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A股這輪行情,哪些行業板塊可能會受益?

2024-10-11財經

文|黃大智(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圖|CFP

本文由作者參加九派新聞「九派圓桌」直播討論【A股牛市來了,普通人有哪些機會?】時的發言整理而成,釋出前經作者審閱。

【1】對新能源汽車和科技行業投資領域持樂觀態度

目前全球確實進入了降息周期。對於權益類資產而言,降息通常是一個利好訊息。在中國,除了貨幣政策帶來的降息之外,還有地產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配合,這些政策的綜合作用可能會影響不同板塊的表現。

個人認為,有幾個行業和板塊可能會受到市場更多關註,或者更直接地受益於政策利好。當然,這些政策利好並不意味著這些行業和板塊一定能跑贏市場平均水平或超過其他板塊,它們代表的是基本面的改善。但需要註意的是,基本面的改善並不直接等同於估值的提升,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具體來說,以下幾個行業可能會受益:大消費類,例如家電、新能源汽車、3C電子以及文化旅遊消費等。當前政策預期轉向了重視需求端,刺激消費的政策可能會出台,如對二孩家庭的補貼、對各類消費產品的補貼等。這些補貼措施能夠降低消費品的終端價格,從而刺激消費者購買,對消費類上市公司來說,這既能增加銷量,也有助於提高產品價格。

簡而言之,降息周期對權益類資產是有利的,而中國的政策組合可能會特別利好消費類行業。這些政策可能會透過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刺激消費需求,從而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增長機會。然而,投資者在考慮這些行業時,仍需關註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另一方面,這些產業補貼還能夠提高相關企業的利潤水平。無論是透過減稅還是增加補貼,這些政策都能夠促進企業基本面的提升。這一點在過去的市場行情中已經有所體現,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兩新」政策,即大規模的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些政策帶動了家電和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增長,同時也提升了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雖然消費板塊已經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但服務業等其他領域是否也能在政策的推動下實作基本面的回升,仍然值得關註。此外,還有一類行業可能會從貨幣政策的降息中受益,尤其是成長型板塊。以創新藥行業為例,這類行業非常依賴融資能力,因為它們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來研發新產品和創新產品。

產業補貼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盈利,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市場行情。而降息周期中的貨幣政策,對於依賴融資的成長型行業,如創新藥,同樣是一個利好訊息。這些政策的影響已經在市場中得到了體現,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行業和板塊因此受益。

降息有助於提升這些行業的估值,有利於它們透過融資來增加產業資本的投資,從而帶動整個產業在數量和質素上的提升。例如,新能源產業鏈中的一些環節,供給已經得到最佳化,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的行業,可能會從降息中受益。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盡管政策帶來了基本面的回升,但市場短期內的表現往往與基本面無關,而是那些估值提升振幅大、題材性強的板塊表現最佳。科創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尤其是其中的芯片行業。這些板塊的基本面可能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優勢,但市場對其題材和概念的偏好,使得它們的估值提升振幅更大,市場表現反而超過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板塊。

我個人對新能源汽車和科技行業投資領域持樂觀態度。科技作為一個典型的成長型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個長期走牛的板塊。盡管科技行業中有許多公司可能會失敗,但這並不妨礙整個科技行業板塊的整體提升。對於當前這一輪牛市,我認為有幾個因素可能會使這兩個板塊成為優質的投資領域。

首先,政策的推動是一個關鍵因素。盡管市場普遍預期財政政策可能會更多地傾向於消費端,但毫無疑問,對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會減弱。這一點在最近的發改委新聞釋出會上也得到了強調,提到了支持企業發展,特別是對於那些盈利能力較弱的企業,以及促進行業供給側的最佳化和支持智能制造的發展。這些政策的推動是一個積極的變化。

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這一輪市場中湧現出了許多新的投資者,尤其是90後和00後。這些年輕投資者對那些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符合他們價值觀的公司更感興趣,比如那些代表科技強國、自主可控、財政補貼和采購以及產業競爭力強的公司。這些公司往往更符合他們的審美和投資偏好,因此他們願意為這些股票支付更高的估值溢價,這也為這些股票提供了良好的投資前景。

當然,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投資仍然需要基於基本面的改善,以及確保這些產業確實處於一個高景氣的賽道,並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這樣的投資邏輯才能支撐長期的投資回報。

另外,高端制造業、核心零部件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行業,之所以受到如此關註,是因為它們能夠帶來高附加值,占據產業鏈的頂端,即使產業規模不大,也能創造高額利潤,利潤占比非常高。正因如此,我們在發展這些產業時,往往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制約。

如果我們能在這些產業取得顯著突破,那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能夠占據產業鏈中利潤最高的環節。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這將帶來強勁的盈利表現。

投資者在考慮這些行業時,應該關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前景,以及它們在全球競爭中的地位。這樣的投資不僅能夠帶來潛在的高回報,也有助於推動國內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從長遠來看,許多曾經面臨外部封鎖的行業,最終我們都實作了突破。我們不僅能夠擴大原有市場,實作國產替代,減少對外依賴,還能大量出口,獲取高額的利潤附加值。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這種突破通常表現為毛利率和ROE的顯著提升,這些都是支撐股價走強乃至走出長牛趨勢的關鍵因素。畢竟,估值可能隨市場情緒波動,但強勁的盈利能力能夠為股價提供堅實的支撐。

目前,這種趨勢已在一些創新藥產業中顯現。例如,一些領先的創新藥企業已經實作了高達10億美元的銷售規模。

【2】年輕新股民風險偏好普遍較高,將導致市場會出現散戶主導的行情

大批90後、00後入市,這種年輕的股民,有幾個特點,第一是這群人有更高的風險偏好,從年齡上講,年輕人他天然會有比年齡更大的人有更高的風險偏好。

對於90後、00後來說更是如此,他們有的步入社會可能不到十年,有的可能剛剛步入社會。他們正處於職業的上升期、收入的上升期,而且對於固定資產的需求沒有那麽強,這個時候他們的風險偏好是更高的。這也可能也會導致市場會出現比較典型的符合散戶主導的行情,放到市場的概念中,就是這群人對於漲跌幅限制更高的股票和板塊可能會有更明顯的偏好。

這群人是比較典型的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對於互聯網的接受度非常高,這意味著互聯網相關資訊在他們中的傳播速度更快,他們對網絡媒體上的資訊和市場判斷的接受度也更高。這可能導致他們的決策速度更快,從而增加整個市場的波動性。

這一代人對國內許多概念的認可度更高。相較於老股民可能更關註傳統行業,如消費品、醫藥等,這些互聯網原住民可能更偏好那些代表國家產業安全、自主可控、產業競爭力強、全球市場份額高的板塊和行業。這些偏好可能會在市場中催生出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

【3】不建議散戶購買個股選擇和操作,對個人專業水平要求相當高

我不太建議個人投資者或散戶進行個股選擇和操作。對個人而言,個股投資的難度相當高,它要求投資者對行業邏輯、公司盈利狀況、長期跟蹤、公司管理層評估以及產業政策等方面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我認為投資者應該投資指數而非個股。雖然指數投資本質上也是投資個股,但指數是由一籃子股票組成的,如滬深300、科創板、創業板、中證500、上證50等。這些指數透過各種方式綜合而成,投資者購買ETF實際上就是購買了指數內的所有成分股。與直接購買股票相比,ETF的投資門檻較低,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也不那麽高。

投資者在選擇指數時,應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決定。如果風險偏好較高,可以選擇波動性較大的科創板或創業板指數。如果只是想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率,那麽滬深300或中證500指數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對於風險偏好更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中小盤指數,如中證1000或國證2000等。

個股還可能存在「爆雷」的風險,而指數中的個股權重通常非常小。只要整體市場保持良好態勢,企業盈利穩步增長,指數就會逐漸上漲,且波動振幅相對較小。這非常符合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和特點。

許多人認為在股市投資中無需擇時,只需選擇一家好公司並長期持有即可。然而,這種方法在A股市場可能並不適用。由於A股市場以散戶為主導,這一特征導致市場經常出現脈沖式行情,即長期緩慢下跌後,在短短幾天或幾個月內迅速沖高。

如果投資者在高位買入而不考慮擇時,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本。因此,透過觀察指數估值情況,以及它在歷史估值中的分位點,或者使用股票行情軟件檢視風險溢價、股債性價比等指標,可以幫助投資者進行擇時。

定期投資或網格交易是一種長期持有並減少虧損可能性的策略。例如,前段時間有人抱怨在3000點買入後出現虧損,但他們堅持不到兩個月,市場很快就回升至3000點以上。

這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它要求投資者進行一定的擇時,但無需精確到每分鐘、每小時或每天。投資者只需關註大致的估值水平,在顯著高估時避免買入,在顯著低估時進行買入,並采用分批買入的方式,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投資者,並適合長期持有。

【4】不建議普通股民短線交易,如要進行必須堅持交易紀律和原則

新入市的投資者或散戶應該選擇那些長期基本面趨勢向好的行業。相對而言,應該避免那些估值過高、題材性過強的產業,因為許多投資者除了寬基指數之外,還會考慮布局特定的行業。

受益於財政政策刺激的消費板塊值得關註,但應該選擇在低點買入,因為目前市場上不同板塊的表現已經出現了較大的分化。在全球降息周期中,一些成長型板塊可能會受益,比如之前提到的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產業鏈的某些環節,以及創新藥等產業。

投資者在選擇行業時,應該綜合考慮政策導向、行業增長潛力以及市場估值等因素,以實作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

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他們可能會傾向於選擇那些波動性更大的板塊,但對於普通投資者,我建議選擇指數投資,尤其是寬基指數,並透過定期投資的方式進行長期持有。

避免一次性投入的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因市場情緒波動而做出的錯誤決策。相反,透過基本面分析,投資者可以發現那些估值合理且長期表現良好的投資機會。此外,借鑒海外市場的長期表現,投資者可以找到適合定期投資和持有的標的。

建議投資者設定一個合理的長期定投年化收益率目標,比如三年以上15%,並采用周定投或月定投的方式進行投資。在確保現金流充足且不影響個人生活的前提下,定期投資可以帶來可觀的回報。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雖然透過擇時進行一次性買入存在一定難度,但投資者可以透過擇時來開始定期投資。定投的時機是可以選擇的,現在有許多第三方軟件支持智能定投,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獲得相對不錯的收益。

透過這種穩健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可以在保持風險可控的同時,追求長期的資本增值。

散戶投資者最應該註意的是避免短線交易。雖然這可能與某些投資者的興趣相悖,但如果你確實認為自己有能力進行短線交易,那麽我認為有幾個關鍵因素需要特別註意。首先,我還是要強調,我強烈建議散戶避免短線交易,因為在交易速度、對行情的把握以及技術指標的分析能力方面,散戶通常無法超越機構和其他專業資金,通常處於完全劣勢。

當然,如果有人確信自己具備短線交易的能力和天賦,那第一點就是要非常註重交易紀律。

這一點對於長線和短線交易都適用,但對短線交易來說尤其重要。當你基於某個邏輯買入時,一旦這個邏輯不再成立或發生逆轉,就應該果斷賣出。例如,如果你基於某個技術指標買入,那麽當股價跌破或超出這個指標時,你就應該賣出。你不能因為股價下跌就改用另一個技術指標來說服自己繼續持有。這種行為違背了你的交易原則和紀律,長期來看,對短線交易者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第二個關鍵點是及時進行止盈和止損,這與交易紀律密切相關。例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設定一個規則:一旦買入的股票上漲10%就止盈,或者下跌10%就止損。無論之後股票如何表現,這都是基於初始邏輯的獨立決策。如果股票在止盈後繼續上漲,那麽重新評估並考慮是否再次買入應該是基於全新的邏輯,而不是受之前交易的影響。

每次買賣都應該視為一個獨立的事件,就像連續拋硬幣,即使連續30次都是正面朝上,第31次拋硬幣得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仍然是50%,之前的結果不會影響下一次的結果。

因此,堅持交易紀律和原則的執行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一個建議是不要逆市場趨勢而動。短線交易尤其註重趨勢,盡管短線交易者的風格各異,但遵循趨勢是基本原則。不要在明顯下跌趨勢中尋找反彈的機會,而是應該順應市場趨勢,比如在適當的時機參與題材股或基本面良好的股票的交易。

來源: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