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如果說14世紀的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開始,15世紀到17世紀是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那麽18世紀60年代發生的工業革命便是最終奠定了資本主義地位的重大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蓄力、水力等動力已經不能滿足資本家們對於生產效率的追求,原本的手工工場被更加高效便利的大機器工廠替代,煤炭作為給蒸汽機提供動力的能源得到了人們的重視,並在19世紀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工業。
19世紀中期,隨著資本的不斷發展,科學也在飛速進步著,科學家們發揮著智慧,不斷研發出新的發明。
內燃機和電力的發明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石油「奪取」了煤炭的能源「王座」之位,成為了最重要的能源資源。比如在1870年,全球對石油的開采和生產都還只有80萬噸,到了1900年就已經達到了2000萬噸,足足翻了25倍。
直到現在,石油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認為是「黑色的金子」,表示它的價值如同貴重的金屬黃金一樣珍貴。
同時,由於國家發展對於石油的需求量巨大,它還如同現代工業的血液一般,支撐著城市乃至國家的正常運轉,地位已然越來越重要,甚至與我們的方方面面都有關聯。
中東石油
如果說起中東,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油,當地的很多人都依靠著石油來獲得收益,從而成為了富豪。
有一些人認為中東是一個國家,其實不然,這只是一個區域,它位於亞洲的西部和非洲的東北部,貫通亞非歐三個大陸,連線大西洋與印度洋,從很早以前就是較為特殊的交通樞紐。
中東到底包括具體哪些國家和地區,其實國際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通常來說是泛指,大概有19個國家和8個地區。
早在20世紀初,由於石油逐漸成為了重要的能源,西方為了尋找到石油資源,獲得巨大的利益,不斷向外勘探石油。1901年,一個叫做威廉· 諾克斯· 達西英國人獲得了伊朗某片區域的石油開采租讓權,並在這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進行勘探。
要知道當時中東基本上還沒有被發現過石油的蹤跡,而勘探的費用極其高昂,巨大的投入最終極有可能並不會獲得收益,導致血本無歸,但是一旦真的發現了石油,所能夠賺得的利益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威廉並沒有放棄。
終於在1908年5月26日,威廉的勘探隊終於在伊朗尋找到了中東第一個油田,從而改變了中東的命運。
這個發現也驚動了其他的「冒險家」,其中就有一位叫做費蘭克·荷姆絲的礦山工程師,他在1920年前往波斯灣巴林島,當地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極有可能藏著石油,這些資源足夠他們擁有榮華富貴的一生。
費蘭克與該海島的酋長協商,他幫助酋長及其族人打一口能出淡水的水井,酋長就把該島的石油開采權轉讓給他。
也正是因為酋長不清楚石油的價值,所以答應了這個要求,費蘭克因此將該島的開采權轉賣給了石油公司,獲得了在當時高達5萬美元的巨大收益。
原本中東的石油開采量並不多,直到二戰以後,不管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都百廢待興,急需能源發展經濟和工業,石油作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自然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資源。
中東的石油有多少?
事實上,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並不在中東地區,而是位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在2020年共探明石油儲量達到了有3000億桶以上。
但是比起中東地區的國家來說,委內瑞拉豐富的石油資源並不能被完全開采,而且它們都位於較深的地下,開采的成本較高。
同時委內瑞拉的石油品質也比較低,再加上該國經濟落後,基礎建設薄弱,無法建設石油開采的設施,更無法有效對其進行開采,距離市場也較遠,因此委內瑞拉依然非常窮困。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第二大的國家,擁有2664億桶,它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家,被稱為是「石油王國」,該國90%的經濟收入都是來自出口石油,甚至沙特阿拉伯的地下可能還藏著1000億桶石油沒有被發掘出來,可以想象到底有多豐富了。
如果算上整個中東地區,這些石油國家的石油儲量加在一起甚至占全世界石油總儲量的60%,共有7420億桶,大概是1020億噸。
如果從地理上來看,中東地區那些擁有大量石油的國家都在波斯灣沿海,除了沙特阿拉伯以外,還有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
由於這些地方的石油埋藏的位置都比較淺,很容易就能開采出來,成本非常低,再加上儲量大分布集中,品質好還很好,因此受到了全世界熱情的歡迎。
但是因為中東國家沒有先進的煉油技術,無法生產出符合工業要求的成品油,哪怕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也僅僅只有並不算成熟的煉油技術,所以這些國家一般而言是出口價錢比較低的原油。
畢竟原油雖然沒有成品油貴,但是他們也有得賺,還不用費心費事,更不需要去完善煉油產業。
這也有一定程度是因為中東地區基礎設施薄弱,人手也比較少,沒有運輸危險的成品油專門的管道,因此對於他們來說直接出口原油反而更加劃算。
為什麽中東石油那麽多?
事實上,中國這些年來也在不斷地勘探石油,但是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仍舊是世界獨一份,為什麽中東地區的石油能有那麽多呢?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目前而言最主流的石油成因是生物成油理論,科學家們根據數據分析和研究,發現地下的石油最少也需要花費200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而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石油油田已經有5億歲左右了。
科學家們認為,石油可能就像是煤炭等形成的原理,即在古生代或者中生代時期,一些動植物死亡後被埋在地下後所形成的。
它們的屍體被埋藏在沈積巖的下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遭受了來自地下的高溫和高壓,慢慢成為了油頁巖,再轉化成為碳氫化合物,又向上滲透進入緊密多孔的巖層,匯聚形成油田。
這個過程是極其漫長的,不同於形成了煤炭的陸上植物屍體,科學家們認為或許石油是源於海底的古老動植物。
根據這個假說,我們再去看中東地區,早在7億年以前,地球上主要分為兩個大陸,即在北邊的勞亞古陸,以及位於南半球位置的岡瓦納古陸,後者在地殼運動下慢慢形成了波斯灣盆地的基地。
而這兩個古大陸中間的赤道區域是特提斯海,也就是現在地中海的「祖先」,因為氣候溫暖,這裏生活著極其豐富繁多的海洋生物。
在6億年到3.7億年期間,岡瓦納古陸相關地區又形成了鹽盆,並在後來的中生代形成了沈積層。
直到後來岡瓦納陸從一整個大陸解體,並且逐漸向北移動,慢慢包圍了特提斯海,使得該海域海水水位變淺。
中東地區在幾億年來一直處在較為穩定的環境當中,在地質運動下形成盆地,並且基本上度過了全部的大洋缺氧事件,即海洋出現低氧到缺氧的環境,從而使得特提斯海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逐漸聚集了非常多的烴源巖。
同時在6000萬年前,亞歐板塊的碰撞運動使得特提斯海受到擠壓關閉,逐漸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如同「盆底」一樣的地形狀態,即四周高中間低,能夠將石油匯集到合適的部位,形成富集的油田。
最後在200多萬年以前由於青藏高原地形變化,中東地區才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和地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幹旱的沙漠氣候,地表一片沙塵,覆蓋也十分嚴密,使得中東地區的油田雖然淺,但也不會輕易揮發泄露掉。
只是由於石油實在是太重要了,幾乎掌控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命脈,石油本身是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漫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如今的儲量,這也就代表如果石油資源被用完了,那麽人類將會徹底失去這一能源支撐。
並且隨著石油的開采加深,最表面的容易開采的石油被掠奪幹凈,那麽就只剩下了位置更深、開發難度更大的油田,伴隨而來的必然是成本和技術投入的增長,這些石油也就將會失去開采的價值。
更何況在近現代以來,中東地區復雜的宗教、民族等背景,加上富足的石油資源,已經走在了尖刀的利刃上,成為了貪婪與霸權的硝煙戰場。
結論
如今,新能源已經成為了幾乎是全球的研究方向,這其中不僅是因為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逐漸減少,也是因為地球環境逐漸惡劣,不管是石油還是煤炭,所排放的氣體等都給地球帶來的嚴重的危害,比如酸雨、溫室效應等等,儼然成為了21世紀人類正在面臨的重要難題。