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未來影視標準怎麽玩?24P拖整個行業後腿,電視藍光都得升級

2024-02-03數碼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到電視和電影的24P標準,一些朋友抱怨24P的影像看起來太不清楚,如果開MEMC又不喜歡插幀帶來的肥皂劇效果,同時不可忽視的還有MEMC帶來對原有畫質的破壞。所以也有人慨嘆,要是電影都是48FPS、60FPS以及120FPS的話,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這種慨嘆當然不見得正確,但的確反應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使好萊塢制作人和演員一再呼籲享受24P原汁原味的電影而不希望大家使用運動補償技術,但現有的24P對於不少使用者來說,它在運動時的表現的確很難讓人滿意。所以我們也抽空查詢了一些資料和資訊,並且得到了一些好訊息和壞訊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未來影視的標準或許會有極大的變化。

為什麽一直是24P?

首先肯定每個人都會問,為啥大多數電影的標準就是24P,為啥多數藍光光碟的標準也是24P?這個問題肯定很多人都從技術角度解答過,但實際答案真沒那麽復雜……因為最初電影誕生的時候,由於限於拍攝和放映機的功能限制,所以它就一直被設定在24P。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早確定24P在電影中的地位,是在上世紀20年代,也就是說24P這個規範已經誕生了一百年之久……

可以肯定的是,24P並不是一個所謂的黃金視覺體驗,它的誕生只是因為當時的放映機就只能達到這個水平。至於為什麽一百年來都沒有人想著改進電影在幀率方面的這個標準。這裏就不去討論技術和人眼辨識這些東西了,帶著點諷刺和惡意,我們猜想是24P對於很多人來說似乎是一個足夠的幀速,所以更多是因為那些制定標準的人……懶得去搞新東西。既然觀眾沒意見,那麽為什麽要去動一個已經誕生了百年的東西呢?

很多人不知道,和24P前後出爐的一個規範還有亮度! DCI規範要求電影放映亮度級別為14fl(英尺朗伯),換算過來大概就48nits。是不是感覺很低?但事實上幾十年來我們看電影大概就是這個水平。這種事兒直到2018年,DCI才將電影的規範進行了調整,搞了一個HDR電影規範,黑色亮度要做到0.005nits,峰值亮度要達到300nits。不過這對傳統影院來說是很難的,硬件沒法達到……LG倒是搞了一個Micro LED的商用電影方案,那的確可以滿足DCI的新規範,但是套用範圍太小了。至於杜比影院、IMAX影院等等,其實都還沒有跳出老規範的範圍,或者說很難達到DCI的新規範。

好吧,我們要承認,在電影院裏無論是24P還是48nits的亮度效果都足夠好。但要註意的是:前提是這是一個昏暗的環境,搭配亮度不高的投影機以及不支持HDR才能做到的。這個環境下,觀眾不會註意到24P任何問題(至少大多數人不會註意到),但是換一個環境後,24P是不是還是這樣完美呢?答案是否定的!

24P在家庭環境中的問題

為什麽說換個環境後,24P就不如電影院那樣看起來沒問題呢?答案是現代硬件的發展,特別是顯示器材的發展。如果我們在家中觀看一部24P的藍光電影,這部電影又是HDR制作擁有較高的亮度,同時使用者使用的還是OLED這類面板響應速度極快的電視,那麽我們會註意到一個很明顯的情況,那就是——畫面抖動。

有的人將這種抖動稱為拖影,如果從正常觀感來看的話我們認為更像是模糊,因為看不清楚。當然說是拖影也不是不行,不過這要和因為面板響應速度太慢或者因為開啟MEMC插幀功能導致的重影要區分開來。很多人會說,為啥我的老電視比如等離子,或者過去的一些LCD電視沒有這麽明顯的抖動問題?

這一方面是老電視的亮度真的不比電影院高出多少,另外還是因為OLED電視這類產品的螢幕響應速度太快了,所以高亮度和高響應速度,直接暴露了24P在運動畫面上的問題。這種抖動會讓人看不清橫向運動的畫面,甚至會引起眼睛的疲勞。怎麽解決呢?如果觀看的影片本身就是24P而不是原生更高幀率,那麽可能只有插幀才能解決這種抖動,但插幀我們很久之前就說過它的缺點——破壞畫質以及產生很多人不喜歡的肥皂劇效應。

這個時候喜歡原汁原味24P的人可能會跳出來說,電視的Filmmaker模式不就是要讓我們看的影片體現創作人的拍攝意圖麽?你們現在來DISS電影的24P規範有啥意思?好吧,我們得承認現在大多數電影制作人都還是以24P來拍攝,所以原生24P來體現創作人意圖也沒錯,何況真的24P轉60Hz,或者用MEMC都會有各種問題。但是24P在高亮高響應速度的電視上,那種明顯讓人感覺抖動的運動效果,這可不是制作人的意圖!

所以這就出現一個矛盾的地方,制作人用24P拍攝了電影,藍光UHD後期制作也是24P,但是電影院和家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因為高端電視的強大,使得24P在電影院展現的運動效果,在家庭環境下成為了一場災難!而現在的問題就是:整個行業如何才能阻止這種災難延續下去?

24P抖動如何讓觀眾感知?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是要確定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電影院除了尺寸之外,在所有展現影視作品的能力上都遠遠落後於現在的顯示器材,比如重新整理率、顏色和亮度,好吧說白了是除了尺寸外的所有參數。現在我們得了解在24P,什麽樣的抖動才能不被觀眾所註意到,看起來這是個很難的事情。

從一些業內公司給出的答案來看,24P在48nits以上的亮度,抖動就容易被肉眼所發現了,按照實際的平移拍攝速度而言,除非速度很慢,否則在達到100nits之前(SDR範圍),抖動就已經讓人無法接受了(當然觀眾可以選擇性忽視……)。我們一直都在推薦費HDR內容在100nits左右觀看,但實際上很多觀眾在電視上看SDR內容時,電視亮度遠遠不止100nits,這只會讓24P的抖動更加明顯!

另外杜比其實也有這方面的研究,杜比曾釋出過一篇【抖動感知的亮度模型】的研究論文,裏面也說的是畫面抖動和亮度之間的關系。但是在目前OLED電視峰值亮度都超過3000nits的當下,24P運動畫面抖動這個問題,是很難避免的。至少我們現在想不到在當下的顯示器材上,24P的HDR內容如何避免讓觀眾發現抖動。

如果不考慮技術和規範的升級,那麽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要麽看電影就去電影院,在低亮度和昏暗環境下,觀眾就不會註意到24P的抖動;要麽在家就盡量調低電視的亮度看SDR影片,並且不考慮使用響應速度太高的OLED電視。前者問題不大,但要大家天天去電影院貢獻票房不太現實;而後者則太反人類一點,畢竟更好的技術和視覺體驗,這本來就是顯示器材發展的動力。

如何解決24P的抖動?

從技術上而言,最好的方案就是用更高的幀速來拍攝電影,好萊塢也認為只要各位多用48FPS、60FPS或者120FPS拍攝電影,那就不擔心所謂的24P抖動了。不過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采用高幀率拍攝電影,會給觀眾帶來過於逼真的現實感,這讓人會覺得自己不像是看電影,一些人喜歡,但很多人則不喜歡,特別是一些制作人和導演。

這種案例不少,比如【阿凡達:水之道】就是48FPS拍攝,而李安的【雙子殺手】直接飆到原生120FPS,另外像【哈比人歷險記】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HFR版本都是高幀率。但是觀眾真正接受的只有【阿凡達:水之道】這部高幀率電影。而在國內,一些48FPS的電影似乎還更流行一些,比如【飛馳人生】就有HFR高幀率版本。

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是讓人比較犯難的,不要因為高幀率產生肥皂劇效果過於逼真,也不要24P的抖動讓人感知!包括用電視插幀這種功能也是如此,不考慮被破壞的原始畫質,即使肥皂劇的逼真動作,也很難讓人產生這是看片的感覺……當然這可能還是和我們印象深刻的傳統電影觀念有關,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擺在眼前的現實。

現在看來60FPS和120FPS原生拍攝電影的流行度不會很高,倒是48FPS的原生拍攝可能會流行,因為現在不少制作人在後期開始使用一種名為TrueCut Motion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讓制作者能夠微調抖動、運動模糊和運動速度,而且全部都可以在電影拍攝完成後,在後期制作中逐個場景進行調整。

這個系統被稱為「運動分級」,和顏色分級很類似,現在大量影視劇的制作都用到了TrueCut Motion,一方面它能解決不同幀率的抖動問題,另一方面它也能讓原生高幀率在平滑的運動場景下,盡量避免因為幀率太高而存在過於真實的肥皂劇效果。【阿凡達:水之道】就用了這個系統來進行動作調整,所以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就顯得比較完美了。

所以從未來來看,TrueCut Motion會越來越多被好萊塢所采用,一方面可以讓24P的抖動不那麽明顯;另一方面也能讓高幀率拍攝的電影沒有誇張的肥皂劇效果。這個系統可以支持24FPS至120FPS的電影,能用在2D也能用在3D。如果用在24P上,顯然是為了完善運動效果,使其即使在電視上播放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壞訊息和好訊息

從現在重設的一些HFR電影來看,很多都是采用了48FPS然後加上TrueCut Motion系統來調整運動狀態,以後24P也會流行TrueCut Motion,不過考慮流暢度,我們還是更認可48FPS這種原生幀率,如果是60FPS或者120FPS的原生幀率,創作人本身的意圖就是讓觀眾感受接近真實的現實狀態,有可能反而不會用TrueCut Motion系統了。

先說好訊息,HFR的高幀率電影會越來越多,包括迪士尼和環球都會推出很多HFR電影,包括在自己的串流媒體和院線上,而且都會采用TrueCut Motion系統。如果未來48FPS的電影流行起來,我們似乎不用擔心會看到所謂的24P抖動情況了。而且杜比影院和直下式LED影院的發展,可能也更需要48FPS原生幀率的電影來帶動,因為亮度都提升了。

但壞訊息是,在目前可知的藍光原盤上,我們應該看不到48FPS以及120FPS的內容,因為在藍光UHD的規範中,沒有48FPS和120FPS這種幀率,60FPS就是盡頭了。所以如果以後大量電影采用48FPS拍攝的話,我們在藍光原盤上是看不到這種幀率的,最終還是只能以24FPS來觀看。如果采用了TrueCut Motion系統,那麽24P也不用太擔心使用高亮和高響應速度電視會看到抖動,但如果沒有采用TrueCut Motion來調整,那就是一個問題。何況電影本身采用48FPS拍攝,我們用24P觀看又談什麽創作人意圖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未來好萊塢要更多采用48FPS這樣高幀率來拍攝電影,我們可能短期內只能在電影院和串流媒體上才能看到了。藍光標準或特許以提高,讓藍光UHD未來支持48FPS以及120FPS等等,但有多少廠商還願意推出新的藍光機?我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更現實一些……

另外要說明的是,如果24P的電影采用了TrueCut Motion來改善抖動,那麽以後的藍光甚至轉碼的影片,其實都會包含有經過TrueCut Motion的內容元素。不過這對電視來說,又得去支持一個新功能了。從目前了解的情況是,TrueCut Motion調整的內容無法在不支持的電視上展現出來,而這項技術的擁有者正在與幾個主要的電視制造商討論這個認證的問題,以使得透過TrueCut Motion調整的內容,能正確顯示在電視螢幕上!

目前我們知道的是,TCL在2022年的電視就已經支持TrueCut Motion這個功能了,當然海外版本不是問題,至於國內版本是否支持則需要我們明確一下。不過對電視廠商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麽問題,所以我們不覺得這是需要使用者擔心的。實在不行,買TCL的電視也算多個保險……恩,不知不覺又給TCL打了個廣告,TCL是不是該打錢給我們?

寫在最後

本來想隨便聊聊,結果一下又說了這麽多……簡單來說,對於現在透過播放器觀看的影片內容而言,24P的運動抖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我們說得很清楚,在高亮度下和高響應速度的電視下,這種視覺上的不適會表現得非常明顯。從技術上解決的方案,其實無非就是用原生高幀率,或者使用TrueCut Motion系統來調整動作狀態。

但是對於現在的使用者來說,要想同時原汁原味體驗原始幀率的同時,又避免24P抖動帶來的視覺幹擾,可行的方案可能是在串流媒體上看相關的內容,畢竟我們日常大量看的本地影片,都是藍光原盤或者轉碼而來,沒有48FPS的內容,很多也沒有TrueCut Motion。所以從這部份來看,未來影片標準和電視都要在相應的功能上做出適配,我們才可能徹底解決24P抖動的問題。至於很多人說的MEMC,我們始終還是不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