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2024·全國文化企業30強」榜單公布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上榜

2024-05-24財經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5月24日訊(記者 戴璐嶺)5月23日,第二十屆文博會在深圳開幕,光明日報社和經濟日報社聯合釋出「2024·全國文化企業30強」榜單,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四川唯一省屬國有文化企業上榜。
記者了解到,這是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傳播渠道類中的出版物發行子類別再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2023年公開數據顯示,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實作營業收入122.2億元、同比增長8.85%,凈利潤15.08億元、同比增長13.77%,凈資產167億元、同比增長8.31%。
全產業鏈優勢顯現,盈利能力增強
據了解,多年的發展中,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聚焦出版發行主責主業,打通了「編、印、發、供」出版發行全產業鏈,以出版發行優質資源為原點連結產業鏈各環節,為集團高質素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支撐。隨著國內出版業從產品生產向全產業鏈發展的趨勢變化,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立足四川獨有的資源優勢,開拓新模式、培育新產品,多點發力、攥指成拳、集中用勁,構建了從內容生產到資源聚合的出版發行產業新模式,產業鏈得到有效延展、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實施的三蘇文化出版工程從文獻整合、學術研究、普及推廣、教材教輔、海外傳播五個維度深入挖掘三蘇文化,衍生產品形態。三蘇文化從四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正是依托了全產業鏈。三蘇圖書走進三蘇祠博物館,把圖書發行的「朋友圈」從傳統書店拓展到公共文化場所,讓發行埠有效延展。同時,三蘇圖書透過研學、「劇本殺」等當下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走進讀者生活,有效拓展圖書影響力、四川文化影響力,讓傳統的出版印刷發行鏈更立體、更豐富。全產業鏈的效應還延展到了海外,四川人民出版社【葉嘉瑩論蘇軾詞】、四川教育出版社【中國有三蘇 三蘇家風家教】、四川文藝出版社【偶見一張閑故紙:書畫真跡與古籍善本中的蘇東坡】3種圖書輸出蒙古文、西班牙文等外文版權。以巴蜀書社【東坡集版本組譯】【域外刊寫東坡文獻】【蘇學文獻大系】【蘇軾詩詞集組譯】為代表的一系列專案,透過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全面出口海外,進入圖書館、高校研究機構、華文書店、華文學校等,全方位開啟三蘇文化、四川文化的海外傳播。
依托四川資源優勢,創新出版發行路徑
立足四川豐富文化資源,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全力推動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在內容出版和渠道發行中探索出了獨具四川特色的新路徑。
旗下實體書店轉變思維重構定位,透過打造一店一特色,探索新發展階段下實體書店發展路徑,成功打造了全國知名品牌IP「熊貓書店」,日均千余人到店打卡,日最高銷售達到13萬元。旗下出版單位長期關註、積極傳播大熊貓文化,匯聚了目前國內熊貓文化界一流作者和攝影者的原創精品力作,大熊貓文化出版物質素上乘、視野獨到、形式新穎,從作者到作品,在讀者圈以及熊貓文化圈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及市場號召力。四川看熊貓雜誌有限公司【看熊貓】雜誌創刊於2017年,是中國唯一公開發行、以國寶「大熊貓」命名的文化科普雜誌,被譽為中國「動物版【國家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了「明星熊貓系列」以及 「熊貓文學系列」等多部大熊貓文化圖書先後獲得2023中國好書「六一專榜」、四川好書、央視網「2023,一起閱過」年度生活類別閱讀書單、第五屆「全民閱讀書店之選」兒童文學類「十佳」作品等眾多榮譽。
「一本書」和「一家店」都是從四川出發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把內容和渠道變成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好四川聲音的重要載體。
以重大專案融合創新為抓手,出版高質素發展成果顯現。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以推動出版融合創新開辟產業發展「第二戰場」,豐富的出版產品形態獲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雙豐收」。
穩抓三星堆、三蘇文化、三國文化(含蜀道文化)、大熊貓等市場熱點,針對性客製融合出版專案,打造涵蓋文獻、研究、普及和「走出去」多種門類的重點出版專案。【汪汪隊立大功】有聲書全網播放量突破2.5億。深化營運「夢回松州·遇見松潘」「平武報恩寺」「金牌解說」等文旅融合專案,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經過一年的探索,融合創新發展,尤其是數碼化出版不僅贏得了市場,還贏得了賽場。旗下新華文軒榮獲「全國版權示範單位」稱號,四川數碼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知信鏈」區塊鏈版權服務平台入選中宣部「2023年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範專案」,四川人民出版社「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的出版分析系統」入選四川省發改委「2022四川省數碼化轉型標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