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耳邊評測】你會用TWS耳機聽古典樂嗎?final ZE8000 MK2體驗談

2024-01-13數碼

散人按:

老牌HiFi廠商final推出TWS真無線耳機的時間不長。其系列旗艦ZE8000外觀造型和佩戴方式較為獨特,聲音也迥異於主流耳塞,曾在燒友中引發過廣泛的議論。

在ZE8000上市一年後,新旗艦型號ZE8000 MK2緊隨而來。相較於素質上的升級,ZE8000 MK2更多是風格上的轉變,而其對於音樂適應力的拓寬,尤其是對古典音樂的適應,在TWS領域顯得相當特別。

楔子:真無線的「局限」

從TWS真無線耳機興起到現在,我對這個品類的態度經歷了從質疑、到理解、再到接受的巨大轉變。我倒不是對TWS耳機天生的便捷性產生了依賴才大呼「真香」。近幾年TWS的聲音水平從粗糙一步步打磨到成熟,並且也逐漸有中高端的產品問世,以往TWS和有線耳塞之間的「鴻溝」如今越來越小;體驗到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所帶來的改變之後,我才逐漸接納這個方興未艾的品類。

不過時至今日,我依然「固執」地認為,TWS很難在我欣賞音樂的旅途中「挑大梁」。小小一副耳機裏供應鏈與技術的瓶頸是眾所周知的原因;受使用場景所影響,市面耳機設計有些「同質化」,這更是影響我選擇的重要因素。坦率地說,現在有不少TWS從功能到體驗甚至到聲音風格,可能都不足以給我們留下閃光的印象。我們看似有很多選擇,但不同選項的本質可能並無二致。

正因為此,我迫切地希望看到市面上出現更多有「個性」的產品,來給這個品類增添一點色彩——比如像final的ZE系列那樣。

應該說,final這樣的老牌廠商並不缺乏有線耳塞領域的開發經驗,把積澱的經驗套用到TWS研發中也算是試了一回牛刀。我接觸final ZE系列真無線耳機是從系列首作ZE3000開始的——佩戴感輕盈舒適的「多點支撐造型」、溫和自然的聲音風格,讓我樂於帶著它出行。去年年初,我又體驗了系列旗艦型號ZE8000——它固然是素質水平比較高的耳機,不過風格上多少顯得不夠圓融,再加上普適性不是太強的佩戴體驗,整體上它給我的感受倒並不是太吸引人。

2023年末,final正式推出了ZE8000的換代版——ZE8000 MK2。初代上市還未滿一年就出了二代,這也許是final基於廣大燒友反饋所做出的一次迅速調整。出於對新器材強烈的好奇,我仔細體驗了新品,並和初代ZE8000對比了一番。

客觀部份:隔音的「魚鰭」

去年ZE8000初代面世時,它的形體構造就曾讓我感到十分復雜。為了容納下final新開發的10mm動圈單元「f-CORE for 8K SOUND」和FIR濾波器、 class AB放大器等聲學零件,ZE8000將腔體做成好幾層「疊疊樂」的樣式,看起來古怪,對於外耳較小的燒友來說佩戴也算不上友好。

ZE8000 MK2在外觀上和初代基本沒什麽改變,只是電池倉以及耳機本體的長柄在下方多了兩條細線加以區分。諸如斑紋獨特的SHIBO粉雪塗層、層次堆疊的腔體造型等等設計,在二代耳機身上也得到了保留。不過在配件方面,二代做了一處重要調整,將標配的矽膠套更換成全封閉式聲學遮蔽鰭耳套——這款耳套在正面翹起一片類似魚腹鰭的結構, 有效地讓套子和外耳道貼合得更緊密,隔音效能明顯更強了 。不過坦率地講,套上新款耳套的ZE8000 MK2雖然提升了貼合度,但畢竟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改良。

在配套的手機APP方面,final給ZE8000打造的專屬軟件「final CONNECT」也更新了適配二代耳機的版本,並增添了PRO-EQ調節、多點連線等功能。尤其是對於喜歡調節均衡器的燒友來說,支持多頻段調節的PRO-EQ讓耳機的可玩性有了不小的提升。

此外,我們依然可以如初代耳機一樣,在降噪、風噪抑制、環境音、語音這四種模式中選擇ZE8000 MK2的降噪模式。兩代耳機在降噪模式下效果其實差別不太大,但 風噪抑制模式下二代會比初代顯得更寧靜 ,即便是站在風口也能很好地抵消風雜訊。

聲音:路徑調整

回顧初代ZE8000的聲音表現,我認為它給出了兩千元價位TWS裏比較優秀的資訊量以及空間感,整體的素質是可圈可點的。不過,它的聲音風格、對音樂的呈現方式倒與大眾期待的「高端味」有不小的區別:低頻較為渾厚,聲音的線條感並不出彩,整體上顯得有點「重口味」。

剛開始聆聽ZE8000 MK2時,我就感受到它和初代之間顯著的同與異。

ZE8000 MK2的聲音保留了ZE8000解析力與空間感的優勢。 仔細對比起來,ZE8000 MK2對細節的呈現更有層次、不粗暴,對聲場的塑造也顯得稍微規整一些。但總體來說, ZE8000 MK2的素質比起初代而言不在於某個維度增強了多少,而是用更加細膩的處理手法去打磨,讓聲音聽起來更顯圓融。 素質特征的繼承,這是兩代耳機間的「同」。

而「異」的部份則在於,兩款耳機的風格有著顯著差別。

最直觀的差異來自於音色。 ZE8000初代聲音中帶有明顯的音染,對聲音元素的修飾痕跡比較明顯。盡管ZE8000 MK2聲音並非完全走還原向,但對於樂器或人聲原有特征的表現並不「添油加醋」,給聽感上的作用更像是「潤滑」效果,避免聲音呈現幹澀的狀態。兩相對比起來,二代比初代更具參考性。

同時, 兩款耳機三頻分布也有不同。 相較於ZE8000明顯加強中下盤的能量分布模式,ZE8000 MK2相對更加均衡一些,從低到高各個頻段連線得也比較平滑,除了下盤稍大一點之外倒也沒有特別顯著的傾向性;特別是中頻的位置,雖然不那麽舔耳,但耐聽度提高了不少。

總體上, ZE8000 MK2的聲音將初代的個性鮮明風格改為更平糊、大氣的路線 ,相對而言,這樣的聲音更易於為大眾欣賞、接受。

而如果不和初代對比,單獨聆聽ZE8000 MK2的話,它的聲音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ZE8000 MK2的聲音密度比較高 ,耳朵中接收到的聲音是豐潤、飽滿的; 同時聲音的力量感恰到好處,且有著不錯的凝聚力。 它呈現出不錯的鮮活度,又不至於讓人覺得有明顯的刺激性。

在三頻方面,ZE8000 MK2雖然在低頻上略微多著墨了一點, 但整體的架構還是接近於均衡的狀態 。低頻的質感強而不重,彈性良好,每個節奏點上的鼓點都能擊中人心但又不會顯得轟頭;量感雖然不少,但並不泛濫,更不會把其他頻段的能量掩蓋。中頻擁有不錯的厚度,將處於這個頻段的諸多聲音元素表現得十分生動;人聲的位置適中,齒音有一定程度的打磨。高頻雖說亮度不太耀眼,但勝在資訊量給得還比較充足,同時也有良好的延展性。總的來說, ZE8000 MK2采用了一種不失偏頗的三頻風格,兼顧了各個頻段的表現力。

而在素質方面,ZE8000 MK2毫無疑問達到了當下兩千元檔TWS耳機中的一線水準。 它對細節的揭示顯得深淺有別,並不一味刻畫細節的棱角;聲場比較寬,橫向的拉伸比縱向更開闊,但並沒有失衡;動態雖說還沒到特別波瀾壯闊的程度,但起碼能讓我感受到樂曲的行進軌跡;分離度尚可,在應付大編制場面的時候會稍顯吃力,如果是面對小編制場景則表現力比較到位。

如果要我從ZE8000 MK2的聲音裏找出不足之處,我會認為它的結像邊緣比較模糊,形態也有些趨於扁平。當然這對於同檔次器材來說,屬實是個有點「超綱」的要求。 整體而言,ZE8000 MK2聲音完成程度是比較高的。

在我看來,兩代ZE8000各自適合的音樂類別完全不同。初代ZE8000適合喜歡濃郁音色的燒友,聆聽流行樂尤其是女聲樂曲。而 ZE8000 MK2適應力相對廣泛一些,並且比較擅長演繹各個聲部配置齊全的管弦樂作品。

小結

接觸過final這個品牌的燒友,想必對其不斷創新的聲學技術不會陌生。像前些年A8000的純鈹單元、D8000 Pro的「場極式平板單元」,以及如今兩代ZE8000所使用的「8K SOUND」高畫質音訊技術,都走在不同時代裏的行業前沿。

但我覺得,比起技術的叠代,final對於音樂深刻的理解能力或許是決定產品表現力更重要的因素。

一副耳機想要演繹好古典音樂,聲場、動態、瞬態、解析這些素質上的表現自然要足夠強,而像音色的平衡性、各頻段的連線與點綴、聲音整體的穩定性……這些與聲音審美相關的內容,更加考驗調音的功底。實事求是地說,兩千元價位的TWS聲音上不太容易和同價位有線耳塞達到同一水準,TWS這一品類配合串流媒體音源來聽古典音樂,可能也不足以讓一些嚴苛的發燒友滿足要求。但ZE8000 MK2的風格、對於古典樂呈現的模式,又和我們欣賞古典樂的方式相契合,用它聽古典,「味兒」是對的。

或許,final ZE8000 MK2打破TWS「同質化」的方式,就在於將品牌獨特的音樂素養融入器材中。

以上。

耳邊燒友團閑雲散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