽膠套一樣都是 399 元。本地有 Apple Store 零售店的同學們可以去店裏直接感受一下這款殼。
至於第三方殼,今年 iPhone 16 系列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門檻,就是這個「相機控制」按鍵,目前看幾乎沒有第三方殼能完整復刻官方殼在這個部份的體驗。這成為了官方殼和第三方殼的一道分水嶺。
目前幾乎所有第三方殼在這個位置都選擇挖孔處理,這帶來了一個額外的好處是讓按鍵不容易被誤觸。但如果要認真用這個「相機控制」按鍵,挖孔後的第三方殼手感是更差的——因為手指是「伸進」這個挖孔的「槽」裏去操作,按壓還好,要滑動會施展不開,得不到本身那種流暢的體驗。
如果對「相機控制」按鍵的操作不太介意,第三方殼仍然能帶來更多選擇,這畢竟一直是個很大的市場。「大牌」裏像 CASETiFY 就第一時間推出了第三方殼,並且還是多個系列,有漂亮的鏡面手機殼(Mirror Case)和強韌防摔手機殼(Impact Case),還有保護效能離譜的極致強韌防摔手機殼(Ultra Bounce Case)和超強韌防摔手機殼(Bounce Case)。
尤其後兩款在邊角位置的專門設計,能透過弧形和「拱門」式框架結構來分散跌落時的沖擊。配合約時推出的極致強韌扣環(Ultra Bounce Carabiner)、極致強韌系列實用掛繩(The Ultra Bounce Utility Lanyard)和極致強韌系列鑰匙扣(The Ultra Bounce Keychain)等,為戶外運動場景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
感受一下這個 tough 程度
還有 MUJI 這次也繼續推出手機殼,它采用再生 TPU 材質(熱塑型聚氨酯),全包設計,有多種顏色可選。它主要就是材料本身的保護性,包括內襯都沒做什麽單獨處理,但它的價格足夠便宜,只要 28 元,這好像就不好挑什麽毛病了。
非常樸素的設計,提供了 5 款配色
另外 MUJI 的手機殼還可以配掛繩,這個掛繩的原理還相當簡單,就是在手機殼裏塞一個墊片,然後安裝手機時順帶就給掛繩固定了。它的價格是 48 元,也便宜,還很實用。
很巧妙的設計……而且相容性還不錯,已經持續幾代了
主動降噪版的 AirPods 4:用一部份降噪效能換來全天候的舒適佩戴
同時我們也仔細體驗了 AirPods 4(我們手上的是主動降噪版)。這款耳機在社交平台上得到的評價似乎兩極分化明顯,反饋好的非常好,但不滿意的也不少(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微博上反饋好的多,小紅書上不滿意的多)。
這款耳機能有這樣的話題性在情理之中,AirPods 系列需要一款有音質、有舒適的佩戴,還能有降噪的產品,不是所有人都習慣入耳式,很多同學更是生理上就沒法使用入耳耳塞,開放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剛需——主動降噪版 AirPods 4 正踩在了多個需求的交叉點上。
和 AirPods Pro 2 放在一起的 AirPods 4 耳機盒明顯要小一大圈,其實它比 AirPods 3 都要小(準確的說是寬度更小,不過厚度多了一點點)。同時耳機本身也是全新開模,出聲孔、充電觸點等等都不一樣。
左邊 AirPods Pro 2,右邊 AirPods 4
相比 AirPods Pro 2 的耳機盒,AirPods 4 的沒了掛繩孔,也取消了實體按鍵,正面指示燈改成了隱藏式,點亮時才會看到。這裏需要留意一個操作,如果要手動連線 Android 手機之類的器材,過去是靠按鍵,現在是透過敲擊耳機盒來實作,敲兩下是配對,而敲三下則是重設耳機。
註意是要在開啟耳機盒的情況下敲擊動作才會被辨識,基本上只要是在正面敲擊就行,有的「攻略」說是敲擊指示燈區域,其實範圍沒有那麽小。
AirPods Pro 2 和主動降噪版 AirPods 4 的耳機盒對比
不上器材的主觀感受的話,AirPods 4 的聲音本身是非常出色的,以開放式耳塞來說聽感非常愜意,三段均衡,人聲和器樂都合適,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來,整體感染力十足,這得益於 AirPods 4 全新設計的聲學結構和 p 芯片的算力。這部份應該是前幾代 AirPods 沒法比的。
而降噪的部份,如果習慣了 AirPods Pro 2,聽 AirPods 4 還是區別比較大,這很大程度上是開放式設計在物理隔音上就存在缺失,對於環境噪音(尤其地鐵環境、飛機飛行中的轟隆隆的聲音等)其實是濾不幹凈的,甚至可以說還很明顯。只能說它有一定阻隔,同時有著佩戴舒適的加成。
要現階段最好的降噪效果還得是 AirPods Pro 2,AirPods 4 的降噪基本做到了 AirPods Pro 2 的 6 成左右,同時在移動中 AirPods 4 也會有略微的風噪。它適合公司或咖啡店等日常場景,對於很多同學來說,用一部份降噪效能換來全天候的舒適佩戴,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但我們手上的這副 AirPods 4 在開啟降噪後有明顯的底噪(也包括自適應和通透模式),相比之下 AirPods Pro 2 是完全靜音的。這對於我們來說肯定是個 bug 了,如果很多同學喜歡戴耳機開降噪但不聽歌,就為了有個安靜工作或學習的環境的話,可能要好好留意這一點。
這可能是耳機的個體差異(除了我們手上這副,我們沒有體驗過別的 AirPods 4),會建議同學們購買前可以在 Apple Store 仔細試聽感受,同時蘋果畢竟還有靠譜的退換機制,應該不存在什麽後顧之憂。
至於也有反饋提到耳壓偏高的問題,我們剛開始佩戴時能夠感受到,不過在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感受已經非常不明顯了。
最後,買不買?
和釋出時我們的判斷一樣,iPhone 16 系列算是一次改變並不大的更新,如果手上用著 iPhone 15 系列,換機的必要性不太大。當然正所謂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新的肯定更好,一些喜歡嘗鮮的同學們一年一換也沒問題,加上一個「年年煥新」,老款還能折個舊。
畢竟生活不容易,對自己有適當的犒勞也很好,相比各種奇奇怪怪的消費,買個 iPhone 肯定不是最花錢的。
而在 iPhone 16 系列中,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lus 和兩款「Pro」相比區別比較小,但價格對應便宜了 2000 元,純粹看性價比的話會更加值得購買。
手機殼裏推薦 Beats 的殼。第三方殼的選擇還是多,按照喜好和預算來就好。但如果要保護殼的同時又想經常體驗原汁原味的「相機控制」按鍵,那蘋果官方(包含 Beats 在內)的保護殼還是最好的選擇。
耳機方面,需要降噪且能戴入耳的話仍然毫不猶豫選 AirPods Pro 2,戴不了入耳又需要降噪的話選擇 AirPods 4 主動降噪版,不太需要降噪的話,AirPods 4 就可以了——其實這次普通版 AirPods 4 賣得也相當不錯(還有不少退了 AirPods 4 主動降噪版換成普通版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